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时期,秦基伟将军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第15军军长,赴朝作战。提到第15军,我们立刻就会想到上甘岭战役,因为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主力部队,正是第15军。
秦基伟晚年曾写有一本《秦基伟回忆录》,在回忆录里,秦基伟真实记录了自己光辉而传奇的革命斗争生涯,书中对于包括上甘岭战役在内的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战役,都有客观真实的记录。
在这本回忆录里,秦基伟还特别记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期间的一件小事。在赴朝鲜作战期间,在一次战斗中,有一个志愿军战士缴获了一件美军的皮夹克,恰巧被秦基伟看到了。
秦基伟看到这件皮夹克上缝有好几个口袋,而当时秦基伟正发愁衣服上口袋不多,装不下钢笔、火柴、笔记本等这类小东西,于是便主动将这件皮夹克要过来穿在自己身上了。
谁知到了第二天,当秦基伟穿着这件皮夹克去开会的时候,他就忽然收到了文工团一位女团员递来的一张纸条子,上面义正词严写着:“一切缴获要归公,请军长把皮夹克脱下来,给我们演戏用。”
秦基伟看了这纸条,略一思索,便微笑着把纸条放在一旁,继续开会。秦基伟心里想,我只是穿了一件缴获的皮夹克,又不是什么贪污浪费,至于这样吗?
这样想着,秦基伟第二天开会的时候,仍然照常穿着这件皮夹克,继续开会,谁知在开会的时候,秦基伟又收到了一张纸条子。
这一次,纸条子上的语气更激烈了,近乎是命令一般:“军长,请尊重群众的意见,把皮夹克脱下来!”
这一次,秦基伟没有一笑置之,他手里拿着纸条,紧锁着眉头,仿佛那张纸条有千斤重,尤其是当他看到“群众”二字的时候。
秦基伟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即使只是一件皮夹克,也不能自己随意就占为己有。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秦基伟在会后立即脱下了这件皮夹克,派人立刻给文工团的同志们送去了。
这件小事后来辗转传到了远在台湾的蒋介石次子蒋纬国的耳中,蒋纬国为此感慨万千,认为像秦基伟将军这样的人,居然连一件缴获的美军皮夹克都保不住,由此可见,人民军队作风是多么优良啊,这才是解放军战士能战胜一切强敌的原因。
为何这件小事,会让蒋纬国如此感叹呢?这是因为蒋纬国由此联想到自己在25岁那年,在火车上,被一位国军少将强行换走一把崭新的银色勃朗宁配枪的往事。
这个少将不好惹
东吴大学毕业之后,蒋纬国只身前往德国柏林大学读书,后加入德国第98山岳步兵团,其后不久,进入德国慕尼黑军校接受军官训练。
1939年,蒋纬国在美国陆军航空队、陆军装甲兵训练中心,都先后接受过系统训练,直到1940年,蒋纬国才学成回国。
蒋纬国回国之后,蒋介石把蒋纬国交给了军政部长何应钦安排职务。
圆滑世故的何应钦将蒋纬国安排进入胡宗南的第34军,职务是少尉排长。何应钦知道,当时胡宗南的部队驻守在西安,军队实力雄厚,战事又少,自然于蒋纬国最是合适。
进入到胡宗南的部队两个月之后,蒋纬国升任少尉连长,跟随部队驻守在潼关。
有一天,蒋纬国接到胡宗南的电话,请他去商量要事。接到电话之后,蒋纬国很快就动身出发了。
这一天,身着上尉制服的蒋纬国,看起来气宇轩昂,威风凛凛。蒋纬国收拾妥当之后,还特意买了一张上铺的位置,因为他担心下铺不干净,或者会有臭虫蟑螂。
当蒋纬国以一个国军普通上尉的身份进入车厢之后,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蒋纬国见下铺空着没人,他心想,或许这个下铺暂时没人买票,于是便顺势在下铺坐了下来,打算喝口水稍事休息之后,再回到自己的上铺去。
谁知蒋纬国刚一坐下,就看到一个身着少将制服的人,朝着他神色倨傲地走了过来,眼睛却直直盯着坐在下铺的蒋纬国。
一见到对方军衔比自己高,蒋纬国二话不说,立即站起身来,对着少将,规规矩矩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蒋纬国在德国留学期间,曾经受到过专门的军容礼仪训练,因此,见到长官,他从不会因为自己是蒋介石的次子,就享受特殊待遇,更何况,眼前这位国军少将,明显是不认识他的。
见到蒋纬国向自己敬礼,这少将把头更加高高的昂起,眼睛完全是俯视一般向蒋纬国微微点一下头,然后用倨傲的语气对着蒋纬国不满地说道:“这个下铺是我的位置,你坐在我的位置上了。”
蒋纬国听罢,连忙站起身来,道歉道:“对不起,我这就上去。”
说完这话,蒋纬国很是熟练地轻轻撩起上衣,手脚麻利地很快就跃到了上铺。
少将强行交换配枪
就在蒋纬国起身撩衣的时候,眼尖的少将一下子就看到了别在蒋纬国腰间的一把崭新的银色勃朗宁HP35手枪,少将不觉眼前一亮,因为他也有一把勃朗宁手枪,但是早已是老旧不堪了,最重要的是,这一把勃朗宁手枪,还是最新型号的,在国内很少见。
思量到此,少将马上就心里不平衡起来,一个小小的上尉,居然身上还有这么一把崭新且稀有的勃朗宁手枪,再低头看看自己腰间的那一把老旧不堪的勃朗宁,少将越发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于是,他对着上铺的蒋纬国指了指腰间配枪,询问道:“小兄弟,你这枪是从哪里来的?”
“我父亲送给我的。”蒋纬国一边答着话儿,一面就主动从腰间取出配枪,还细心地退掉了子弹,放入子弹夹里,这才把枪递给少将把玩。
少将拿着这把崭新的勃朗宁手枪,仔细端详,又在手里反复摩挲,爱不释手,口内啧啧称赞道:“这枪真不错啊!”
此时,一个想法已经悄悄在少将的心里产生了,那就是把这把枪据为己有。
“我跟你换一把枪怎么样?”
少将突然问道,蒋纬国不觉愣了一下,然而,他很快就听出了少将的话外之音。
少将看似是询问的语气里,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强烈的不容拒绝的意思。也就是说,今天这枪他是换定了,非换不可。
明白过来的蒋纬国,把退回子弹的弹夹也一并送给了少将,然后,换来了少将的那把老旧的勃朗宁手枪。
把这把崭新的勃朗宁手枪别在腰间,少将满心欢喜地在枪托上摩挲了一番,这才心满意足地往下铺一躺,呼呼睡起大觉来了,再也不和上铺的蒋纬国说一句话。
在少将看来,上级长官要拿走下级的东西,那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他在心里甚至觉得,这个年轻人最好的做法应该是还不等他开口,就早早乖乖给自己送上这把勃朗宁手枪,那才是最为正确的做法。
换走了手枪,在蒋纬国看来,其实也没什么,蒋纬国甚至觉得这把枪在少将手里,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呢,而在自己手里,更多只是用作防身之用。
抱着这样的想法,在蒋纬国的心里,倒也并无愠怒之意。
少将下跪请罪
一夜无话。等火车到达西安站的时候,蒋纬国注意到这少将竟然和他同时下车了,最重要的是,蒋纬国刚下车,就看到了来站台接他的胡宗南的副官熊向晖,少将也看到了,于是立刻抢在他前面,满脸奉承之色地笑着向熊向晖问好,又询问道:“您是来接什么人吗?”
熊向晖自然是不知道发生在车上的事情,他礼貌性地和少将笑着打了招呼之后,就把目光看向少将身后的蒋纬国,然后说道:“我是来接蒋纬国上尉的。”
“他在哪?”
“就在你身后。”
说完这话,熊向晖就和蒋纬国一道匆匆离开了车站,留下少将一人独自在车站的风口里凌乱。
只见少将呆呆愣在原地,脸色煞白地一动不动。
这天中午时分,当蒋纬国正和胡宗南在谈话的时候,熊向晖匆匆进来报告道,有一个少将正跪在大门外,请求见蒋纬国上尉一面。
胡宗南一听,不明就里,熊向晖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有蒋纬国心里跟明镜似的,他微笑着站起身来,就走到门外去。
果然一眼就看到在火车上偶遇的那个国军少将,此刻他满脸惭愧地跪在尘埃里。
蒋纬国一见这情景,就连忙起身要将少将扶起来,少将却怎么也不肯起来,口内一直忏悔道:“卑职有眼无珠,冒犯了二公子,请二公子恕罪。”
此时,胡宗南和熊向晖站在一旁,满脸疑惑。待蒋纬国将火车上的事复述一遍之后,才恍然大悟。
“这把崭新的勃朗宁,谁见了都会喜欢,我就送给你了。”蒋纬国一面说着话,一面再次把少将扶了起来,少将却怎么也不敢要这手枪,连忙取出勃朗宁手枪,恭恭敬敬送到蒋纬国手里,说什么也不肯要。
“那不行,以后见了老太爷,我怎么说?”
晚年的蒋纬国回忆道,后来的结果是,他把枪还给我,我也把枪还给他。
少将忐忑不安地离开之后,熊向晖特意向蒋纬国解释道,这人上过战场打过鬼子,就是性格比较张狂,希望蒋纬国上尉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蒋纬国听罢,笑着说道:“熊副官,你可太小看我了,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我绝对不会告诉任何人的!”
蒋纬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即使到了晚年,蒋纬国在自己的口述自传里,再次提及这件往事,也始终没有说出这位少将到底是谁。
身为蒋介石的次子,又是日裔养子,很多人或许会主观认定蒋介石对蒋纬国的关爱有所欠缺,所以才导致他行事如此隐忍内敛,其实并非如此。
蒋介石对蒋纬国的关爱甚至比蒋经国还更深厚。蒋纬国小的时候,蒋介石带着他爬山,接送他去培本幼稚园,教他读书打拳,样样不落,一口一个“囡囡”叫得极为亲昵,且在蒋介石的日记里,一再表露对蒋纬国的舐犊之情。
“吾游此山之第一次,即我祖父领我前往,跳跃放浪,无异今日之纬儿。”
“纬儿顽皮,禁闭少许,事后甚怜之。”
“甚想纬儿,恨不能与其同行耳。此儿慧眼逼人,年长尤觉亲亲可爱也。”
蒋纬国东吴大学毕业之后,蒋介石又先后送他去德国和美国深造,回国后又被安排进入胡宗南的军队,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跻身中将之列。
可以说,蒋介石对于蒋纬国的关怀和爱护,一点不比蒋经国少。
不过,蒋纬国为人性格随和,宽容大度。类似火车上被强行交换配枪这样的遭遇不公之事,蒋纬国遇到不止一次,他都无一例外选择了沉默,一方面是出于对父亲名誉的维护,一方面也是他为人宽厚大度。
而蒋纬国从自己遭遇的不愉快事件中,却也看到了国民党的诸多流弊,主要体现在,一是军队内部纪律涣散,腐败严重;二是以军衔压人,等级观念严重;三是对个人权力盲目崇拜。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蒋纬国听说了秦基伟的皮夹克事件之后,内心受到触动,因此大发感慨的重要原因。
结语
我们从蒋纬国在火车上被强行交换配枪的风波中,看到了蒋纬国谦和有礼、宽容大度的鲜活形象。
这些优秀的品质,在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只有永远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