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网友去河南玩的时候,在当地一户人家家里,偶然看到一本清代的粮食账本。账本里除了密密麻麻的粮食交易记录,还意外发现了几副青楼对联。虽然账本上的字写得普普通通,但这些对联写得特别好,对仗工整,文辞雅致,一看就是记账先生文学功底很扎实。

这些对联读起来特别顺口,充满了文学味儿,让人忍不住多读几遍,感觉特别有意思。





这本账本是光绪十四年(1889年)九月初一写的,里面详细记录了粮食买卖的事儿。记账先生写完账后,好像还没过瘾,就在账本后面抄了几副八大胡同的对联。虽然这些对联是从那种风月场所来的,但一点儿都不俗气,反而特别有韵味。

咱们来看看这几副对联:

  • 春入翠帏花有色,风来绣阁玉生香。
  • 露垂花底泪,月画柳边眉。
  • 人比蓝田玉,貌欺金谷花。

这些对联写得特别讲究,对仗工整,用词也很精致,能看出古人写东西真是一绝。

再看看另外两副:

  • 舞罢蹁跹迴绕雪,歌喉婉转遏行云。
  • 秋水可放双碧眼,远山堪拟两斜眉。

这些对联在意境、情感表达上都很厉害,对仗和平仄也把握得很好。古人写东西的本事,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些对联写得真不错,尤其是这两句特别出彩:

  • 红袖影飘妆镜匣,紫箫声断碧云天。

这两句对仗特别工整,意境也很美。能让人想到一个女子在镜子前轻轻晃动红袖,动作特别优雅;还能想象到箫声在蓝天白云间飘荡,听着就让人觉得特别清雅脱俗。

虽然这些对联在思想深度上可能没那么高大上,但它们在文字运用和句子打磨上的功夫,确实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好好琢磨琢磨,学学人家是怎么把字写得这么美的。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