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号,爱奇艺迷雾剧场的《漂白》空降播出。



1月22号中午,《漂白》站内热度破万。



同天晚上,《漂白》迎来超点大结局。



从播出到完结,只用了6天,流程是真的快,热度也是真的猛。

某种程度上,《漂白》创造了不少历史——

刷新了迷雾剧场的热度峰值↓



成为了迷雾剧场首个破万剧集↓



要知道,爱奇艺以往的破万剧集都在35集以上,而这部《漂白》只有14集。



凭借14集的体量,愣是在一众大制作中杀出重围。



2025年的第一部黑马剧集就这么出现了,爱奇艺迎来了开年红。

另一边,平台的用户拉新量,也在《漂白》上线后达到了近一年的新高。



一时之间,爱奇艺风光无限好。



只是,伴随着《漂白》的爆火,各种争议接踵而至,而且愈演愈烈。

点开相关广场,实时区网友纷纷在呼吁下架。



就是说,闹挺大,看这架势不好收场。



那么问题到底出现在哪了?主要有两个方面——

抄袭风波



1月20号,前南方都市报记者王猛在公众号上发文,指出热播剧《漂白》抄袭了他在2012年发表的同名深度调查报告。



从王猛控诉得知:早年他调查走访将“杨树斌案件”总结成1.5万字的深度报告,而编剧陈枰,通过洗稿将报告拓展出书,再到影视化卖出版权并担任编剧。



此事一出,不少网友在打抱不平。

当事态严重化,当事人陈枰做出了回应↓



陈枰表示,她写文是受到制片人的邀请,小说是基于她自己的走访调查,不存在抄袭。

对此,王猛当即发出了调色盘回应,罗列了小说《漂白》17处抄袭原报告的片段。



这其中还包括自己的笔误被抄走↓



戏剧性的是,那个陈枰口中邀请她的制片人出来回应了,表示是自己带着陈枰调查走访并提供人脉信息,最终被截胡创意颗粒无收,并透露他向陈枰推荐了王銮锋(王猛原名)的《漂白》。



也就是说,陈枰确实参考了那篇深度报告。

当被架在风口浪尖上,陈枰再次做出回应——强调了针对案件改编,雷同占比不足1%,不构成抄袭,并指出王猛在蹭热度。



此话一出,王猛气得又一次隔空喊话↓



陈枰再出声明↓



这一来一回,事情俨然发展成了连续剧。

现在的情况是,明眼人看出来洗稿了,但在法律层面上,很难构成抄袭,因为剧情建立在真实案件中,属于公知领域。



是的,有对应原型↓



王猛维权之路任重道远,但陈枰已然失了民心,在此次风波中,她还被网友扒出了此前的多起抄袭风波。



闹剧层出不穷。

至于《漂白》剧组的回应,强调片方已购买版权,纷争属于编剧,与自己无关。



没看错,正在努力甩锅中……

虽然看上去不道德,但撇清确实是剧组时下最好的选择。



美化犯罪分子



无论是从拍摄手法,还是剧情着墨,又或者是宣传切入点,这部《漂白》都在以罪犯为突出点,舆论风向已变得不对劲。



给反派高光,让反派出圈,其它剧也有,比如一直捆绑着宣传的《狂飙》。



当时的《狂飙》就已经引起不少人抵制了,而《漂白》更膈应的是什么呢?它是真实案件改编,人物都有原型……

某种程度上,宣发很放飞自我。

比如用来还原施暴的锅铲,能被说成时尚单品。



演员本人还在玩梗。



演员演得好没错,但太急于吃红利,导致宣传没边界,缺乏敏感度。

对了,圈里明星也在跟风。



锅铲是什么?是现实中受害人真正经历的噩梦。



放在剧中看,同样让人不寒而栗。



秒变恐怖事件。



此外,大结局的改编让不少人一头雾水。

网友:漂白变洗白。



要知道,原型就是纯纯的坏种。



恶魔不应该被赋魅,对受害者残忍是一方面,对社会影响同样不好。



影视剧的本质在文化传播,而文化传播的意义在于价值观引导。



对于这点,无论是片方还是主创人员,都应该做到风向把控和正确引导。



归根结底,犯罪不应该被娱乐化,这比抄袭侵权更重要。

从这角度来看,《漂白》被网友投诉不怨。



猎奇容易杀出重围,但也容易引火烧身。

就是说,凡事都得把握好那个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