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昊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为代表的网络化、智能化数字技术的出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着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变革。思政教育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宏观教育情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数字化转型变革已成必然趋势。大学生作为思政教育的直接受众,数字技术的发展也正在对其思想、行为、观念、价值认同等进行着全方位、多层次形塑,自身数字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思政教育改革的效果。因此,高校应重视思政教育融合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全面提升大学生数字认知、数字交互、数字学习和数字教育能力。
完善顶层规划,强化主体数字认知
高校领导班子应发挥领导带头作用,重视思政融合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全面推进数字素养教育。党委书记为核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阵地,组织部、宣传部、信息处、后勤保障、教工部、学工部、财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与管理主体,要共同参与到思政融合大学生数字素养培育工作部署规划中。依托事前调研、事中商议、事后优化等流程,共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数字素养教育方案与实施办法,确保学生数字素养与“数字思政”发展要求相适应;确保数字宣传到位、数字教育精准、数字安全保障落实、数字化硬软件设备支撑、数字化主体队伍优化,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顶层规划、队伍建设、资源保障与数字思政的转型要求、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建设目标相适应。
高校应制定相应的评价与考核机制,保障思政融合大学生数字素养培养工作有序推进。将高校实际参与相关工作的管理人员、教学主体、实践指导教师等的数字素养培养实效纳入考核评估范畴,与评优评奖、职位晋升相挂钩,从而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做优课程育人,强化主体数字教育
高校思政教师应注重结合思政课程特点进行针对性数字素养相关内容渗透。例如,在讲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过程中,将数字技术出现后伴随的生产力(劳动工具数字化、劳动机会多元化)、生产关系(物质劳动与非物质劳动间的边界模糊)、生产方式(网络化、数字化、效率化)等方面的新变化渗透其中,引导学生对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形成更为全面理性的认知。同时,思政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唯物辩证法、一分为二地科学看待数字技术的价值赋能,学会更为理性地判别虚拟环境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可信度。
高校应在课程思政中开展数字素养培育,结合专业特色巧妙融合数字素养相关的知识、能力、技能等。例如,在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学科竞赛的方式,引导学生不断提升数字获取、数据分析、程序设计、作品开发、信息再造能力。同时,教师还可采用案例讨论、小组合作、观点辩论等手段,增强学生数字使用安全意识、数字行为责任意识。
创新育人手段,强化数字学习
高校思政教师应主动应用多元化的数字化教学场景。高校思政教学工作中可充分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开发虚拟仿真项目以及教学场景,为学生营造沉浸式的深度学习场域,为学生进行数字学习、数字交流提供更为泛在化的育人环境。高校思政教师应主动应用数字技术,在完成对传统教学资源数字化转化的基础上,优化学生数字学习体验。同时,高校思政教师还可通过外部资源引入、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手段,建立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共育,以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供给优化全面提升思政教育实效。
高校思政教师应注重在日常思政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字交互空间,为学生依托数字平台开展在线交流、话题讨论、知识分享等提供便利,驱动学生正确融入网络生活。例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校园官网、贴吧、短视频账号等定期发布思政教学的相关话题,包括时事政治、舆情热点、创新创业、心理健康、职业规划、传统文化、政治局势等,逐渐引导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避免非理性认知以及盲目跟风转载。同时,应用物联网技术、智能学情分析系统等数字技术,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友、心理、政治立场、价值观念,通过在线互动、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进一步提升学生政治素养与数字素养。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