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多地的心理服务工作者来到定日,为那里的群众进行心理慰藉和疏导。在定日县曲洛乡的“青青稞稞-暖馨小屋”,记者见到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救援队的队员和各方志愿者们,他们用专业守住了那里孩子们脸上的笑容。
在定日县曲洛乡措昂村的安置点,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救援队的队员谭惜仁给孩子们安排了一堂消防安全知识课,除了这样的课程,跳舞、画画、剪纸、踢球,都是孩子们每天最期待的活动。谭惜仁说,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其实都是心理疏导的重要过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救援队队员 谭惜仁:实际上这个玩是有讲究的。在心理援助的不同时间阶段,我们会有不同的方法。目前阶段我们要给孩子一种稳定感、安全感,要让他们现在的生活跟在创伤事件之前没有太大变化,就是生活还是像之前早上起来有学校可以去、有老师可以接触、有同学可以玩耍,还有一些可以学习的内容。
1月9日深夜,包括谭惜仁在内的4名应急心理救援队队员就赶到了定日县,分别前往不同的村子,对受灾群众,特别是孩子们进行心理复健。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救援队队员 谭惜仁:我来了以后发现,仅仅两天的时间,我们的物资已经到位,所有的帐篷都搭好了。所以在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之下,我们有了爱和安全感,我相信孩子们包括他们的家人就会在心灵重建的路上会走得更好一些,更顺畅一些。
还没从地震的惊慌中走出来,措昂村的90多名孩子就遇到了谭老师。十多天的朝夕相处,谭惜仁已经成了孩子们眼里最亲近的“甜心姐姐”。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救援队队员 谭惜仁:有一个孩子比较触动我的,他说老师我以为你那天跟女孩子们跳完舞你就不来了,你今天怎么又来了?我说你放心,我说我们会一直在。我每天一来,会有好多个拥抱。我们坐在外面,我头上趴两个,背上趴两个,腿上坐两个,然后我身上挂着好多小孩,每天他们都会来黏着你。
在相处中,信任逐渐建立起来,有些孩子们愿意敞开心扉,把心底的秘密告诉谭惜仁和志愿者们。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心理服务团志愿者 向熊英:会跟孩子建立了一些很好的信任关系,玩着玩着,她告诉了她家里的一些情况。她最喜欢的哥哥去世了,她特别难过,当时她哭出来了。我就抱抱她,我给她一个美好的愿望,亲人去世的话,就会变成天上的星星,晚上的时候看天上星星哪一颗最亮,它就是在守护着你。
“我想做一束光 去照亮他人”
谭惜仁曾参加过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震后心理救援工作,经验丰富。和谭惜仁一起来的,还有一位来自青海玉树的大学生志愿者尕玛西然知美,玉树地震时,他只有七岁,带着那时受到的帮助和关爱,他来到西藏,想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救援队队员:他们家里人在玉树地震的时候跟我们结缘,这十几年一直在联系。
大学生志愿者 尕玛西然知美:2010年地震那会儿,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无能为力,特别渴望有人能帮助我们,能教我们这样去做,很渴望有一束光照到自己的身上。这次地震,我也能感受到他们现在需要帮助的这份迫切。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