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行书、楷书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举例来说,写楷书时会出现用笔单调、笔法单一,写出的字虽然横平竖直,但就是不好看。或者笔画写到位了,结构又出现了问题,失衡、东倒西歪、不美观等。
写行书时,一味追求笔画间的牵丝引带,结果导致线条孱弱无力、如同一团乱线。或者压根不知道哪些笔画应该连写,哪些不应该连写。以上这些问题是各位书友反映的最多的,其实,很多书法老师应对这些疑惑,都会劝自己的学生“多临帖”,练得多了就知道了。
其实,如果只埋头苦练,不明白重点和诀窍,就会事倍功半。针对行书、楷书如何能写好这一问题,启功先生曾说过两句话“楷书要当行书写,行书要当楷书写”,将它们琢磨透彻,足以终身受益。
这两句话的出处是启功所著《论书札记》,原文是“行书宜当楷书写,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书宜当行书写,其点划顾盼始不呆板。”先说前半句“楷书要当行书写”,楷书不等同于“印刷体”,“状如算子”是大忌讳。
因此,在书写时要做到平正之中有险奇,端庄之中带动势。我们细看王羲之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会发现点画之间俯仰顾盼、呼应揖让非常到位,虽然字字独立,但气脉相通,绝不是彼此没有任何联系。也不求笔画、结构的平直、对称,而是各有姿态,彼此处理不同。
再看欧阳询的楷书,以字势险绝著称,以“九”字为例,横画极向右上倾斜,如坠石一般奇险。再看结构,左右有高低对比,上下有收放不同。还有赵孟頫的楷书,兼容行书笔意,还有飞白、连带处理,每个字都活泼动人。
再看后半句“行书要当楷书写”,这意味着我们写行书不能像草书那样信马由缰,也不能完全像楷书那样过于严谨,而是要有写楷书时的细致。还是拿赵孟頫的行书举例,比如《洛神赋》,每一个字都易于辨认,如楷书一般明晰,笔画的遒劲苍润,提按、顿挫的处理也都非常仔细。
再看结字,中宫紧实、四面舒展,也有高低俯仰、宽窄收放,没有信马由缰,还保留着楷书的细致。很多人写行书就放飞自我,恨不得字字都是“一笔书”,结构上时而宽可跑马,时而又为了连带起来搞得极为逼仄。只有把行书当楷书来写,才能守住“规矩”这道关卡。
启功这两句话蕴含着他几十年创作的心得,非常具有启发性,值得我们细细琢磨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