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上海终于迎来解放。有百姓在为革命胜利欢欣雀跃的时候,也有人开始在角落里忧虑。

这天,刚上任没多久的陈毅市长,突然收到了一封农妇寄来的信。



结果,他读完信上的内容后,突然大惊失色道:“八百壮士还活着?”

在场的人皆是怔愣,不明白陈毅究竟说了什么,“八百壮士”又是什么意思?



艰险的抗日经历

这位老妇人名叫凌维诚,她是著名爱国将领谢晋元的妻子。

这一切都要从谢将军的传奇人生说起。

他出生于广东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中。虽然一家人常年吃不饱饭,但他从小就品行端正,正直善良。



在他上中学时,正值国家最危难的时刻。面对国土沦陷,谢晋元将岳飞将军的“精忠报国”作为座右铭,决定从军报国。

不久后,他只身来到广州,并考上了黄埔军校第四期。由于学习刻苦,训练积极,他很快就得到了教官的赏识。



北伐战争开始后,还未毕业的谢晋元就被编入了第一师,随军踏上了战场。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参加了龙游、桐庐以及龙潭战役,与战斗力强大的孙传芳部队进行了顽强的抗争。

在每次战斗中,他总是带头冲锋陷阵。即使身受重伤,他也坚持不下前线。



如此出色的表现,让他很快得到了上级的提拔。1927年,他被提拔为先锋营营长。

也正是在这段时期,他遇到了人生中的挚爱凌维诚。两人在一场婚礼相遇,并迅速坠入爱河。

可以说,此时的谢晋元正是事业爱情双丰收,人生最得意的时候。



但好景不长,他很快就迎来了军事生涯中的第一个挫折。

1928年,他率部继续北上作战。结果走到济南时,却遭到了当地日军的猛烈阻击。

日军担心我军完成北伐后,会真正实现“全国统一”,妨碍他们日后的侵华阴谋,于是不遗余力地进攻北伐军。



谢晋元悍不畏死,勇敢地与敌人展开对战。然而,就在众将士们浴血奋战,老蒋却因为害怕与日军产生冲突,于是命令谢晋元立即撤出战斗,绕道而行。

谢晋元无奈,只好率部撤退。然而,日军却依旧紧追不舍,让整支部队都遭到了重创。他也在激战中不慎中弹。



经由此事,谢晋元不免对国民政府产生了不满与失望,同时他又强烈地希望有朝一日能正面抗击日军。

此后,他便被调到了爱国名将蔡廷锴的部下,开始守卫上海,抵御日军。

1936年,日军加紧了侵华的脚步,谢晋元也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他先是将妻儿送回了广东蕉岭老家,便马不停蹄地奔赴了火线。

临危之际,他来不及说太多,匆匆交代妻子帮他照顾父母孩子,并保证等抗战胜利后,他会立即接他们回去。



凌维诚牢记着丈夫的嘱托。之后的五年里,她便一直不辞辛劳地照顾着二老,以及他们的四个孩子,每日期盼着能早日与丈夫团聚。

然而,她没能等到抗战胜利,却等到了丈夫牺牲的消息。



悲痛的消息

1941年一天,正在做活的凌维诚,突然收到了丈夫阵亡的通知书。这个消息犹如惊天霹雳般在她的脑中炸开,她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是真的。

因为前段时间丈夫刚写了家信,表示他们已经从战场上安全撤离了,现在还没有收到新的命令。



这么一个大活人怎么就突然“牺牲”了呢?

为了弄清真相,她不顾生命危险,辗转五省,才见到了老蒋。得知丈夫逝世的前因后果后,她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悲伤,痛哭起来。

老蒋与宋美龄安慰她说,现在国家困难,等抗战胜利后,政府一定会照顾你们。



凌维诚这才擦了擦眼泪。丈夫虽然不在了,但一家老小还要靠她养活,她绝不能倒下。

于是她又回到乡下,继续每天做工耕地,维持着一家的生计。

到了抗战结束,她已经熬成了一个饱经风霜的农妇。期间有很多人劝她改嫁,但她却始终没有理会。



1945年,她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上海。沿途的百姓得知他是谢团长的遗孤后,全都热心帮助。

一家人到达码头后,谢晋元的属下前来迎接,并将一家人安置在了一栋废弃的大楼中。



跟他们住在一起的,还有六七十名士兵。他们都是谢晋元的手下,后来因为不愿打内战,而被老蒋抛弃,如今生活异常窘迫。

凌维诚得知实情后,便找到宋美龄,希望她能给这些士兵安排工作。然而,对方非常冷淡地接待了她,只说会帮她转告老蒋,此后便再也没有音信。



之后,凌维诚只能与众人一起到处做工,挣钱贴补家用。虽然日子过得辛苦,但好歹大家都平平安安地活下来了。

1949年,上海迎来解放,城里的百姓们欢欣鼓舞,纷纷到街上迎接解放军。



但凌维诚却升起了一丝担忧。毕竟他们住的房子不是自己的,就连谢晋元的墓地也不是他们的,解放军接手后很有可能会收回去。

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凌维诚给陈毅市长写了一封信,表明了他们如今的处境,希望他能不要收回自己所居住的房子以及墓地。



然而,陈毅收到信后,却首先关注了她所说的那六七十人。他不禁大惊失色道:“那八百名‘壮士’竟然还活着!”

他为何会这么惊讶?谢晋元究竟是如何牺牲的?



惨烈的战役

1937年,谢晋元被任命为88师262旅524团团长,开始投身淞沪会战。

在激战了两个月后,国军因为抵挡不住日军迅猛的攻势,开始全面撤退。

这时,谢晋元突然收到上级的命令,让他率领524团1营断后,掩护十万大军撤退。



10月29日,日军攻破大场防线,开始深入城内。谢晋元边打边撤,最后率部退到了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

当时部队其实只有400多人,但谢晋元为了威慑敌人,声称有八百人。



即便如此,日军也没将他们放在眼中,狂妄地叫嚣着要在一天内拿下仓库。但在谢晋元的指挥下,众人拼死抵抗,敌人的阴谋最终未能得逞。

期间,日军因为迟迟攻不下,不仅动用强火进行不间断地炮攻,还命令众人扛着钢板进攻。



当时年仅21岁的陈树生战士,在腰上绑上数枚手榴弹,从楼上一跃而下,与这股敌人同归于尽。

在四天四夜的保卫战中,有43名这样的战士以身殉国。

虽然到了30日,战士们还是奉命撤退了,但他们英勇抗敌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百姓的心中。



谢晋元率部撤退后,原本是要经由租界归队的。但由于汪伪政府的阻拦,他最终被解除了武装,整支部队都被困在了胶州公园的一个临时营房中。

但他并未松懈,始终每天整训部队,出操上课,等待国民政府的营救。



期间,不断有汪伪政府以及日军的人过来劝他归顺,但都被他怒骂了回去。

日伪逐渐失去耐心,于是便在不久后收买了他手下的四名连长。

某天清晨,这四个人故意迟到,引谢晋元找他们谈话。随后他们趁其不备,用匕首对其进行了袭击。



就这样,一介爱国名将就此牺牲。这件事瞬间轰动了全国,上海三十万民众自发来到孤军营,来吊唁这位勇士。

就连毛主席都得知了此事。他惋惜谢将军的离世,并称赞“八百壮士”为民族典范。



全国解放后,主席便一直派人寻找谢晋元的遗孀。直到凌维诚亲自联系了陈毅,我党这才找到他们。

在我党的关照下,政府并未将他们的房子以及墓地收走,而是正式拨给了他们。



陈毅还给几十名战士分配了工作,让他们得以谋生。凌维诚也得到了一份幼儿园的工作。

此后,这些英雄们便融入了人民的队伍中,并在我党的照拂下有了一个安稳的归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