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谷景区内的红砂岩地貌被形容为记录着亿万年地质变迁的大地指纹。图为景区景色。摄/左生一
远看,石质的“波浪”层层叠叠,有的像巨大的浪潮,有的像沙丘上的曲线。它们或在平缓的坡上徐徐下伸,或悬挂于崖壁之上。近看,是一层层红彤彤的细沙状泥土铺在地上,仿佛风一吹就要全部被刮跑。
这是2020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的陕西波浪谷景区(下称“波浪谷”)之火焰丹霞的景色。波浪谷位于陕西榆林市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镇境内。这里的地貌主要由风蚀作用形成。
波浪谷负责人告诉新京智库,这种红砂岩地貌被形容为记录着亿万年地质变迁的大地指纹,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打卡。
靖边是能源、化工大县。靖边县统计局及其他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1月-11月全县原油产量232.9万吨,虽然出现了同比下降(3.9%)现象,但仍占陕西(陕西有69个县、7个县级市及31个市辖区)的十分之一多,天然气产量也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强;聚烯烃产量同比增长4.2%,达184.0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多。
近年来,靖边试图在多元化产业发展上蹚出一条路。
“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后续优势,努力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靖边县新的经济增长点。”靖边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下称“靖边文旅广局”)副局长赵来来在2024年10月的一次汇报工作中说。
赵来来介绍,近年来,靖边县立足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旅游产业规划,深度挖掘县境旅游资源的底蕴和价值,坚持走文旅融合,转型跨越发展,促进靖边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使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助力全县经济发展。
这都是因为靖边正在下一盘文旅大棋。《靖边县文化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域旅游示范县、文化强县”。
波浪谷,靖边旅游新起点
波浪谷是靖边文旅的一张名片。
投资近3亿元建设的3D景观大桥又是波浪谷的一张名片。从正门进入波浪谷,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座长达340米的大桥,横跨在一条黄土高坡的沟壑之上。
波浪谷景区内的红砂岩地貌被形容为记录着亿万年地质变迁的大地指纹。图为景区内的3D景观大桥。摄/左生一
靖边从地形地貌上分为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南部丘陵沟壑区三个部分,三者各占靖边县总面积的约三分之一。波浪谷所在区域仍属于中部梁峁涧区。
这座3D景观大桥从外形上看是一座斜拉桥:两岸各有一个圆弧形棕色桥柱,桥柱分别向两岸倾斜,桥柱顶部两旁各有一根白色粗大的铁链向桥中间延伸呈“凹”字形悬挂起整座桥;铁链穿过桥柱又各自锚在地上,与桥柱、地面形成锐角三角形。桥头两边的桥面是棕色木质纹的铁板,中间是玻璃,往中间则变成了全玻璃桥面。
从入口往对岸行走到一定距离,桥面会发出阵阵玻璃碎裂的声音并呈现出碎裂的形状。恐高的游客则需谨慎前往:因为这座3D景观大桥的桥面高度是75米,这相当于站在27层楼高(按楼层高2.8米计算)。
据公开资料介绍,这座大桥综合运用了数字媒体技术、3D立体艺术、电子水幕、调光玻璃等创新手段,打造了碎石下坠、数字瀑布等多个体验场景。
波浪谷负责人介绍,3D景观大桥和旅游步道是自然景观与旅游设施相结合成功的代表。3D景观大桥利用先进技术打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与周围的红砂岩地貌相得益彰;旅游步道采用多种形式,既方便游客游览,又能让游客更好地更多角度地欣赏自然景观。
当然,波浪谷的景点还包括火焰丹霞、赤壁丹霞、时空隧道、地心丹霞等12处,尤以波浪式的龙洲丹霞地貌著称。在波浪谷景区内分布有世界级地貌景观7处、国家级2处、省级10处、省级以下19处。
独特的自然地貌和良好的景区经营也带来了不错的业绩。波浪谷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至2024年底,景区运营接待游客高达100万人次,收入近1亿元左右。
赵来来也承认波浪谷在靖边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波浪谷景区不仅成为我县旅游业的亮丽名片,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成为国内外游客热门打卡地,为(榆林)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统万城,游客历史探秘“打卡地”
靖边文旅,与波浪谷齐名的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下称“统万城遗址”)。
统万城遗址位于靖边县城北偏东40多公里处的红墩界镇白城则村,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后裔赫连勃勃所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民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
统万城遗址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后裔赫连勃勃所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图为遗址景色。摄/高展
统万城遗址由外廓城和内城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由东向西依次为外廊城、东城和西城。外廊城呈长方形,周长约4700米。东西城中间有一道墙分开,东城周长为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
统万城遗址负责人介绍,统万城有三个重要的历史价值:首先是魏晋南北朝至北宋时期,统万城及周边地区生活过匈奴、鲜卑、突厥、党项、粟特等民族,见证了中国北方民族大融合。其次是中国古代北方草原都市建城的典范,其特有的套城布局、独特的三合土建筑风格、完善的城防系统等都对后世建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作为鄂尔多斯高原上规模较大、等级较高、建制时间长的中心城市,统万城遗址为这一地区的人口发展、社会变革、文化传承、经济交流、环境变迁等留下了宝贵的、丰富的资料。
统万城遗址也在近年来迎来了两次高光时刻。2022年12月,统万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2023年5月,统万城遗址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统万城遗址负责人介绍,如今的统万城已经成为游客历史探秘的“打卡地”,外地领导来榆学习的“参观地”,陕甘宁蒙晋文化交流的“桥头堡”,与匈牙利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新名片”。
前述负责人还介绍,自2023年统万城景区实行常态化运营以来,根据传统节假日和主题节日,陆续开展了“悠悠统万风,浓浓中国年”“博物馆里过大年”“中秋奇妙夜”“非遗主题体验”“清爽榆林畅游季”“陕北榆林过大年”以及主题研学、团建等活动,并积极对接主流媒体宣传,提升了统万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位负责人表示,未来,统万城遗址在创建5A级旅游景区和高标准旅游目的地的进程中,将根据市场发展,计划引进和组织更多专题化、差异化、特色化的优质节庆活动。
在靖边,除了统万城遗址,还分布有新旧石器、秦明长城、秦直古道、汉唐古墓群、古城堡等历史遗迹。
赵来来介绍,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在靖边生活战斗了65天,其间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小河会议”,目前青阳岔、小河、天赐湾三处旧址保存完好。2017年,小河会议旧址被中央十四部委联合确定为全国红色旅游景区之一,成为榆林市唯一一个3A级红色旅游景区。
靖边文旅产业崛起的机遇、挑战并存
其实,“靖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部分旅游资源价值极高但是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知’的状态。”赵来来在一次榆林市文旅系统内部的汇报会上如是说,靖边不仅有大漠风光、黄土奇观、河流湖泊、草滩湿地等自然景观,也有诸多历史文化遗址。拥有众多较高观赏价值和可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数百处。
但要想开发出这么多资源也面临诸多困难。
2024年12月中旬,靖边文旅广局向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汇报的年度工作总结中(下称“汇报总结”)指出了他们文旅发展中存在的困难。比如重点领域经费缺口大。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全域旅游等重点领域工作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单位办公经费严重不足。
以统万城遗址为例,靖边县委宣传部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统万城遗址属历史文化景区,较自然风光类景区在游客体量上差距较大,加之景区开发旅游产品较少。同时,二次营销能力较弱,导致景区运营成本支出大于运营收入,景区持续运转能力较差。
再如“全域旅游发展深度、广度不够”。这份汇报总结显示,靖边景区景点大部分处于粗放管理运营状态,普遍存在服务设施不健全、管理服务不到位、服务质量偏低、“吃住行游娱购”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面对困难,各方也都在想招应对。
波浪谷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从四个方面提升景区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比如技术应用创新方面,计划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如智能讲解系统、智能导览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等,提高景区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的需求和行为,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
“还要进一步优化游客接待服务细节。”波浪谷负责人说,他们将更加注重对游客的服务细节,包括在景区内设置更多的便民设施,如免费休息点、充电设施等;加强对特殊游客群体的服务,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提供相应的便利设施和服务。
统万城遗址则是计划从设立专职机构、加强景区营销和最大程度开放展示遗址本体三个方面做好未来发展工作。
以景区营销为例,统万城负责人介绍,他们将研发景区文创产品,打造统万城文化品牌符号,建设统万城民族融合小镇,打造集“吃住行游娱购”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并充分运用沉浸式体验、5G、人工智能等手段进一步增强景区体验感,同时,加大周边省市、北上广深等潜在客源地营销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加游客体量,全方位提升旅游综合收入。
对靖边县来说,赵来来表示,他们今后将以创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双国家5A级景区”为契机,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坚持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不动摇,努力将靖边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具体来说,靖边提出了“1258”的文旅发展基本工作思路,即1个建设:建设文化旅游胜地;2个创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文化强县。5个健全: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健全文物保护管理利用体系、健全广播电视覆盖体系、健全旅游综合管理服务体系;8做:做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做强旅游产业,做细文遗保护,做活文化传承,做广信号覆盖,做好人才培养,做深融合发展,做常交流合作。
而这些都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十四五”末靖边的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旅游+”各项工作有力推进,智慧旅游普遍应用,旅游产业增加值在“十三五”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文/左生一 编辑/柯锐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