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优质的产品、良好的口碑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假羽绒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必将受到来自法律与市场的双重惩罚。

入冬以来,羽绒服相关话题备受关注。“羽绒制品以丝充绒”“89元羽绒服绒子含量基本为0”“警方查获‘假羽绒服’7万余件”等消息一度登上热搜。

据报道,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攫取利益,使用飞丝、粉碎毛、甚至猪毛狗毛当作填充物,堂而皇之地把“羽绒服”变成了“毛毛服”。这种衣服不仅不保暖,透气性、舒适度也会大打折扣,还会因缺乏高温消毒程序,产生异味和病菌,潜藏致病风险。相关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表示,决定于今年1月至3月对羊绒衫、羽绒服等纺织品假冒伪劣突出问题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

为何今年羽绒服造假问题受到如此大的关注?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羽绒价格持续上涨,2024年鸭绒、鹅绒等原料价格涨幅达30%至40%。受此影响,一些品牌羽绒服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部分低端羽绒服生产厂商动起了歪脑筋,选择掺假售劣,以维持价格竞争力。

商家知假贩假,赌的就是你不懂。当前,许多消费者对于羽绒服材质、工艺、成本不熟悉,选购羽绒服时存在信息差。2022年4月1日,羽绒服新国标正式实施,其中规定羽绒服装不再标注含绒量,而应标明羽绒填充物的种类、绒子含量和充绒量,且要求绒子含量不得低于50%。如果标签信息不完整或含糊不清,则有可能是假货。很多消费者对新国标缺乏了解,给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机。直播间虚假宣传、货不对板,是劣质羽绒制品重灾区。主播们往往利用“清仓”“孤品”“瑕疵”“尾单”等噱头进行甩卖,被打上“物美价廉”标签的假羽绒服,迷惑性十足,难免会有消费者着了道。

什么苦衷都不该是造假的理由。何况羽绒服是冬日御寒必备品,市场需求量大,出了问题影响面广,更该严查严管。应注重产业全链条打击,从原料生产端到线上线下销售端,加大排查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严防假羽绒服流入市场,让黑心商家无处遁形。一边加大打击力度,一边应加强宣传,定期曝光典型案例,持续释放震慑效果。可联合行业协会不定期向公众普及鉴别假羽绒服的方法,避免消费者因认知不足踩坑。

优质的产品、良好的口碑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当前,羽绒行业正面临品牌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双重挑战,把羽绒服这门生意做好,需要走出低价内耗,在坚守品质、拥抱创新、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上下功夫。毕竟羽绒服穿得是否安心暖心,靠的不是掺假卖假。“挂羊头卖狗肉”的手段,必将受到来自法律与市场的双重惩罚。 (作者:王 霖 来源:经济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