今天要以铁一般的事实称赞中国的制度优势、强大的组织能力以及自我加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持,如果对此感到不舒服的可以直接不看。
起因是小镇在某平台看到一个短视频,是纽约街头的一名流浪汉。今年纽约很冷,大致跟北京差不多,美国流浪汉无家可归,而美国也没有成体系的救助机制,为了活下去,只能守在地下管道泄气口附近,忍受严寒和带着湿气的阵阵温暖,如果不是被子偶尔动一动,还以为人已经死了。
令人不适的是,来来往往的人、车很多,但没有一个人的脚步缓上一缓,更没人关心流浪汉,可见这在美国已经司空见惯。
也就是发生在美国,如果发生在中国,当地从分管民政的副市长往下,会有一连串的人被问责,还会成为震动全国的大舆情。中国以前也能看到流浪汉,但这几年突然看不到了,只剩下如“三和大神”这样,能找到工作但是主动选择躺平的人群。
关键的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这一年即将全面脱贫,国家工作重点从脱贫攻坚转为防止返贫,同时也因为“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因此脱贫攻坚后下一阶段兜底目标人群,就从贫困升级为低收入人口。
于是2020年初,中央、国务院决定指导各地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工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命令,当年10月印发《关于印发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监测预警的目标群体除了未脱贫和易返贫人口之外,新增加了低保、特困等救助对象,还要求要建立所有社会救助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目标是不漏一人,不能出现“漏保”。
这就是国家承诺的“绝不让一名贫困群众掉队”。
之后不断完善,2022年10月四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首次正式出现了“低收入人口”这一概念,监测预警对象不再只是以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贫困户等,在监测技术和方法上也特别强调跨部门信息共享。
这也是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标志之一。
2023年10月国务院转发了民政部的《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主动、及时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还要求必须是动态监测,不仅要跨部门大数据比对,还要求必须线下排查,把发现的需要救助的分类推送给相关部门处理。这就是前几年老说的“铁脚板摸排”,如果有从事社区和农村基层工作的,应该很熟悉。
到了2024年4月,民政部办公厅正式发布低收入人口认定标准,在此前低保、特困人员基础上,新增加两类:
1.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但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相关规定的家庭。
2.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相关规定,且医疗、教育等必需支出占家庭总收入比例超过当地规定比例的家庭。
上面提到的最低生活保障条件,可以查看2021年民政部印发的《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
继三轮脱贫攻坚之后,新一轮兜底行动拉开序幕。
可能会有读者质疑,只不过是公布了新的低收入人口认定标准,新增了两类人群,还没有专门的救助标准,也没有正式开展行动,为什么小镇会认为标志着新一轮兜底行动的开启?
注意上面小镇从2020年开始的梳理,2024年正式确定低收入人口认定标准,这不是拍脑袋来的,而是用了四年时间逐步探索、完善;而要想开展救助,最关键的基础工作就是摸底排查,既不能“漏保”,也要避免宝贵的救助资源被超标的人拿走,过去就多次发生不缺钱的人拿到低保的情况,这也是近些年筛查的重点。
确定认定标准,进行动态监测,这就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否则就算批复了资金,又该发给谁呢?而强调动态,也是要避免有些地区实际已经脱贫,但为了继续拿到国家资金和政策扶持,想尽办法留下贫困的帽子,这也浪费了宝贵资金。
小镇网上发文、交流好几年,经常看到有读者朋友怀疑疑中国的数据造假、统计拍脑袋,今天这篇文章也要谈下中国的基层工作到底有多扎实。没有任何统计数据完美符合现实,但中国已经做到了全球顶尖水平。
在脱贫方面,中国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一直在变化。核心的就两点:贫困标准和监测维度。
中国已经颁布了三个贫困标准。
第一个标准:1978年标准。最初确定了每人每年100元的绝对贫困标准,按照这个标准,1978年中国农村有绝对贫困人口2.5亿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0.7%,之后多次上提,到2007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降到1479万人,占总人口的1.6%。
第二个标准:2008年标准。在1978年标准基础上大幅提高,对历年贫困人口重新认定,一直前推到2000年。比如同样是2005年,1978年标准是每人每年683元,而2008年标准提高为944元。按照新的标准,到2010年时,农村贫困人口仍然有2688万人。
紧接着就是脱贫攻坚使用的2010年标准。
第三个标准:2010年标准。确定2010年贫困线为每人每年2300元,相比前两个标准大幅提高,较比2008标准的1274元直接翻倍,这就导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骤增,从2008年标准的2688万人,增加至16567万人,贫困发生率也从2.8%暴增至17.2%。
所以,中国做工作,一向是自我加压的,绝不是搞面子工程。国家统计局历年公布的《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有非常详细的阐述,其中2016年报告介绍了详细的贫困标准调整方法,还汇总了三种标准的历年变化。
而在2020年报告中,还汇总了三种不同标准历年贫困发生率,足见国家一直在自我加压,是真正想要解决贫困问题,而非美国式的作秀。
尤其注意2010年对应的灰色,按照2010年对应的生活水平前推到1978年,当时的中国97.5%属于贫困人口,就算到1990年还有73.5%的贫困人口, 也难怪 那一代人一出国看到西方的繁荣,会有信念崩溃之感,很多人对西方先进的刻板印象到现在也扭不过来。
之所以2010年标准提的如此高,是因为之前的标准仅仅是解决吃穿问题,而且不过是“有吃、有穿”的基本温饱,比如1978年的100元仅仅是保证每人每天2100大卡热量,而且食物支出占比达85%,勉强活着的标准;2008年的标准把食物开支占比降到60%,算是吃饱。
2010年则提高到“适当吃好”,不仅要维持基本生存,还要考虑人体健康,不仅要保障2100大卡热量,每天还要有1斤蔬菜、1两肉或1个鸡蛋,食物支出占比也继续下降。看到“1个鸡蛋”,应该很熟悉,也正是在2010年开始,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孩子每人每天至少1个鸡蛋。 小镇2014年去重庆,当地人还对这件事 感慨颇深。
在此基础上2014年将住房、教育、健康医疗等情况正式列入建档立卡范围。 这就是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目标。
之所以小镇开头说开启第四轮兜底行动,就是因为之前已经有三个长期扶贫纲要,前两个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
说完贫困线,就该说动态监测了。
这也是脱贫攻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付出极大。纵观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中国这样强大的基层组织能力,也就不可能实现“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的壮举,对此有质疑的,可以查看下昨天《 》,分享了瑞信银行研究的2022年全球财富分配,中国在全球财富10分位上占比几乎为零,这就是脱贫攻坚的成就。
全球也有贫困标准,1990年世界银行按照最贫穷15个国家的国内贫困线,根据购买力平价折算为美元,得出了每人每天1美元的绝对贫困标准,之后上调到2.15美元。但这个标准太过于粗糙,就算真达到了这个标准,也不能说脱离贫困,比如供水供电、教育、卫生等其他因素,这需要依赖一个强大的公共服务网络,而穷国基本没有,就算靠国外援助达到2美元每人每天,又能如何?连基本的温饱都很难达到。
所以真正想要实现脱贫,就必须从单一的收入标准,扩大为多维,这就是中国2011年提出“两不愁三保障”的原因,中国的扶贫已经由单纯看收入转变为看多维要素,这在全世界也是罕见的。
就连世界第一的美国也做不到。
既然要考虑多维,那就对动态监测的要求大大提高,就绝不能仅坐在办公室里用国民的收入和消费数据去推论,必须组织全国范围的到户调查。
整个脱贫攻坚期间,全国组建了数十万个驻村工作队,调集数百万扶贫干部,这还不算参与扶贫的企业、农村基层人员、志愿者,硬生生的挨家挨户完成了非常详细的建档立卡,这才有了国家决策施政的基础。
无论AI吹破天,也搞不了无米之炊,这种详实的一手数据也只能靠人工逐一采集,而且工作非常繁琐,绝不是拿个表问问就能填好的,需要很有耐心的沟通才能获得群众信任,而报上去的数据也会经过多级交叉检查。
不仅是基层干部群众的入户调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防疫的急迫需求,中国信息化水平急速提升。2020年之后,也开始建立更加完善的动态监测体系,纳入了很多部门的相关数据,确保脱贫攻坚完成后不会出现规模返贫、因病致贫等。
一开始是针对脱贫户用电数据,形成了红黄蓝三级贫困预警;再然后各省根据本省情况,制定了适合本省的监测指标体系。
比如辽宁2023年印发的《关于下发全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指标有关事项的通知》,涉及的监测指标包括困难学生受助、残疾等级变化、医保费用支出、司法救助、受灾救助、“两癌”妇女筛查诊断、住房保障、失业登记等11项,还有领取失业金、工商登记等6项停止保障的预警指标,具体方法采取线上跨部门数据比对和线下人工核查。
而且跟金税四期一样,这类监测采取的是被动监测,只要系统发现某项指标突破临界值就会发出预警信号,要求进行人工核查,不仅要发现有返贫、致贫风险的,还要查出来那些已经超标的家庭,避免浪费国家保障资金。
过去确实有骗取资金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跨部门数据联通,再采取系统被动预警,人为操作的空间非常小,就骗保的那点利益真不值得有职权的人冒险。
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应用的机器学习方法也开始应用于低收入人口监测系统。
这就是小镇一再说的,AI大发展,最大的受益国一定是中国,因为AI想要落到实处,需要非常扎实的基础。
应用于社会管理,需要几十年如一日建立的扎实数据库,并且需要发动几百万、上千万人统一行动的组织能力;应用于制造业,需要庞大且富有经验的技术工程师队伍,还要有海量的生产数据。
机器学习本质就是概率统计,在这类动态监测中优势极大,能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更加精准的因果关系。因此,这几年中国在动态监测体系上进步飞快,称得上全球遥遥领先。
在跨部门数据共享、线上线下排查、利用AI机器学习等常规经验基础上,不同的省依据各自优势也有自己的创新。有的省搞网格化,有的省把指标进一步细化,选择能够简单量化的标准,还有的搞干部包村。
在海量数据的支持下,也开始润物细无声的帮扶。大家可能在网上看到,有的大学只要发现有学生每月在食堂用餐60次以上且消费不超过420元,就会不审核、不公示,直接把这些学生列为贫困生,把补贴直接打到饭卡里,既实现了精准帮扶,也顾及了贫困生的自尊。
其实这种做法就来自于扶贫。2017年的时候,杭州市制定临时救助办法,就有的区跟踪被列入困难家庭的,只要年内医疗自理支出超过1万元,直接向该家庭账户打入不同额度的政府临时救助金。
这套体系越来越完善,谁说中国不关心民生、不在乎底层群众?
只不过需要循序渐进,建国70年完成了“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紧接着就从脱贫转入兜底低收入人群。
2023年3月,总书记在《求实》杂志发表文章,强调“ 现在,5年过渡期已过两年,要谋划过渡期后的具体制度安排,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把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常态化帮扶,研究建立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应该由政策兜底帮扶的脱贫人口,要逐步同通过正常帮扶有能力稳定脱贫的人口分开,实行分类管理”。
这段话说的非常清楚,该政府兜底的就是要兜住,还要跟在帮扶后能自力更生的区分开。
2023年10月国常会通过《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启动这项工作。
2024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部署的第一条工作就是“ 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推进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制定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政策措施,兜住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而到了2024年7月三中,这项制度也写进了大会决定,同月举行的政治局会议,也要求“ 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9月政治局会继续要求,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作为重点要求。
比如针对城市流浪汉,任何城市都有完善的救助体系,主动发现后,如果想回原籍,那就给路费送回,还会与老家衔接做好安置;如果想要就业自谋生计,有一技之长的就帮助安排工作,没有就免费进行培训,倘若想做小生意没钱,就帮忙联系银行提供优惠资金资助。但如果是像“三和大神”这样,明明有能力找到工作,但自愿放弃的,那就任其自由了。
2024年正式提出脱贫向低收入衔接,所以小镇才会说第四轮兜底行动开始了。
网络上有闲心指责国家不顾底层人民的,有几个是后20%的贫困户、低收入户?其实最差也是月入3000的中产,在国内处于中20%,在全球是稳稳的前50%,这不属于国家兜底的范围,想要更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努力。
而对低收入人群,跟脱贫工作不太一样。之前的低保、特困大多是年龄太大、身体残疾或者因病导致丧失劳动能力,而广大低收入群体大多没有丧失劳动能力,只是缺乏技能、缺乏就业机会,这就意味着帮扶的策略要发生变化,要更多通过就业、产业帮扶等发展型政策。
而这也是2025年民政部门要完成的工作,要制定完善低收入人口就业救助、产业帮扶等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
很多读者认为小镇非常乐观,当然乐观了。
乐观不是否认现实困难,而是正面困难、想办法解决困难,要努力让明天比今天更好一点。小镇看到国家各个领域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前行,无论现在多么困难,凭什么没有信心?凭什么不乐观?
而脱贫、兜底,仅仅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缩影。
其他文章推荐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