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全球美东站,第二天。我们来到了MIT,麻省理工大学。

提到这所曾一度位居QS全球排名第一的知名大学,不少人大概第一时间会想到“炫酷”,“天才疯子”,“恶作剧”这些关键词。

怎么回事?原来,MIT的校训,是拉丁文“Mens et Manus”(Minds and Hands 手脑并用)。 所以,不少学生,都会以成为聪明而且动手能力极强的工程师为目标。那么,如何体现这一点?实现一个充满奇思妙想,但又难度极高的恶作剧,无疑是方法之一。

像这样,把校长的办公室用布告栏伪装起来,只是小儿科。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更离奇的恶作剧,还有花了七天,把远在四千多公里之外的,加州理工学院的镇校之宝一尊大炮偷走,运回麻省理工。麻省理工标志性的建筑“大圆顶”上,更是留下了前辈们的无数“花活”:把它装扮成万圣节的南瓜,把警车、消防车搬上了圆顶......




(图片来自互联网,可上下滑动)

有意思。那么,MIT的学生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群人?这所学校,到底藏着怎么样的秘密?

带着这样的好奇,我们来了。


还好,当年没被哈佛收购

来到这里,一种感觉油然而生:还好,当年没有被哈佛收购。

为什么这么说?

早在上个世纪初,因为战后经济疲软,麻省理工学院支付不起扩建校园的费用,而学生的数量又在逐年上升,所以一度陷入了财务困境,面临被哈佛大学兼并的局面。哈佛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优厚。麻省理工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共享教育资源。

这听起来很好。但是,MIT的教职工和校友们,都强烈反对。

因为他们,可能不太认同哈佛的理念。

啊?哈佛这种顶级名校,还不认同吗?

还真不认同。你看啊,哈佛的校训,是“Veritas”(真理),强调追求真理。而MIT的校训是“Mens et Manus”(手脑并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这种不一样的教育模式,可能要求它必须独立办学。最后,兼并的提议,还是被否决了。

而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今天的麻省理工,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顶尖的理工院校,拥有独步天下的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学院,培养出了无数改变世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这里,还诞生了无数创业公司。根据麻省理工学院发布的报告,校友企业家的公司,年收入近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世界第十大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而如果你身处麻省理工,想要学习哈佛的课程,也有办法。每个学期,你可以去哈佛选择你喜欢的课程学习,也能获得被麻省理工承认的学分,只不过,原则上不超过50%。

有时候,拒绝一个看似诱人的机会,坚持自己的与众不同,反而能走出一条更精彩的路。

MIT不光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也是这么期待学生的。


松弛,但鸡血

在MIT的Media Lab,我遇到了一位刘同学。

他22岁,刚读研究生,虽然年龄并不大,但你却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些特别的东西——不光是从容,还有一种饱满的,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自信和热爱。

“我在MIT学习的一个重要收获,就是找到了自己想要什么。”刘同学说。

听到这句话,我特别有感触。

过去,我们一直在被告诉“该做什么”,但却很少有人问“想做什么”。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升职加薪,这似乎就是我们追求的全部。

但是,人生或许还有别的活法。如果有天,你能够以热爱为驱动做事的话,生活大概会变个样子。

就像我遇到的另一位前阿里员工一样。这位朋友,正好在MIT读书,知道我来了波士顿,就邀请我一起吃早饭。他说,来MIT读书之后,做自己喜欢的事,整个人都变松弛了,像打了鸡血一样。

嗯?不是在大厂的状态,才更像“打鸡血”吗?

不是的。当你真的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你是能从床上弹起来的。这,才叫真打鸡血。

不过当然,当你要为活着而奋斗的时候,追求热爱就成了奢侈品。但我还是祝愿你能有一天,也可以做热爱的事情。因为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的发生,不太能用钱驱动。

比如说,科技的发展。



在Media Lab,最重要的是找到热爱

如果以钱为目标,那么一门新技术,大概很难被开发出来。

因为,对于一项科学技术来说,想要转化成产品,被人买走,产生商业价值,获得回报,往往要隔上很长一段时间。

从被发明出来,到人人手机上的应用,锂电池花了十几年,触摸屏花了几十年。无线充电技术,从提出到应用,更是花了一百多年。

如果发明触摸屏的科学家们,只想着“这玩意儿能赚钱吗”,那今天的iPhone可能就不会诞生。如果发明电子墨水屏的研究员,总想着“这东西有市场吗”,那今天的Kindle也不会问世。

那怎么办呢?关键还是,热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当你真正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时,你就不会再把它当作工作,而是会把它当作使命。

所以,你能在MIT Media Lab听到一个特别常见的问题,“你到底想做什么?”

Media Lab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为了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而成立的跨学科研究平台。虽然Media Lab被译作“媒体实验室”,但它的本意,却并非“媒体”,而是来自英文单词 medium,有“跨界”的意思。


(图片来自Media Lab官网)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MIT这样一所严谨的工程学校,怎么会去搞数字艺术、互动设计这些“不务正业”的东西?

但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个“不务正业”的实验室,开发出了一系列改变了世界的成果。

比如,著名的Scratch编程语言。它以图形为主,孩子们无需背诵代码,只需将图形拖放操作即可。到现在我才知道,这个小米同学从小就开始学习的编程语言,是从MIT出来的。又比如,家喻户晓的电子墨水屏,乐高机器人,都是出自于此。

而这天,我们还在这里看到了为可穿戴设备打造的柔性纤维研究、音乐和人神经的研究、神经元植入式脑机接口的研究……

或许,这就是科学的魅力:在商业价值之外,追求人类认知的边界。

在这里,众多大公司汇聚一堂,提供每年高达10多亿美金的预算,供研究人员自由探索创新。这些公司,仅提供经费,以便前来交流学习,看看研究成果能否应用于自身业务。

所以,当我们说“不能用钱衡量”的时候,不是说钱不重要,而是在说: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应该为那些无法立即产生经济价值,但对人类发展至关重要的事业提供土壤。

而能让这里源源不断产出新成果的原因,鼓励学生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算一个,还有一个,可能是:思想上的集体主义。


美国人,在思想上可能更集体主义

MIT的一位同学,向我们提到一件很有趣的现象。

在MIT的课堂上,华人的学生喜欢往后排坐,不怎么参加讨论。即便是这里上课有强制要求,必须举手发言,否则拿不到参与分。可即便如此,有些华人同学宁愿不要参与分。而其他国家的学生呢?就坐在前边,经常举手,参加讨论。

是他们水平更高吗?能一下子就输出很厉害的观点吗?

不是的。而且,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说明你和这些华人的同学一样,掉进了一个误区里。那就是:一定要等想好了再说。

但很多来自其他国家的同学,可能不这么觉得。没想好就说,也不要紧。因为虽然你说的不一定对,但这一句话,可能会激发集体里的另一位同学,让他产生一个厉害的观点。

有意思。我们常常说,中国人更集体主义,而美国人更个人主义,但在思维方式上,可能恰恰相反。

或许,真正的集体,不是每个人都追求完美,而是每个人都勇于贡献自己的不完美。

在MIT,学生们更在意的不是“我说得对不对”,而是“我的想法能否帮助团队前进”。这种集体智慧的碰撞,才是创造的源泉。

而只有参与创造,才能真正进步。

刘同学说,我们这里有一门课,大受欢迎,就叫做“How to make almost everything”(如何制造几乎一切东西)。


他们的吉祥物,是河狸

制造一切?好大的口气。我倒要看看,你们是怎么制造的。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要修这门课的,你要学习和掌握激光切割,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电路设计和制作,3D扫描和打印……把这些学完,好像还真的“什么都能做”。

刘同学介绍,这个实验室的特别之处在于,任课的工程院院士尼尔·格申菲尔德,凡事都愿意亲力亲为。正常情况下,学生往往是自行设计,然后交给工厂打样,但他更希望学生掌握全流程技术。他们甚至与机床厂商合作,协助更新、研发运动控制系统。


(图片来自:makerlog)

这门课体现的,就是MIT的创造精神。

同样体现MIT创造精神的,还有他们的吉祥物,河狸。


(图片来自网络)

河狸是大自然的顶级建筑师,勤恳、努力、不知疲倦。它们能够通过被咬断的树木,树枝和泥土,建造起复杂庞大的水坝,为自己提供安全的栖息地。


(图片来自网络)

选择河狸作为吉祥物,也寓意着MIT希望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们,能像河狸一样,勤恳、努力、并有着强大的创造能力。


于是,在MIT的很多实验室里,透过透明的玻璃,你都能看到学生们在设备前动手做东西。

所以,很多MIT学生的学习,就并非仅仅基于考试,而是基于项目。就像很多关于电机控制的问题,他们都是自己查阅资料,向其他研究员请教,自行设计方案。而当你亲自做东西时,内心会强烈渴望它最终能够成型,目标感十足。

这种状态,就让我很羡慕。

我是学数学出身,哪怕做过一段时间技术,也是计算机相关。这些学科,就有一个特点:没有实体。所有的试验,也都是在大脑里,纸上,电脑上进行的。很少能体验到,在物理世界中做出实体的成就感。

而这,就又带给MIT的学生们一种,理工科的浪漫。


理工科的浪漫

什么叫理工科的浪漫?

在MIT,你有可能会收到这样一种礼物:你的大脑模型。先扫描,再用3D打印技术,1:1打印出来。

有点意思。不过,打印出来又能怎么样呢?

哎,不一样。一位女同学说,当他们把我的大脑打印出来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左半边大脑比右半边大脑大一些。这感觉,很奇妙。

把大脑打印出来送你,这就是理工科的浪漫。

虽然这在很多人眼里有点“直男”,甚至有点“惊悚”,但他们乐此不疲。

类似的例子,还有:MIT特地把三十多万学生的名字,用纳米技术刻在了一个晶圆上。对,就是那个做芯片的晶圆。


(图片来自互联网)

又比如,这个杯子。

你知道,这个杯子上的复杂公式,是什么意思吗?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优秀的人应该有的模样

在接待我们的3位来自MIT的年轻中国学生身上,我看到了真正优秀的人,应该有的模样。

要知道,能考入麻省理工或者哈佛的学生,都是中国最顶尖的人才。每年,想要去这两所高校求学的中国学生数不胜数,但这两所高校,每年在中国大陆招收的学生,可能还不到10个人。

那么,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什么呢?

这首先,就是使命必达。这一点,从一路带领我们讲解的女同学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既然来带领我们参观MIT,那么就要能讲解的地方都尽量讲解。哪怕向导不断催促,说时间来不及了,但她还是说,这个地方不能错过,那个地方也要说明白。正门入口的一段话,是哪位负责人写的,这里的海报,又有什么故事……

虽然这可能只是她的兼职,甚至是帮忙,但你丝毫见不到敷衍。

还有,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刘同学说,在求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有人问他,你到底想要什么?你到底喜欢做什么?热爱什么?

幸运的是,他找到了。就是动手做出东西,就是和这些设备和机器打交道。所以,他选择本科毕业之后,继续在这里攻读合金和陶瓷材料领域的硕士学位。每天回宿舍睡一觉,睁开眼睛就立刻返回实验室,争分夺秒地投入。

他还和我们分享了另一位MIT学生的故事。他创业的项目,就是3D打印机,目前这家公司的估值,大概有50亿美金,很多航天领域的著名企业,比如NASA、Space X,在3D打印火箭发动机的时候,都会用到他们的设备。

本来,刘同学以为他只是一个到处拉投资的人,但没想到,他对技术的热情堪称痴迷。每次前来交流,都会和研究员们聊个不停。

此外,我们还见到了另外一位女同学。在她身上,我看到了目标感和强大的洞察力。

高中时期,她就在USACO(美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里,取得了全球前五的水平。并以全年级第一的水平考入了MIT,可见其智商超群。

而提到自己被录取的原因,她也很谦虚,说自己可能就是擅长考试。但实际上,她很懂得在做事之前,看清楚底层逻辑。比如,SAT考试。SAT考试由ETS负责,ETS虽然是非盈利机构,但也需要考虑成本收益,所以不会经常去更新题库。所以,她在花了一周刷完旧题之后就去考试了。

此外,作为一个20岁出头,刚刚进入CSAIL(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学生,她居然已经开始创业了。

她说,我们做出了一个比现有的Chat GPT更精简的模型。ChatGPT3.5的参数,当年足足有1750亿个,但每次训练,都需要重新把所有参数调整一遍,我们用了更高效的方法,需要几千万个参数,就能满足一些企业的需求。目前,她已经有了一些签约客户了。

太厉害了。

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我忍不住说,人工智能正在爆发前夜,你们遇到了好时代。真羡慕。



每个人的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

我知道,我知道。

“每个人的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这句话,其实很多时候,是被用来安慰现在的年轻人的。

什么意思呢?这几年,我不止遇到一位年轻人这么说,机会都被上一代人拿走了,然后老人就安慰他们,说哎呀,每个人的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

可是在MIT,我看到了这些优秀的中国年轻人充满朝气,全神贯注去做自己热爱事情的样子,一种羡慕就油然而生,所以说出了“你们真是遇到了好时代”这句话。

但没想到的是,他们居然反过来安慰我,说,每个人的时代,其实都是最好的时代。

这一方面,可能意味着,他们也同意,今天这个时代,确实是对年轻人来说是个好时代。

另一方面呢?或许,对真正愿意改变世界的人来说,无论什么时代,都是好时代吧。



这里,有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是的,改变世界。

不光是我们前边提到的Scratch编程语言。从曼哈顿计划早期的技术成果,再到微波雷达,电子邮件(E-mail)、电子表格、以太网、万维网、鼠标、可消化的胶囊机器人……

在MIT,诞生过太多能够改变世界的东西了。

不少人,倾尽一生只是在研究一个看起来很小的课题,比如某种特殊的疾病,像阿兹海默症。这可能要花上几十年才能看到研究成果,但他们依然在坚持。

或许,在MIT,创新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实现改变世界的梦想。

这就是为什么MIT的校训是“Mens et Manus”(手脑并用),为什么他们的吉祥物是河狸。

因为在这里,每个人都在用双手,把想象变成现实,把创意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真正想改变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教育

最后,和你分享一个我在MIT听到的小故事。

某天,当尼尔·格申菲尔德院士在国会听证的时候,提到自己的小型实验室遍布全球,而这对美国未来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甚至涉及国防领域。有人质疑:为什么要在教育上投入这么多?这和国家安全又有什么关系?

另一位议员拍案而起:你知道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真正的核心就是新一代的教育!

是啊。如果想改变一个国家的未来,最重要的不是GDP,也不是军事力量,而是教育。

这一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教育生态。这里的学生,不是为了分数而学习,而是真正以做出项目为乐趣。这里的课堂,不是我说你听,而是互相探讨。实验室里呢?也有很多项目,一会做材料,一会又转向了机器人,接着又去做芯片了,你可以自由选择,怎么切换。

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了什么?

有的同学,刚入大学,就致力于革新大模型技术,创业并签约客户。有的同学,要做什么就要做好,使命必达。有的同学呢?更是找到了热爱,天天像打了鸡血一样,眼里有光。

但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种永远保持好奇、热爱学习的精神。

或许,这就像这里的一所实验室名字一样:Lifelong Kindergarten(一辈子的幼儿园)。学习,不应该是痛苦的负担,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创新,不是完成任务,而是实现梦想。研究,也不是为了晋升,而是为了改变世界。

又或许,在一个好的教育制度里,孩子们应该把科学当作兴趣,而不是把科学当作赚钱的工具。教授们,能在这里赚到钱,而不是必须去外边去赚钱。发论文,也应该是自己的荣耀,而不是拿职称的工具。

因为,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不是矿产,也不是数据,而是年轻人的创造力。

而教育,就是激发这种创造力的关键。

P.S.

坐在家里,只能揣测。去到现场,才有答案。

2025年,我们会继续走在问道中国、问道全球的路上。

去年1月,我们去到了中东(沙特、阿联酋)。6月,我们去到了日本。9月,我们去到了美国、墨西哥。12月,我们去到了东南亚(越南、印尼)。

此刻,我们正在美国东岸,看文化与创新,碰撞出了什么样的火花。

然后,2月7日晚上19:00,我会在刘润视频号直播间,与你毫无保留地分享我在美国东岸的所见所闻。

欢迎你点击下方“预约”按钮,来直播间坐坐。


接下来的3月,我们还会去到新加坡。看看这个地域狭小、天然资源匮乏、人口不到600万的小岛国,是怎么在世界舞台上脱颖而出的?


6月,我们要去英国。看看“世界第一城”的美誉,究竟从何而来。


之后的8月,我们要去非洲。看看那片最狂野的土壤里,开出了什么样的花。


现在,我也想邀请你,与我同行。

一个人,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因为,一个人的成就,大不过他的梦想。一个人的梦想,大不过他的所见所闻。

如果,你也对这样的一线游学感兴趣,欢迎你加入我们。

让我们一起,行万里路,问道中国,问道全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参考资料

  1. 自然界中真正的“建筑大师”: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ar_id=531492

  1. Twenty-five ways in which MIT has transformed computing

https://news.mit.edu/2019/25-ways-mit-has-transformed-computing-0225

观点/ 刘润主笔/ 景九/ 二蔓版面/ 黄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499篇原创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