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上海社联2024年度论文发布会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行。“2024年度论文”评选活动由上海社联、《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复旦大学国家智能评价与治理实验基地三家单位共同组织开展,对2024年度(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发表于国内中文学术期刊的原创性学术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推介,经过多轮遴选,最终产生以下10篇具有高度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论文:
1. 《论唯物史观在历史科学中的具体化实行》,载《社会科学》2024年第10期,作者:吴晓明(复旦大学)
2.《无形经济:一个值得深究的经济哲学问题》,载《哲学研究》2024年第1期,作者:张雄(上海财经大学)
3.《中国美学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载《学术月刊》2024年第1期,作者:王振复(复旦大学)
4.《贸易政策冲击下的跨国供应链断裂与重构研究》,载《经济研究》2024年第8期,作者:丁浩员 董文娟 余心玎(上海财经大学)
5.《制度环境如何影响技术创新——以技术周期为视角的考察》,载《探索与争鸣》2024年第7期,作者:陈玮 耿曙(上海交通大学)
6.《我国私密信息保护模式的再造》,载《中外法学》2024年第2期,作者:杨显滨(华东政法大学)
7.《全媒时代的文艺批评》,载《社会科学》2024年第10期,作者:汪涌豪(复旦大学)
8.《西方历史书写需要一场认知革命》,载《历史研究》2024年第4期,作者:陈恒(上海师范大学)
9.《显性断裂与隐性承袭:从代际共育看家庭伦理的现代化》,载《社会》2024年第2期,作者:纪莺莺 阮文雅(上海大学)
10.《政党与国家的相互塑造——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与国家发展的一项政治学分析》,载《政治学研究》2024年第2期,作者:张树平(上海社会科学院)
会上,年度论文作者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和论文内容进行了交流发言。这些研究中有对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思考,也有对当下理论热点的回应,大到宏观层面的国家战略,小到微观层面与人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无形经济是否意味着物质第一性原理已经过时
复旦大学中文系王振复教授的论文试图阐明中国美学独特的范畴体系,在理论建构上为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作贡献。他坦言,这一学术难题曾经困惑他许多年。在他看来,对中国美学研究来说,既要做到“学无中西”扩大视野,又要坚守“学有中西”的本土化研究立场。在学理上努力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实证和理念的统一。
上海财经大学哲学系张雄教授探讨了对数字智能化时代下无形经济崛起的哲学反思。在他看来,当前经济发展的底板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传统的物质资源拉动,转变为精神和物质资源双向拉动,经济活动离传统的物质经济愈来愈远,离创意经济、意识经济、视觉经济愈来愈近。“无形经济是否意味着我们哲学的物质第一性原则原理已经过时?意识能动性在今天发展到什么状态?”张雄认为,无形经济导致了在经济学和哲学领域的一系列根本概念的变化,有必深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予以回应。
西方历史书写需要一场认知革命
上海师范大学陈恒教授的思考源于他对当代世界史书写的一种忧虑。“工业社会以后,我们的历史话语权逐渐旁落,我们今天又面临再一次的转型,尤其是在AI时代,如果不好好处理这件事,有可能在这一轮竞争当中又失去了历史话语权。”在他看来,西方历史书写需要一场认知革命,不以一种中心取代另一种中心,不再被细化的学科所决定,也不再被民族国家所约束。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文明交往、互鉴、互融,学术才能真正繁荣。
上海社科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树平结合他对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思考,阐释了中国政治家和中国政治学的责任问题。“在这‘两个责任’的架构下,所有学术研究的作品应当是有其使命感。学术研究应当研究真问题、回应真问题,要有感而发,写一些不得不写、必须回答的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杨显滨教授探讨了“我国私密信息保护模式的再造”,试图回应当下数字社会面临的法律问题和挑战。他提出,在人格要素商业化理论和实践同步发展的当下,应对现有保护模式进行反思,建立人格利益与财产利益二分的新型私密信息保护模式。
社会学要更多地面向人、理解人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纪莺莺教授聚焦的是“代际共育”问题,这在中国已经成为非常显著且重要的社会事实。她试图讨论两代人在同居共育的过程中,怎么去实现彼此体谅和包容。“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学如何面向公众去讲话,而不仅仅是纯粹学术的讨论,这个层面非常重要。社会学要更多地面向人、理解人,回应这个时代所提出的那些公共的挑战。”她说。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陈玮是一位“85后”学者。她的研究始于这样的思考,即中国国有和民营混合的多元制度,在当前产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下,能否支持未来全面的技术创新?她谈到,“社会科学的研究始终还是要关注当下社会的重要需求。当中国渐渐地追赶上了很多西方国家,我们会产生一些用西方的理论没有办法解释和解决的问题。这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很多丰富的素材。”
跨界研究的探索本身也是在打破对西方科学的迷信
对现实问题的理论关照往往需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事实上,许多年度论文作者也都在进行跨学科的研究。
“现在很多创新都和跨界有关系,在学科的碰撞磨合当中会产生新的观点、新的学术创新。”上海市社联主席王战表示,跨界研究的探索本身也是在打破对西方科学的迷信,与西方科学的碎片化趋势相比,中国文化本身讲的就是相互联系。“中国的学者要有文化自信,不能一谈论文就条件反射地拿西方的政治学、西方的经济学来解释,要建立我们自己的理论。”
本届年度论文评委、复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陈思和在介绍评选机制时也谈到,所谓自主知识体系最关键的核心是研究对象是不是中国原创的,重点是关注中国自身的各个领域,在现实发展当中的哪些问题是最迫切需要的。
据悉,与大多数评奖活动不同的是,年度论文评选无需作者自行申报,而是依托各学科权威专家、学术期刊主编、资深学术编辑等专业力量,开展多轮遴选评审。此次论文评选也开创性地使用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作为辅助工具。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表示,年度论文评选坚持质量作为唯一的标准,避免“以刊选文”。在以论文质量为第一标准的情况下,适当兼顾老中青,尤其希望能助力青年学者的成长。“今年推选的10篇年度论文,有四篇论文出自‘80后’青年学者。在‘破五唯’的背景下,年度论文评选对学术评价机制也是一种创新和尝试,可以为上海更多的青年学者提供一个成长和展示的舞台。”
“年度论文”评选活动是上海社联的一项学术品牌活动,自201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二届。活动通过对上一年度上海学者发表于国内学术期刊、引起学界高度关注的重要原创性研究成果作出推介,引领学科建设和学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