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昌江1月23日电 (记者李学山)“当我问大家知道‘爱’是什么的时候,她们脸上的神情要么是羞怯,要么是惊讶,要么是茫然。”尽管已经过去了快两年时间,但当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一级调研员、省影视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林青回忆起“黎花知音”乡村课堂第一课的情形时,当时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

位于地处霸王岭腹地生态核心区的王下乡是一个纯黎族的少数民族乡,也是海南省最为偏远的黎族乡镇。下辖4个村委会13个自然村,人口约3300人。这里曾经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文化落后而“被知名”。


“黎花里”文旅项目让王下乡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昌江宣传部供图

为帮助王下群众挖掉“穷根”,摘下“贫困帽”,同时也保护好这里的青山绿水,历届海南省委、省政府以及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县政府都对这里给予了高度关注,逐步改变了这里的落后面貌。2018年以来,王下乡更是紧紧抓住获评海南全省首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一机会,汇聚各方力量,让这个曾经不通车、不通电、不通网的深山黎寨念好“发展经”,答好“赶考卷”,开出“文旅花”,实现了美丽蝶变,最终成为海南乡村振兴的“样板间”。

说到王下乡的蝶变,不能不提到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的一句“广告语”:“木棉花开时,我在黎花里,等风又等你”。这句话的作者正是林青,过去五年间,代表海南省文联为昌江提供智力支持的林青,配合昌江进行顶层设计和策划,把整个王下乡作为“黎花里”文旅项目来打造,探索走出一条政府资金“输血”引导、市场主体“造血”运营、村民集体“满血”参与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3年,通过五年的匠心打造和精心运作,“黎花里”基本上达到了当初的目标,让本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但新的课题又摆在了林青的面前。她敏锐地观察到,随着这个深山黎乡剧烈变化,长年栖息于此的乡亲们对于自己曾经无比熟悉的家乡却产生了茫然无措和无所适从感。他们好奇而又迷茫地观看周边的变化,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参与其中,不知道该如何经营当下的生活,该如何理解自身与外界的关系,变得困惑而躁动。

“我们能感受到群众对外界的渴望、困惑和迷茫。帮助群众走出大山是我们的初衷,但不能这样不明不白地走出去,如何走得更稳、更好,这需要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王下乡•黎花里是一扇窗,我们应该再开一扇门,再通一条路。”林青说,这个时候,如何让个体与时代的发展的冲突得到一个很好的缓冲,就需要一种心理上的建设和帮助,能够让这些乡亲们能够安心地守住家园,从此守住幸福。

在苦思冥想又多方取经后,林青决定从王下乡的女性村民们入手,为她们打造一个公益课堂,并通过她们来影响家里的其他成员,因为在她看来,“女性作为一个家庭的‘稳定器’,她的变化会带动整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


林青(右三)在 “黎花知音”乡村课堂上。昌江宣传部供图

2023年3月11日,在海南省妇联、文联及昌江黎族自治县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 “黎花知音”乡村课堂公益行在王下乡启动。而作为这一公益活动的发起人,林青为这里的姐妹们讲了第一课。

当天,林青以“爱是什么、爱情是什么?幸福是什么?一起找到通往幸福的心路”为主题,在浪论村的文化广场上为乡村妇女们上了一堂精彩的电影赏析课。她通过对《交换人生》电影中的故事、家庭婚姻、女性形象及人物命运等进行分析,引领浪论村女性同胞思考爱与幸福、爱与责任、爱与独立等话题,引领她们在心灵、心理上不断成长,在人格上更加坚强、独立。

与此同时,海南省交通学校人际关系学老师刘梅英、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副教授朱俊瑛、心理学博士赵崇莲也分别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来到课堂的乡村妇女们讲解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怎样化解负面情绪、正确对待夫妻及亲子关系等内容。

“我们很喜欢这样的课程。”村民海淋上完课后开心地说:“平常在村里经常和姐妹们在一起,但是大家的感情都比较含蓄,课堂上,老师让我们牵手拥抱,让我们变得更加亲密。这两天的课程我都参加了,感悟很多,也让我们知道了以后面对困难要用爱的方式去克服。”


大榕树下的 “黎花知音”乡村课堂。昌江宣传部供图

两年来,“黎花知音”乡村课堂公益行,集结组织了一大批有爱心、有情怀、有实力的公益使者走进乡村,深入田间地头,分享思想的微光,用爱释放乡村振兴的“她”力量,关心关爱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妇女的身心健康,探索如何提升乡村妇女的生活生产技能、丰富引领向上向善的思想,通过“小课堂、大效应”为海南少数民族乡村妇女送去一份真实的温暖,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温柔踏实的力量。


“黎花知音”乡村课堂师生合影。昌江宣传部供图

截至目前,“黎花知音”公益行项目已累计开展超过120堂课,直接受益村民约3500人次,公益使者团的老师也从初始的11人新增到现在的40多人,集结到的温暖力量越来越强。而且随着这一课堂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周边市县也争相邀请林青把课堂带到那里,如今,“黎花知音”公益行的足迹已经遍及五指山、保亭、屯昌、白沙等市县的大小村庄。

在一堂名为《如何更好地经营好幸福》的课上,在共同探讨如何让夫妻关系更加和谐美好的话题时,课堂气氛热烈,一位妇女忍不住大声说:“我今晚回去就表扬老公,大声和他说‘我爱你’。”引发全场大笑,“爱”的种子也由此在她们的心田种下。

昌江文联副主席邹君说:“这些姐妹从一开始的羞涩不敢参与,到后来的积极互动、主动提问,我就觉得这个项目太有意义了。我们不仅仅教会她们跳舞,更是点燃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她们眼神中看到了真诚、幸福和快乐,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通过“黎花知音”乡村课堂公益行两年来的实践后,如今的林青更愿意把自己看作一名“文化医生”,虽然不能看病,但可以深入基层“望闻问切”,为乡村妇女及乡村家庭的问题“开方调理”。


“黎花知音”乡村课堂公益使者为村民送健康。昌江宣传部供图

她说,在“黎花知音”课堂上,公益老师们帮助村民理解乡村振兴和个人幸福的关系,帮助他们健康生活,经营幸福,树立自信,表达感谢,表达爱意,礼貌沟通。以前到县城提起王下乡,乡里很多人都抬不起头,现在,他们已经以家乡为荣。以前乡民过着“过一天是一天”的生活,现在他们已经有了社会化生产的思维,努力让生活红红火火。

七叉镇黎乡人家农家乐老板符丽萍说,几年前,她投身农家乐创业,却遭遇了不少挑战和困难,生意一度陷入低谷。但符丽萍没有气馁,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黎花知音”授课活动,成为她生活的转折点。符丽萍不断汲取知识与信心,去年,她的农家乐重新焕发生机。随着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的正式开通,游客纷至沓来,农家乐的生意蒸蒸日上,她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作为独自抚养3个孩子的单亲妈妈,王下乡浪论村村民李芳梅的性格曾经十分内向,一度封闭自己的内心。自从“黎花知音”课堂开课后,她开始与姐妹们一起学习、交流,积极融入舞蹈学习,逐渐变得开朗自信,脸上常挂着笑容。她说:“之前‘黎花知音’的每堂课我都会去,不只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更温暖了我们的心。虽然我是单亲妈妈,但是我很有信心把孩子们培养成才,然后把自己日子过得更精彩。”


“黎花知音”乡村课堂师生合影。昌江宣传部供图

而让更多农村妇女像符丽萍、李芳梅一样走出困惑、走向幸福,正是林青发起“黎花知音”乡村课堂公益行的初心。在她看来,“黎花知音”乡村课堂为乡村妇女搭建起一座分享交流的“知音”之桥,以人文艺术的正向价值引领思想,深入浅出地融合心理引导,让她们“看得见、听得懂、聊得来、学得会”,从平凡故事浸润到深刻道理,从生活小事聊到人生理想,在平常的交流中润物细无声般地赋予力量,引导乡村妇女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事业观、人生观,“久久为功”以实际行动影响、引导乡村妇女守住乡土、守住家园、守住幸福,一起寻求前行的意义和幸福的答案。

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儒茂表示,王下乡从海南最偏远最贫穷最落后的地区,通过文旅破题,实现了从“贫困乡村”到“富美乡村”的美丽蝶变,其中最令人可喜、最令人兴奋的是王下乡群众精神面貌的变化,而从王下乡蝶变发展的实践过程来看,妇女不仅是参与者,更是主力军、主心骨、领头羊。“黎花知音”乡村课堂公益行将焦点放在女性身上,关注她们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遇到的问题,契合了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意义重大。通过一系列课程和活动,助力提升乡村妇女文明素养、就业创业能力、家庭教育水平,并以此不断汇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满满“她能量”。

众所周知,在城市化大潮的影响下,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奔向城市,农村的“空心化”日趋严重,这也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比较大的挑战。但林青惊喜地发现,近年来,王下乡的常住人口不减反增,这或许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她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而在新的一年,她还希望通过“黎花知音”乡村课堂公益行的继续赋能,让更多的乡村妇女守住乡土、守住家园,守住幸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