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走亲访友、阖家聚餐的热闹场景中,体重悄然增加成为不少人的困扰。

来自欧洲和日本的研究数据表明,在圣诞、感恩节等节日期间,居民平均体重会增长0.58-0.9kg。而在春节这个充满美食诱惑的传统节日里,国人体重上升的趋势也值得关注。

与欧美地区普遍的“全身肥胖”现象不同,我国肥胖人群大多呈现出四肢正常、腹部隆起的“腹型肥胖”特征,也就是常说的“大肚腩”“啤酒肚”。这种类型的肥胖仅靠节食和运动,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减重效果。



医学专家提醒,腹部脂肪过度堆积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不仅意味着体重增加,更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美国某权威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腹型肥胖会导致脂肪在肝脏、胰脏等重要器官周围聚集,而日常饮酒、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习惯还会加剧这种情况。

在社交媒体上,司美格鲁肽“一个月减20斤”的案例颇为诱人。但事实上,短期内大幅减重的同时,其副作用也不容小视——不仅可能导致肌肉量平均流失超过40%,引发眼周凹陷、皮肤松弛的“司美脸”,还存在诱发肠胃疾病、失明等风险。

想要攻克腹型肥胖难题,关键在于找到根源问题。中国科研团队将目光聚焦在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肠道,试图从中寻找解决肥胖问题的有效办法。



图注:“腹型肥胖”损伤大脑智力研究

2019年,一项针对代谢失调患者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研究人员使用在肠道内占比3%-5%的AKK菌,对患者进行了为期12周的干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胰岛素敏感性、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等代谢指标明显改善,部分优化幅度最高超过42%。此次研究样本涵盖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的患者,实验过程严格遵循科学研究方法,具有较高可信度。

随着研究深入,科学家又有新发现——AKK菌分泌的P9蛋白,即使在人体静止状态下,也能加速棕色脂肪燃烧,且整个实验过程中受试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凭借这些潜力,AKK逐渐在代谢减重领域崭露头角。2022年,欧盟、加拿大、美国等地区批准巴氏灭活AKK菌作为新型食品进入市场。斯坦福医学博士PeterAttia在接受采访时曾透露,他的日常养护清单便包含相关成分。



图注:AKK菌燃脂机制和过程

不过,AKK菌并非完美无缺,研究发现,欧洲人体内定植率是健康中国人群的1.5倍,这一差异使得欧美地区推出的相关成果,在中国市场适用性大打折扣,甚至可能被认为是“智商税”。因此,为中国人群筛选适配的AKK菌株,成为科研领域的重点攻关方向。

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科学家联合100位百岁老人以及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经过上千次试验,终于在2023年底成功研发出更适合中国人群体质的专利AKK001菌株,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研发团队负责人表示:“长寿老人体内的AKK菌含量较高,我们利用他们的原始菌株培育出的AKK001,不仅更贴合国人体质,还能在肠道内更长久地定植。”



图注:AKK001研发官方披露试验数据

作为生科领域的先行者,一家港企迅速与该科研团队达成专利及原料合作协议,推出了口服版AKK001。截至目前,已经吸引了超过10万用户关注,但仍有不少消费者持观望态度。负责人对此表示理解:“新技术的普及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正常现象。”



图注:减重圈人士分享使用对比

科技的进步带来诸多惊喜,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生活方式重要性。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准则,学会释放生活压力,坚持定期运动,这些都是维持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

归根结底,减重并非生活的终极目标。在追求理想身材的同时,更应注重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与活力,这才是减肥的核心要义所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