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沉迷瓷器,百年后在TikTok沉迷建盏直播。

瓷器,就是老外逃不开的宿命。


国产丑东西被老外疯抢

最近TikTok上的“开窑”视频让瓷器,尤其是建盏,成为老外的“电子毒品”。

先跟大家解释一下。

所谓的“开窑”,是一种烧制陶瓷的术语,指的是把已经烧好的陶瓷从窑内搬出来。

而“建盏”是一种口大底小的“斗笠碗”,类似于平时喝茶的小茶碗。


一般来说,这种产品的质量都不咋地,而且还有化工釉的质疑,所以这种直播在我国早就被淘汰了。

但是老外却深陷其中。

有时候,能开到花纹整齐、流光溢彩的建盏。

咱明眼的中国人一看就知道这假的不能再假了,但架不住老外热情啊。

国内9.9一斤的瓷器,被生生炒到均价300刀。


即便有人在直播间质疑这些建盏的质量,但大部分人仍然直呼good good。

“我是陶艺家,这是我从来没见过的工艺,所以卖60美元的价格很划算”


其实,国外很多中国小商品都是这样。

国人看不懂,老外爱到癫。

比如在国内几乎绝迹的莲花蜡烛。

无论童叟,在莲花蜡烛“开花”的那一瞬间,统一姿势,都是战术性后仰。


当蜡烛开始转圈,生日歌开始响起,那一声“哇”会分毫不差地从嘴里蹦出来。

甚至有韩国人感叹:“中国文明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了吗?连蜡烛都会唱歌了?”


国人不解,这玩意白给咱都不要。

但就是这样一个在国内3块钱包邮的东西,漂洋过海之后身价暴涨。

动辄100块,销量还嘎嘎好。

甚至还衍生出了LED版、奥特曼版……闪耀了无数个生日Party。


同样令人不解的还有痰盂。

亚马逊的官方标注是“中国传统果篮”。

——“这不是我爷爷家那个放在地上的东西吗?”

国内撑死10块钱的东西,国外标价69美元,折合人民币400+。


商家详情页的介绍是,它大容量、耐高温、硬度高,“象征着美好与幸福的生 活”。

并且保温效果好“适合储存红酒、香槟”,是一个“现代潮流时尚餐厨用品”。

在东南亚,痰盂甚至成了一种普罗大众生活必备的餐厨容器。

装面包,装餐具,装水果。

更有品位的,已经解锁了它的冰桶功能,往里面塞红酒、香槟。


总之,就是不装它该装的东西。

国内网友震惊,小丑竟是我自己。


还有增压花洒。

只不过跨出国门后,它自带了闪光效果。

但说真的,放在国内,你会买吗?


把林正英招来是小事,别把眼睛闪瞎了。


老外审美为何这么不一样?

一方面,这与审美观念的差异有关。

中国的审美趋向于和美,喜欢小巧精致、形式柔和的事物,一些色彩鲜艳、图案复杂的设计可能会被认为过于俗气。


但是,西方的审美类型更倾向于粗犷、奇突。

他们对色彩的接受度更高,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商品

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外,很多受欢迎的中国小商品大多都是大红大绿的配色、龙凤 呈祥图案。

虽然在国内可能被认为不够时尚,但这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却非常符合老外的胃口。


更何况人类天生对新奇事物有好奇心和追求欲望。

像痰盂、莲花蜡烛这种东西老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独特的设计往往能够打破海外消费者对传统商品的认知和审美定式,激发购买欲望和消费热情。


另一方面,中西方价值取向的不同也会导致审美差异。

国外比较注重商品实用性及带来的即时效果反应,对外观并不会那么在意。

比如说在欧美掀起热潮的国产“三蹦子”。

能装又能跑,还是不用找车位,三蹦子的含金量持续上升,“倒车请注意”提示音也频繁回响于海外的街头。


还有穿戴甲、刘海贴这种实用地摊货也深得他们喜欢。

Shopee数据显示,一款法式风的假指甲单月能卖出2万多件。


而且在今天,“士绅化审美病毒”的散布也激发了人们对审美秩序的反叛。

像康德、休谟这样的古典哲学家一直强调美是普遍的、共通的主观体验,但是在言必称后现代的今天,这种判断就有点不合时宜。


因此,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土味创意自然就受到人们的欢迎,土到极致就是潮。


中式风,逃不掉被爆改的命运

其实,早在13世纪至18世纪,华流就已经是欧洲大陆的最炫民族风了

上流贵族对中式艺术疯狂上头,不仅收藏各种中式器具,还热衷搞“高仿”,衍生出各种“中国味”的创作。

甚至还形成了自己的专属派系——

Chinoiserie风,即欧化的中国风。


多 元吸收的宗旨,从服饰到器物,各个领域都能看到这种“洋味”。

比如他们会在织物上模仿中式纹样。

龙、狮子、凤凰这些吉祥图案都有出现。

在这幅《便宴》挂毯中,路易十四甚至穿着中式服饰、坐着八抬大轿隆重出场。


这也不奇怪,因为路易十四本人就是刺绣狂热爱好者。

他开办织锦厂,用大量巴洛克风刺绣装饰皇宫和自己的袍子。

还在刺绣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金绣”。

即在蓝色紧身衣上用金丝和银丝绣成花饰,贵族必须要得到国王的签字批准才能穿上身。


这种借鉴理念一直流传到现在,很多奢侈品大牌的产品都与中式传统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香奈儿女士就公开表达东方美学是自己的时尚引路人。

经典标识山茶花就源自漆面屏风的平面设计风格。


在建筑风格上,他们则是批量应用瓷器风。

要说西方对瓷器可是真爱。

普鲁士皇帝曾经用六百名御林军兵士和他国君主换了一批中国瓷器,为的就是能用在自己的婚礼上。

据说路易十四还曾命令手下将金银器熔化,以支付他进口中国瓷所要负担的费用。


所以,不少建筑也留下了瓷器的影子。

比如路易十四的大特里亚农宫。

主体屋顶装饰着大量青白釉瓷瓦,因此又称“瓷宫”。

可惜因无法适应法国寒冷的气候,不久就拆掉了。


还有德国慕尼黑的宁芬堡宫,是巴伐利亚历代王室的夏宫。

虽然从外部看,仍然是巴洛克式古典建筑。但室内装饰和陈设上,一楼大厅以青花瓷的蓝白为主色调。

甚至连洛可可艺术,也是从中式风中获得的设计灵感。

蓬皮杜夫人在繁复奢华的巴洛克艺术的基础上,将中式审美融入宫廷装饰中,创造出更为柔美与轻盈的洛可可艺术。


洛可可强调装饰与不对称性,追求画面的留白与意境之美。

线条的运用上也区别于巴洛克时期的扭曲与抽象,更加连贯和柔和。

正是中国艺术中对于流畅弧形的运用,和追求风韵、写意,给了当时流行直线的欧洲新灵感。


有时候,真是不得不感叹,文化差异真是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呀。

作者:疏风

责编:律也人



hi~inker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社群

请扫码加小印 回复【入群】



- 欢迎关注少禾成长视频号 -

红色石榴石与红色貔貅,十分衬托肤色,却又不显得艳俗;串珠一般使用红线,能够更加衬托石榴石本身的光泽。

不但寓意好,造型设计也很年轻,不显老气,戴起来仙气十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