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玩“退群”那一套了!这次,是在联合国翻车了。
2025年,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第一天就急不可耐地签署行政令。懂王一出手,都是大手笔,美国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巴黎协定》等国际机构和协议。
但联合国也没惯着美国的臭毛病,直接甩出账单:美国欠了28亿美元(约合203亿人民币)的联合国会费,想退群可以,但先把钱结清!
说到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这可不是第一次了。作为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和最大资金来源国,美国欠钱的历史传统几乎贯穿了联合国的整个运行史。到底为什么?说白了就是“霸权心态”+“两手算盘”。
美国历来把联合国当成工具,觉得自己既然是老大哥,就有资格决定这个工具该怎么用。可一旦联合国的决策不符合美国利益,或者不能完全听美国的指挥,美国的“霸权心态”就显现出来——既想让联合国干活,又不想掏钱支持。
比如,联合国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气候治理、和平维和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但这些对美国来说,他们觉得要么是没啥好处,要么是太花钱。
所以,美国不但不积极支持,反而拖欠会费,甚至还试图用会费“绑架”联合国的决策。美国曾多次威胁,联合国如果不按照美国的意图行事,就减少甚至停止缴费。
这种赤裸裸的“金钱政治”,早就让国际社会看清了美国的霸道嘴脸。
美国赖账并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它想用这笔欠款当筹码,逼迫联合国在重大议题上向它妥协。比如,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对巴以冲突的表态、气候变化政策等,美国经常拿“欠费”作为杠杆,威胁联合国不许和它对着干。
特朗普任期内,甚至直接甩锅说美国交太多,其他国家交太少。可现实是,美国虽然是最大单一缴费国,但这与其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它从联合国获得的好处相比,根本不成比例。
更荒唐的是,美国一边欠钱,一边指责其他国家占便宜,简直是倒打一耙。
另外,美国的“退群”并不是偶然行为,而是有计划、有逻辑的。它的核心目的,是通过退出这些国际组织来削弱多边合作机制的约束力,为自己赢得更大的战略自由度。
特朗普政府的口号听起来简单粗暴——美国优先。
但这“优先”的背后,是不择手段的自私和甩锅。国际事务中讲究的是分担责任,但美国既想单方面捞好处,又不想承担责任,把压力甩给其他国家。
比如在《巴黎协定》里,全球都在为减少碳排放努力,美国倒好,觉得这是限制自己的传统能源产业、阻碍经济发展,干脆拍拍屁股就走了。
再比如世卫组织在疫情期间的全球协调作用,美国却因为分歧退出。这种行为的背后,体现了美国对国际规则的实用主义态度:能为我所用就支持,不能为我所用就退出。
另外,美国还有地缘政治方面的考虑算计。联合国等国际机构,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声的地方,而中国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美国退出这些机构,想直接改打小圈子牌,以双边或小范围合作代替全球治理。说白了就是想削弱这些大的平台机构的影响力,进而削弱中国的影响力。美国的“退群”表面上看是一种解脱,但实际上是在自掘坟墓。每一次退群,都会削弱其国际影响力,破坏其全球领导地位。
频繁“退群”让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信誉大打折扣。很多国家已经开始质疑美国的承诺和领导力,这也让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逐渐流失。
“退群”不仅让美国错失了塑造国际规则的机会,还让它在全球化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
例如退出《巴黎协定》,直接让美国在新能源领域落后于中国和欧盟。退出世卫组织,更是在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陷入孤立。
这回联合国终于硬气,在美国宣布退出国际组织的同时,联合国迅速公布了这份欠款清单,态度很明确:你可以退出,但不能带着欠款全身而退。
联合国的态度,是一个重要信号:国际社会不会再无限容忍美国的霸权行为。联合国不仅是在追讨会费,更是在捍卫国际秩序的公平和正义,想让全世界看到:无论国家大小,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28亿美元的欠款对美国可能不算什么,但对联合国来说,却是实打实的“救命钱”。
近年来,联合国的很多项目因为资金不足而举步维艰,比如应对气候变化、援助难民、解决粮食危机等。美国拖欠的这笔钱,直接导致一些重要行动被迫终止。
这次公开点名要求美国结清欠款,是联合国为维持自身运转的必要反击。毕竟,没有资金支持,联合国连日常运作都成问题,又如何应对全球性挑战?
过去,美国可以用经济和军事优势压人一头,但现在,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在联合国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这也让越来越多的国家不买美国的霸权账,让联合国敢于在这次事件中直面美国。
联合国这次不妥协、不让步,给全球上了一堂生动的规则课。无论美国如何辩解,它都必须明白,国际社会的规则不是某一个国家说了算。欠债还钱、遵守承诺,是任何国家都必须履行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