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之间,一条条新建的道路连接大山内外,一排排富有壮族苗族特色的新房,安住着万千群众,一所所现代化的校园,书声琅琅,孩童穿梭,相映成趣;一座座设施齐备的崭新医院,为广大民族地区群众解除病痛……今天,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记录着文山各族群众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轨迹。


文山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在这里,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汉、壮、苗、彝、瑶、回、傣、白、布依、蒙古、仡佬等11个民族亲如一家、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谋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山州委、州政府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密结合文山实际,以建设和谐稳定繁荣边疆为目标,突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和民生改善,繁荣民族文化,维护民族团结等重点任务,创新做好各项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了新发展。

同心·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平远片区是文山州的西大门,以砚山县平远镇为中心,包括文山市红甸回族乡和砚山县阿舍彝族乡、稼依镇共4个乡镇,国土面积11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0万人,回族、壮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三分之二以上,一直以来,各族群众在此交往交流交融。


平远片区是全省民族宗教工作重点片区之一,曾经多种社会治理问题交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滞后。“做好党的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建设、发展好平远意义重大,事关长远。”州委领导表示。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文山州掀开了平远工作的新篇章。以重点工作一线推、难点工作专班抓的方式,从全州抽调熟悉民族宗教政策、熟悉平远片区情况的干部组建中共文山州委民族团结工作队,仅用45天就走访群众2500余人次,群众自发送上“民族团结之福”的感谢锦旗。

2022年3月,文山州谋势而动、顺势而为,将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启动平远片区“三区”建设。


按照打造全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招牌、一面旗帜、一个亮点的标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目标,积极实施团结进步“十百千万”工程项目6个、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工程建设项目3个,投入1.52亿元推进平远镇、稼依镇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打造“民族团结看平远”工作品牌,推出民族团结“贷、保、杯、游、共同富”等矩阵产品,办理“民族团结贷”399笔5931万元,“民族团结保”5616户56.16万元。举办民族团结幸福路开街仪式、文山州首届民族团结杯篮球比赛、平远片区“石榴红”系列活动之首届春耕节(红甸)、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题文化活动暨丰收节等“石榴红”活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事馆,开展“民族团结大讲坛”3期,平远片区“石榴红”系列活动品牌初步树立。

同行·携手发展成为民族团结基石

马关县小坝子镇半坡行政村大梁子村小组地处中越边境,与越南仅一河之隔。

清晨,大雾仍未散去,大梁子村小组副组长陶兴荣已经来到离家不远的砂仁地里,采摘成熟的砂仁。“这片砂仁今年第5年了,已经采了好几天,我们大梁子村林地多,很适合种植砂仁,砂仁前景广阔,适合发展。”陶兴荣说,大梁子村依托丰富的生态林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种植砂仁,不仅保持了生态平衡,还帮助村民走出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新路子。现在全村种植砂仁1180亩,2023年产量35吨,产值120万元左右。

大梁子村的变化,是文山州打造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文山州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加快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答题”,不断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持续提升边民幸福感。

对三个边境县群众增收、边民务工、医疗卫生、教育、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按照三年建设、两年巩固以及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巩固提升工作要求,指导三个边境县谋划巩固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围绕6个方面22项指标要求,投资1.22亿元,谋划边境幸福村巩固提升项目69个。


同时,抓实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工程,争取资金660万元实施民族村寨旅游提升示范村22个,提升旅游设施172件,旅游从业人员近千人,接待旅游人员19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97万元,制定《文山州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工程工作机制》,定期调度各县(市)工作推进情况,着力打造民族特色村寨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和民族特色村寨旅游融合发展示范点。实施“幸福花开”工程,制定《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现代化实施“幸福花开”工程工作重点任务分解清单(2024—2025年)》,争取各类资金7949.6万元,用于实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民族村寨旅游提升、民族文化等项目,促进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实施共同富裕。

同享·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

在广南县莲城镇圆梦社区,崭新的居民楼,配套的学校、社区医院、生活超市,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和政府贴心的就业扶持,让居民杨进忍少了后顾之忧,多了创业干劲。既安居又乐业,同样是搬迁户的“95后”苗族姑娘罗艳则搞起了直播带货,一场直播能卖出20多套苗族服饰。“各民族共居一起,一点不生分,逢年过节,大家互相拜节,和气得很。”罗艳说。

得益于经济发展,文山州建成广南县圆梦社区、马关县南山社区等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有效推动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大交融格局。


近年来,文山州把城市民族工作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战略性任务,在各民族可持续发展、流动人口协作机制、示范社区创建联盟等方面扎实推进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创建各民族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智慧城市。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妥善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住房、落户、就业、入学、医保等困难问题,确保少数民族群众留得下、融得进、能致富。值得一提的是,文山州在各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加强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投入35万元在文山市建设各民族互嵌式社区1个,在砚山县建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试点一个,谋划申报2025年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类项目3个。同时,组织22名文山学子参加了云南省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团结进步同心营”2024年活动;组织开展“石榴籽一家亲”“少年寻”“山海情”各族青少年研学交流活动11期,522名各民族优秀学生、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到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延安以及州内边境地区和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学交流活动。

如今,文山州民族团结氛围更加浓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发展……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理念正深深融入全州各族儿女的血液和灵魂,不断成为建设大美文山的强大力量。(苏宁)

来源:文山发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