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能源加注站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加。但有经营者打着“新能源”的旗号,绕开商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曲线进入成品油流通领域。他们往成品油里面添加各种化学组分,无证经营汽柴油,不仅严重破坏市场秩序,而且给公共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这种乱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降低了公众对新能源加注行业的信任。

1月18日,中国交通广播对湖北襄阳伪新能源加注站乱象丛生的现象进行曝光,指出伪新能源加注站无证经营危化品,站内抽烟、紧邻民房,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存在巨大威胁。笔者查询得知,2024年9月24日,《澎湃新闻》报道了湖北“襄阳多个新能源加注站售卖‘柴油’”。2024年12月2日,《楚天都市报》刊发新闻曝光襄阳伪新能源加注站乱象丛生,无证经营危化品。

两次媒体曝光后,襄阳的新能源加注站乱象没有被整治,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才引来中国交通广播的第三次报道。如此情形不由得使人产生质疑:媒体接力式的曝光,为什么唤不醒监管部门应有的重视,以至于各种乱象成为“跨年悬案”?揭开伪新能源加注站的“盖子”,到底有多难?

针对媒体报道的乱象,襄阳市应急管理局表示将联合多部门开展打击行动。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乱象没有得到治理。

2024年8月5日,国家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成品油流通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严禁规避加油站规划以“新能源加注站”等名义批建车用燃料零售网点,销售不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的车用燃料。

据了解,2022年3月23日,湖北省商务厅、发改委、应急管理厅、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能源液体燃料违规经营问题监管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重点整治“通过添加其他成分与车用燃油进行混兑,以新能源、清洁能源、环保能源、绿色能源、清洁燃料、调合燃料、轻质循环油等名义,进行违规经营,逃避成品油市场监管的行为”。

规定清清楚楚,媒体报道明明白白,湖北襄阳的新能源加注站乱象何以“涛声依旧”?襄阳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因检测成本过高并未直接对“新能源”燃料进行危化品检测,直接采信了经营企业在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登记中心检测的报告。该报告显示闪点不低于60℃,不是危化品。

事关公共利益和安全,因检测成本过高而采信企业的检测报告,这样的解释很难服众。管理部门调查新能源加注站乱象,如何能任凭涉事单位自说自话?因“检测成本过高”而放弃监管职责,令人难以置信。

根据应急管理部等10部委公告,2023年1月1日起,柴油不再区分闪点全部纳入危险化学品管理。以“闪点不低于60℃”就断定送检燃料“不是危化品”,草率且荒唐——难道当地监管部门眼中,柴油不属于危化品?

笔者关注到新闻中提到的大部分“新能源加注站”,供应商是同一家注册地在襄阳的企业。一边是实力雄厚的地方企业,一边是无所作为的监管部门,很容易让人产生瓜田李下的联想。

媒体报道的这些所谓的“新能源加注站”实际上在销售汽柴油。这些“隐性汽柴油”往往质量不合格,通过添加其他成分混兑后以“新能源”名义销售,从而规避监管。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车辆损坏甚至安全事故。

伪新能源加注站乱象的出现,既反映了行业监管的不足,也暴露了部分企业逐利心态下的违规行为。只有通过加强监管、完善法规和提高公众意识,才能有效遏制这种乱象,推动新能源加注行业的健康发展。

彻查新能源加注站乱象,关乎市场秩序,更关乎公共安全,相关部门有必要亮明态度、拿出行动。除了对个案进行查处之外,有关部门更应该建立全链条长效监管机制,才能堵塞管理漏洞、消除监管盲区,从而保障公共安全、维护行业健康发展。(魏周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