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到年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要求各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经验究竟该怎么学、如何用?近日,农民日报·中国农网采访组踏访黔贵大地,力图解悟贵州向深向实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创新推进“四在农家”建设的振兴之路。今日推出长篇报道,敬请关注。

破晓时分,贵州省安顺市与黔西南州交界处,花江峡谷大桥的巨型桥墩矗立在山谷之间,峥嵘初显。这座即将建成投用的世界第一高桥,将打通黔西南地区发展的“任督二脉”。

遥望东南,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把黔东南州40多个传统村落串珠成链。这条488公里的苗侗风情线,不仅成为展现民族文化的璀璨窗口,也为该地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动能。

时间如河,总会在历史转弯处澎湃作响。

20多年前,之江大地启动了影响深远的“千万工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千里之外的贵州遵义,面对农民群众“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热望,在乌江两岸开启“四在农家”建设活动。

20多年后,贵州提出打造“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发端于红都遵义的贵州版“千万工程”,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走上乡村振兴新的长征路。


锦绣田园。张德厚 摄

如果说万桥飞架是贵州越壑跨山的奋斗写照,那么“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就是贵州对振兴乡村路径的坚定选择。请跟随记者的脚步,沉浸式观察在“千万工程”经验的指引下,“四在农家”的内涵和外延发生哪些新变,又如何生发振兴乡村的革新伟力?

学习浙江“高位推动、分类施策”经验,处理好浙江经验与本省实际的关系,围绕“规划统筹”抓工作推进

——根据农村发展实际制定全省面上的分类指导意见,省领导联系挂帮县区,不作考核要求、不下创建指标、不搞运动式建设,建设过程为达标赛,不搞锦标赛,不垒大户、不造“盆景”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如何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要丰富内涵,全面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和2021年考察贵州时,对“四在农家”建设给予肯定,并从战略全局高度,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把脉定向。

发端于遵义市余庆县的“四在农家”,20多年后依然持续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生命力来自哪里?故事要从40年前讲起。

20世纪80年代,余庆县满溪村罗家坡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有女不嫁罗家坡,爬上山顶打哆嗦。漫山遍野干沙地,井水不够一家喝。”变化出现在十余年后,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周修平带领村民植树造林,发展红金橘、蜜橘产业,拉开了敢闯敢试、带民致富的序幕。

生活越来越有奔头,群众开始自发美化庭院,整治环境卫生,罗家坡旧貌换新颜,顺口溜变成了新民谣:“山顶松柏杉,田里稻菜瓜。山腰经果林,院内猪鸡鸭。自来水在院内流,公路修到寨门口。”

余庆县将罗家坡这一经验提炼为“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四在农家”就此点燃了农民群众创建美好家园的激情,改写着黔贵大地万余村庄的命运。

“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贵州省委书记徐麟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推动“三农”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提供强有力支撑。

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从就事论事的“治标”迈向全面系统的“治本”,背后体现的是贵州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认识论的深化和方法论的迭代。

“我们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结合贵州实际,创造性加以落实。”贵州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集智表示,“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是对城乡关系变迁规律的认知、把握和运用、实践,随着发展阶段演进和矛盾问题变化,与时俱进迭代升级建设内容。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贵州省委随即对“大力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作出新部署,并出台《贵州省“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规范(试行)》。结合本地农村发展实际,针对不同村庄类型和发展趋势,分为否定性指标、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三类,丰富完善“富、学、乐、美”的要义和要求,可谓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贵州标准”。


羊昌“花画小镇”建设带动400余户1200多人脱贫。韩德贵 摄

战略层面有方向有高度,战术层面可操作能落地,黔贵大地掀起一场“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热潮:

——围绕“富在农家”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贵州始终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坚持做好“土特产”文章,优选3个重点产业和5个优势单品大力发展。全年新培育上规入统企业115家,带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4万个、家庭农场5.9万家。全省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较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前分别增长23.1%、42.4%、13.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9%。

——围绕“学在农家”提升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实施“技能贵州”行动,累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7.75万人次。选派驻村干部3.1万人到1万余个村开展帮扶。持续改善乡村办学条件,累计选派14万名特岗教师到农村支教,每年近30万毕业生就业带动家庭增收。

——围绕“乐在农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持续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村BA”“村超”“村晚”“村T”“村歌”火爆出圈。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涌现出“合约食堂”“寨管家”“强组兴村工作队”“农村物管”等乡村治理新模式。

——围绕“美在农家”提升乡村建设水平。立足贵州特殊山形水势,因地制宜推广“黔北民居”等特色风貌。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0.8%,卫生厕所普及率72%,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55.6%,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覆盖率80%,涌现出化屋村、花茂村等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围绕“四在农家”提升组织保障水平。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强化资金统筹,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较上年同期增长超20%。强化督导检查,省农业农村厅组建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专班组开展调研督导,各市州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加强工作指导。

如今,行走在黔贵大地,“富学乐美”四图联壁,宛如一幅贵州版“千万工程”的壮美画卷。

学习浙江“人民至上、共同富裕”经验,处理好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围绕“富在农家”抓乡村产业

——坚持做好“土特产”文章,实行省领导领衔、专班化推进机制,培育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坚持就近就业和劳务输出“两条腿”走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民增收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能否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关键就在于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将农民增收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贵州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有基础、有动力、有需求。”张集智表示,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必须因地制宜,将山高水远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念好“山”字经,全力做好“特、长、优、新”四篇文章。

产业要“特”。贵州聚焦品种品质品牌,推进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市场化,2024年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增长4%左右。关岭县将关岭牛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全省重要的黄牛肉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关岭牛核心养殖和保护发展区。“关岭黄牛”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成为强县富民的“金钥匙”。

链条要“长”。贵州着力做强农业产业链,坚持“富矿”必须“精开”,夯实产业集群,全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6%。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茶岭村,以供应链思维深挖茶叶优势资源,以品牌建设为载体,以茶旅融合为突破,建立产加销研协同创新体系,通过延链补链强链不断壮大茶产业。

服务要“优”。自2022年以来,贵州连续三年组织开展激励农技人员创新创业“揭榜挂帅”行动,累计5.7万人次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243万余次,解决生产难题16万余个。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农艺师唐成林带领服务团队向群众传授天麻高质高效技术,实现每平方米产麻种6.27公斤、商品麻7.25公斤,菌材转化率达38.62%。

技术要“新”。在科技创新加持下,贵州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现了量变向质变的转型,其中既有传统产业的系统化规模化改造,也有新兴产业的生根发芽。抹茶作为贵州茶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异军突起,生产规模超1200吨,并不断向饮品、食品、药品等领域延伸拓展,实现从无到有、全国领先的突破。

“富在农家”,产业是基础,改革是关键。

贵阳贵安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村干部、村民及其他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组建股份制公司的“1+1”混合所有制组织形式和商业运营模式,发展特色产业、休闲观光、农创文旅等,探索“飞出地”和“飞入地”多种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去年以来,50个试点村共计新增发展产业项目70余个,利用衔接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20个,直接或间接带动本村村民4372人参与产业生产,发放劳务工资报酬484.72万元,逐步形成了以新型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新发展格局。

“富在农家”,不仅要从横向上考虑产业富民的全面性,还要从纵向上谋划就业增收的持续性。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务工收入占贵州农村家庭总收入40%以上,占脱贫劳动力家庭收入70%以上。近年来,贵州持续开展“春风行动”,通过加强就业服务、提供返乡出行服务并组织“点对点”劳务输出,让务工人员“输得出、稳得住、增收入”。

漫步在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探寻白墙青瓦的古朴村落,感受绿野乡间的袅袅炊烟……近年来,龙井村立足本地资源和民族特色,以“布依情味·龙井百坊”为主题,先后引进染坊、酒坊、绣坊、簸箕画坊等布依坊,不仅增加了就业机会,还丰富了乡村产业业态。


“我们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点单式文旅服务,逐步探索出一条‘村党支部领路+专业公司统筹+合作社领办+百坊广泛参与’的文旅产业市场化运作发展路子。”贵阳市委副书记黄波说。

产业兴、底线稳、收入增,“富在农家”成色十足。目前,贵州一产增加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超过10万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收入1万元以下的脱贫人口基本实现动态清零。

学习浙江“由表及里、文化铸魂”经验,处理好村兴业旺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围绕“学在农家”抓人才建设

——聚焦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提升,培育高素质农民和致富带头人,大力实施组团式帮扶,鼓励和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把发展的问题交由人来解决,在乡村的全面振兴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强化人才队伍,集聚振兴‘智’能,贵州通过聚焦人这个关键要素来破解乡村振兴中遇到的难题。”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王文虹坦言,贵州“学在农家”中的“学”字贯穿人的发展始终,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学有所得、学有所为。

——学有所教教什么?

早上10点,甩呼啦圈跳操、踩高脚马跳绳、滚铁环过单边桥……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小学因“花样课间”火爆出圈,网友评价:“这才是学生”“朝气蓬勃,少年该有的样子”。

马家寨小学是观察贵州乡村教育的窗口。近年来,贵州持续改善乡村办学条件,在全国率先实施免费中职教育,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50%,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

围绕乡村人才振兴,贵州深入推进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优质的人才资源。按照“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的原则,2024年全省培训高素质农民2.46万余人。同时,扎实开展粤黔技能培训协作,截至目前,“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培训2.21万人次。

“头雁”领学,“雁阵”齐飞。2022年以来,贵州大力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先后和6所高校开展21期2240人的“头雁”培育。通过系统培育,“头雁”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积累了人脉、拓展了资源。

党员干部能力强不强,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贵州对乡镇领导干部和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等进行轮训。利用党校平台,去年以来举办各级乡村振兴轮训651期,培训干部22万人次。

——学有所得咋体现?

去农家书屋查阅书籍、在线上平台获取学习资源、参与线下讲座和实践活动……龙里县五新村打造“学习强村”品牌,组织志愿者开展乡土文化、手工艺品、山货淘宝、视频剪辑、农副产品加工等培训班,让村民通过学习达到有真功夫、硬本事傍身,成为复合型人才。


龙里县妇联培训苗女提升刺绣技艺。资料图

“在村党支部的组织下,我参加了‘送技能下乡’免费家政服务培训,如今当上了家政服务员,每个月都有稳定收入。”安顺市经开区邵小村村民秦明英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份工作把她从山坡上的田地带进了城镇,过上了新生活。

在平塘县,退役军人江军海运用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头雁”培育的成果,在克度镇先进村关口组坚守8年,把百香果的种植从0发展至1100亩,不仅带动20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还推动平塘百香果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

贵州通过聚焦农村领军人才,培育孵化乡村管理、技能、营销人才,解决了技能谁来教、怎么教的问题,着力培育一批懂农业技术、懂农村发展规划、懂综合管理的村干部队伍和“农村职业经理人”,解决了事关村庄未来发展的大问题。

——学有所为怎么干?

“爱是通往远山的窗,我们希望青年也能做乡村的窗。”这是位于册亨县冗渡镇陂鼐古寨内的标语。册亨县打出感情、政策、服务“三张牌”,鼓励和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促成了这一场青年创业团队与乡村的“双向奔赴”。2022年以来,古寨旅游收入超200万元,当地群众稳定增收40万元以上。

持续压缩党政机关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试行科技、卫生领域引进人才“县管乡用”,乡村教师“县管校聘”……近年来,贵州聚力乡村人才后备队伍建设,完善返乡人员就业支持体系,让有志者有为,多形式为乡村注入年轻力量。

走进丹寨县卡拉“银匠村”,立刻被各种精美的银饰、鸟笼、蜡染等民族工艺品所吸引。乡村工匠王国春带领一群年轻人在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非遗技艺变致富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和易地扶贫搬迁户就业1108人,辐射带动周边500余人投身苗族银饰非遗文化发展。


丹寨县卡拉鸟笼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金饭碗”。资料图

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局长马新菊表示,通过传承发展民间工艺,培育了大量特殊的民族文化传承和乡村高技能人才。目前,全州认定乡村工匠人数712人,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5人,占全省认定人数的42%。

学习浙江“三治合一、久久为功”经验,处理好以文化人与以文兴业的关系,围绕“乐在农家”抓乡风文明

——大力推广乡村治理新模式,持续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整治,推动“村字头”群众性文体活动与乡村产业、农耕文化深度融合、火热出圈,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柴米油盐酱醋茶已成日常,琴棋歌舞诗书画正成为广大农民的“诗和远方”。新时代的共同富裕,不能局限于满足物质供给均衡,还要有精神文化生活的可得、易得,“烟火”和“诗意”均不可缺。

苗岭山麓,绿树环绕。村子里的露天篮球场,干完农活的农民,身着民族服饰的啦啦队员,人山人海的看台,排山倒海的欢呼……

“只要在现场看过一次‘村BA’,一定会被这种为热爱而拼搏的执着所感动,被村民发自内心的欢乐与幸福所感染。”贵州省政协副主席、黔东南州委书记李建表示,“村BA”“村超”等乡村体育赛事,展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世界认识和美贵州、大美黔东南提供了一扇生动的窗口。


2025年贵州“村超”开幕,演员参加“村超村晚”活动演出。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以“村BA”为代表的一众体育活动在贵州大地上拔节生长,走向全国、迈向世界,更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截至2024年底,“村超”全平台综合浏览量超过780亿次,吸引游客142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2.26亿元。

体育之外,乡村戏剧节、“村晚”等文艺活动持续赋能乡村,不仅让村民“乐在农家”,更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婚姻之本,在于两情相悦,非以财物相诱。今之世人,往往以彩礼之多少,衡量婚姻之贵贱,岂不谬哉?”日前,天柱县侗戏展演活动在杨柳村开演。铿锵有力的唱腔、专业的表演、跌宕起伏的剧情,直指“高价彩礼乱象”,现场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近年来,一场以村规民约为抓手的“治风行动”在贵州悄然兴起。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等方式,有效遏制了乡村陈规陋习。贞丰县丰茂街道纳山村,围绕人居环境、文明乡风、产业发展等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纳山十三要”村规民约。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吹遍村村寨寨。

“既要顾及客观实际,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借鉴‘千万工程’经验的基本逻辑。”黔西南州委书记陈昌旭表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文明新风“小切口”破解农村移风易俗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不断推进乡风文明落细落小、走深走实。

文明乡风遍乡野,民生保障网也在不断织密。

锦屏县格溪村,“故土新芽”乡村教育计划为12名留守儿童带来了文学与梦想的种子,也为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落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故土新芽”或将在不远的未来绽放出更多的枝芽。

临近中午,思南县万塘村的长者食堂热闹起来,老人们围桌而坐,谈天说地。“这里有三菜一汤,讲究营养搭配,对年纪大的人来说很贴心。”村民田茂娥高兴地说。按照《贵州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乡镇标准化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有率不低于60%,建成100个设施配套完善、管理规范的农村互助养老示范点。

“一老一小”有了稳妥保障,乡亲们将更多精力放在乡村治理上。前不久,龙里县蔡家院村民议事会上,村民热情高涨,道出疑问、提出建议,积极踊跃为乡村治理建言献策,村级事务从村“两委”唱“独角戏”变为干群“大合唱”。

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册亨县观音村探索家庭文明积分模式,通过家庭文明行为“加减分”切实助推基层治理提质效,让工作推得动、做得实、跑得快,让群众比起来、学起来、干起来。

积分超市“聚民心”,积分换物“促治理”。黔南州副州长杨再军表示,“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活动实施以来,农民生活方式向新转变,文明素质明显提高,推动了“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

学习浙江“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经验,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共建共享的关系,围绕“美在农家”抓乡村建设

——既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整合资金资源,推进农村改厕、改圈和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又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激发农民群众主观能动性,让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车行贵州,跨过一座桥梁,或穿越一条隧道,眼帘里常常映入一座古朴村寨,或是一片阡陌田园。乡村已历千百年,农田四季风光殊,本身就是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天然景区。截至去年10月,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共接待游客3214.3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6.89亿元——沉甸甸的数据是消费者最真切的肯定。


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北盘江大桥。高廷江 摄

美丽乡村的背后,是贵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共建山清水秀家园付出的卓绝努力。

“‘两改两治理’是我们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具体抓手,是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2024年4月以来,各地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市(州)分批遴选确定了400个试点村。”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乡村建设促进处处长王瑶介绍。

针对山区地形复杂、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贵州的“厕所革命”不断深化、不断完善,实现了从1.0到4.0进化,总结推出了“化粪池+土壤渗滤系统”“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等多种厕污共治、黑灰水协同处理技术模式,农村厕所的普及率和使用质量达到较高水平。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最关键的是要把群众发动起来,养成良好习惯。我们制发了‘两改两治理’技术指南和服务手册,用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形象生动的技术图示,让这项工作家喻户晓。”王瑶说。

“我们通过背‘厕’入户,也就是带着改厕模型到村民家里,面对面讲解改厕的意义、标准和要求,只有得到村民们认可,改厕才能成功。”龙里县龙山镇党委书记任本钊指着一套改厕模型说。

“听干部讲一遍就明白了,按照模型自己就能建,还有补助,修厕用的一些材料,村里面的厕所管护站就能买到。”来到龙山镇余下村杨亮才家,院子里新建的小院墙、小菜池、小菜园、小水池、小菜架井然有序、干净整洁,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我们参照厕所革命‘首厕过关’模式,组织开展‘首圈示范’,因地制宜选准技术模式,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发展处处长韦天鹏介绍,针对山区少数民族群众有养生猪、牛羊的习惯,省农业农村厅与贵州大学等专家研究提出了“同位发酵,生物降解”“异位发酵,集中清粪”“粪尿分离,分类发酵”“漏缝高床,水泡分解”“干湿分离,堆积发酵”“房圈分区,农牧结合”6种猪牛圈改造模式。不仅让家畜住得舒适,也让庭院整洁卫生。

随着“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美丽乡村”与“美丽经济”如何相得益彰,愈发受到关注。

先规划、后建设,是“千万工程”很重要的一条经验。贵州全面推广“一图一表一说明”经验,近3000个村庄编制了“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贵州要求各地编制村庄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有序推进,编制的规划一定要务实管用,通过规划把乡村的美丽特色风貌塑造出来。

经过几十公里的山峦起伏,进入群山环绕的世外桃源——安顺市经开区阿歪寨村。门前庭院井井有条,石头建筑高低错落,由村民老房改建而成的民宿,保留着布依族的传统风貌。

“我们根据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整治村容村貌、改造老旧危房,制定村庄建设和发展规划,帮助村民率先吃上文旅饭。”安顺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宋正钧表示,越来越多游客被乡村特色文旅项目“圈粉”,农文旅“多维融合”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

贵阳市花溪区“百庄黔陶”项目给出了另一种解法:“抱团发展,做强旅居”。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岳兵介绍,围绕“百庄千宿”,黔陶乡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整乡推进,布局产业发展核心区以及全乡茶庄、菌庄、陶庄等山庄群,实现“一庄带十宿,百庄带千宿”布局。

从全市层面来讲,黔陶乡也并非单打独斗。贵阳市副市长冉斌表示,贵阳市以党建引领、政府统筹、协会助力、群众参与为原则,打造10条乡村旅居生活带。去年暑期3个月,乌当区联通3个乡镇的“旅居生活带”就创收近4000万元。

黔山叠翠,乌江水阔。在“千万工程”经验的引领下,黔贵大地涌现的“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新浪潮,将带来怎样的“新波”,将如何重塑这片土地,令人期待。踏上山一程水一程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壮阔征途,贵州再次出发,贵州终将到达!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一民 冯克 刘久锋 王小川 张萌

监制:李竟涵 侯馨远 编辑:暴佳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