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记者 胡毓菁 李浛芃

“周伯伯,您来啦!今天的青菜可新鲜了,给您称上一斤?”昨天,姑苏区劳动路的月泊湾·壹号菜市场,63岁的市民周志刚笃悠悠地走进来,菜摊老板就向他热情招呼起来。周志刚是沧浪街道万年社区的居民,对于家门口这个全新改造的菜场,他觉得十分满意。“环境干净整洁,蔬菜品种丰富,最主要的是菜场里还有座椅,走累了可以歇一歇,对我们老年人很友好。”

逛菜场是很多老年人的每日“功课”,如何让老年人“菜篮子”拎出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姑苏区从农贸市场适老化改造这一小切口入手,螺蛳壳里做道场,在设施升级、服务优化、政策支持等方面下足“绣花功夫”。更多“有温度”的适老化服务,让农贸市场成为老年友好的“幸福市集”。

硬件设施“老”好用

小细节里拉满人情味

上月底,月泊湾·壹号菜市场正式开门纳客。据菜市场项目负责人许龙介绍,改造初期,该菜场就紧紧围绕周边居民特点,尤其是考虑到来菜场的老年居民占比约60%的情况,全力打造“老年友好”农贸市场。

走进菜场,宽敞平坦的通道实现了无障碍通行,无论是步履蹒跚的老人,还是行动不太方便的人士,都能在这里轻松穿梭,顺畅地选购商品。在菜场内部,摊位整齐排列,涵盖蔬菜、水产、肉类、蛋品等品类,满足居民日常采购需求。这里的商户拥有多年从业经验,货源渠道优势明显,能在价格端给予最大优惠,让老年居民买到实惠又新鲜的食材。

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多关怀,该菜场特别设立了爱心助老服务站。站内不仅提供轮椅等免费服务设施,还会给老年人提供一些食补建议,从饮食健康角度为老年人的生活保驾护航。菜场还计划联合周边街道、社区,在市场内部开辟专门区域,用于开展老年人活动和社区交流,致力于将这里打造成邻里社交中心,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姑苏区着眼农贸市场这一自带“流量”的生活场景,通过服务设施的“微更新”“微改造”,将“适老化”融入购物环境,打造老年友好农贸市场。在硬件改造和设施配套上,创新打造“老年人服务室”,并根据老年人需求,提供手机充电、血压仪、放大镜、便民药箱等,增设了AED设备、一键呼叫等“救命神器”,让老年人“菜篮子满满、心窝子暖暖”。

软件服务“老”灵格

小巧思里升腾烟火气

“代烧菜”服务点是月泊湾·壹号菜市场当仁不让的“网红”摊位,不仅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更吸引了不少“马大嫂”尝鲜。家住银桥新村的李阿姨是“代烧菜”店主的忠实“粉丝”。提到这一创新服务,李阿姨说:“我自己不会烧,老伴嫌麻烦,这个‘代烧菜’方便又卫生,味道好,价格也实惠。”

在姑苏区,代买、代烧、代送等一系列为老服务,正在菜场里生根发芽,农贸市场为老服务迎来全面“上新”。中午时分,记者在月泊湾·壹号菜市场看到,共享空间里不少老年人在“代烧菜”服务点下单点菜后,就直接在菜场的共享空间里“堂食”起来。刘爷爷和夏奶奶带着两个小孙女来这里吃午饭。青菜、番茄炒蛋、红烧杂鱼等三道现炒热菜让他们吃得津津有味。“小朋友幼儿园放假后就住在我们家里来了。这几天我们每天来这里享受便利的代炒菜服务,方便又好吃。”

打造老年友好农贸市场,提升“颜值”是基础,引入一系列真能用、真有用、真好用的为老服务才是核心。姑苏区紧扣老年人高频需求,强化资源统筹利用,将老年友好同全龄友好深度融合,持续丰富创新为老服务内涵。不少菜场设置“帮一帮”热线,雨伞借用、整钞换零、代叫网约车等服务。一些有条件的农贸市场,还增设餐饮代加工服务,提供轮椅助行无障碍服务,举办修鞋、理发等便民活动。农贸市场变为最生动、最鲜活的为老服务“博览会”,让传统菜场升起热闹烟火气。

业态升级“老”好逛

小菜场里幸福感爆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让老年友好农贸市场的人情味更足、烟火气更旺,姑苏区去年制定《老年友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方案》,坚持“小而美、惠而实”的原则,对姑苏区所有的农贸市场进行适老化改造提升,聚力打造让老年人幸福感“爆棚”的农贸市场。

《方案》明确了各个农贸市场在硬件改造、设施配套、适老服务、氛围营造等4个方面的工作重点,详细规划了试点建设、服务升级、推广建设等3个阶段的目标任务,为打造老年友好型社会加足马力。目前,全区31家农贸市场均已完成基础改造,其中沧浪街道月泊湾·壹号菜市场、虎丘街道新民桥市场、吴门桥街道南环市场、吴门桥街道友新综合市场4家市场已完成示范型老年友好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部分农贸市场除了主体部分,还增设市集、广场等功能区,引入传统苏味、潮流美食、休闲娱乐等业态,让老菜场绽放出新活力。

“福气之城”的“幸福密码”由无数个和农贸市场一样接地气、冒热气、有人气的生活场景组成。姑苏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发力,以打造更多示范型老年友好农贸市场为契机,稳步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