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先是“玩”,然后再谈其他的。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喜欢古玩本身,而是它们背后代表的财富。
也因此,这个行业变成了以“骗”为基础的逻辑,都在互相利用“信息差”试图赚取对方的利益,无所不用其极。
最后发现,基础的民间藏友都没挣着钱,反而让那些假货贩子、拍卖公司以及各种专家评级给赚走了。
认识一位藏友,其实本身对收藏兴趣不是很高,但花了16万买了一件明式圈椅,没有其他目的,纯粹的感情寄托。
因为他小时候,爷爷也有一件类似的圈椅,记忆中经常看到爷爷坐在上面,时而慈祥的教他写字读书,时而泡壶清茶哼唱戏曲。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家里的老家具都遗失损坏了,等长大后做生意挣了钱,便想找到儿时的那份回忆。花钱去竞拍,其实就是寄情于此,感念曾经。
收藏本该就是这样,并不一定要所有人都喜欢。也许你眼中的“奇珍异宝”,在别人眼里就是破铜烂铁,它本来应该属于一种小众爱好,只有同好之人的交流,才让价值体现出来。
然而得“感谢”那些鉴宝专家的推波助澜,大量“捡漏”的故事火出圈,再加上拍卖行天价拍品不断刺激神经,让普通人对于古玩的认知,强行和金钱牢牢绑定。
试问数千万藏友,有多少人是抱着学习传统文化、交流个人爱好入行的?恐怕10%都不到!当一个庞大的群体都想挣钱,那么“割韭菜”的手段就开始层出不穷。
最开始,一大批玩家涌入古玩市场,让樊家井等几个造假基地兴盛起来。随之而来的便是鉴宝行业兴起,专家们堂而皇之的开始收费鉴定。然后各种新注册的拍卖公司如雨后春笋,收取大量服务费“帮你”卖货。
鉴宝、造假、拍卖、受骗,一条产业链就这么产生了。
上当多了,大量藏友们都清醒过来了,法律并没有明确民间“文物流通”的具体概念,就算手上有合法的精品,拿不到“身份”也只能在小众的圈子内交流,何来“一夜暴富”之说?
更何况,这些年真正卖老货的古玩商反而活不下去,那些卖假货的很多发了财。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专家们从来没有“帮助”民间收藏的想法,只想自己赚养老钱,正规拍卖公司更是死死卡住“传承有序”,你得有钱去竞拍,而不是去卖货!
久病成医,久骗成仙!大多数人并不傻,只是在“信息茧房”里被限制了,一旦认知到了这一点,那么就会做出一件事:不玩了,随便你们怎么忽悠吧。
古玩市场从十几年前人头攒动,遍地买家的火爆场面,变成了如今门可罗雀,大量关门倒闭。很多人商人转行的、转向网络的,笔者还见到有人直接去搬砖了,还抱怨如今生意不好做,这不是自己造成的?
那些曾经出现在各大鉴宝现场、拍卖公司的专家,挣够了钱开始蛰伏养老了,看到如今这样的局面他们有一丝后悔吗?恐怕真没有。
各大诈骗公司不知道被抓进去多少人,现在仍然还有,但是藏友们如同惊弓之鸟,一听到“前期费用”几个字,那是面色如土如临大敌,急忙远遁之生怕碰到“妖魔鬼怪”。
自己把市场“玩死了”,却有多少人从来不反思自己,反而怪“环境”不好?
对于那些抱着“投资”目的进来的玩家来说,情况不容乐观,不仅是“货砸在手里”的那种急躁,更是未来找不到方向的迷茫。
但对于真心喜欢收藏,欣赏藏品而不是当成“货物”的态度,反而是件好事。因为一旦大部分玩家都“躺平”,不参与不消费之后,必然会倒逼市场做出净化,当“大洗牌”开始后,为了挽回人心,透明化的鉴定、市场交易以及明确的监管制度,都将随之而来。
就像鲁迅说的,中国人一向喜欢调和折衷,你想拆窗户他们不准,但你要是直接拆房子,那他们就会同意你拆窗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