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人说,中国新能源汽车有三座大山,的制造,华为的智能,雷军的营销。
比亚迪
比亚迪以其庞大的产销规模,成为中国新能源车市的半壁江山;凭借雷军强大的营销能力,成为2024年现象级的汽车品牌;华为则通过强大的智能化集群,聚拢了诸多汽车品牌,形成了庞大的朋友圈,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认可,甚至吸引了不少国际巨头合作。
小米汽车
以上三家品牌的发展路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除了上述三座大山,还有一座大山是市场不能忽视的。说到这,想必大家应该都会猜到,它就是宁德时代。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2024年汽车总销量超过3100万辆,创下了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能源销量达到总销量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核心部件,宁德时代作为全球范围内实力最强大的电池供应商,一直以来都是赚得盆满钵满,因为其出色的经营业绩,被市场称为宁王。随着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进一步上升,宁德时代的经营数据进一步提升。
这就和新能源汽车普遍亏损形成了鲜明对比。
宁德时代强大的盈利能力
日前,宁德时代披露了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60亿元至3660亿元,同比下降11.2%~8.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90亿元至530亿元,同比增长11.1%~20.1%。
公司认为,尽管营收下降,但预计净利润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技术研发能力与产品竞争力的持续增强。2024年,宁德时代密集发布新产品。3月份的神行系列和麒麟系列动力电池、10月份的增混电池“骁遥”、11月份的天行重型商用车系列电池、12月份的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
客观地说,宁德时代持续推出新的动力电池,尤其是增混电池,无疑是进一步绑定了和客户的合作关系,进而推动业绩稳健增长。据SNE Research统计,2024年前11个月,宁德时代全球电池装车量排第一,为289.3GWh,市场份额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至36.8%。
在国内市场,宁德时代的份额接近一半,除了给比亚迪自用的弗迪电池外,基本就是宁德时代天下。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宁德时代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达246.01GWh,市占率为45.08%,同比2023年高出1.89%。比亚迪以135.02 GWh的装车量排在国内第二位,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为24.74%。
中创新航2024年的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在国内第三位,该公司2024年动力电池装车量为36.48GWh,其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市占率为6.68%,国轩高科和亿纬锂能分别以4.59%、3.43%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四、五名。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正力新能、LG新能源分别位列第六到十名。
2024年全年,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 GWh,累计同比增长41.5%,由此可见宁德时代的统治地位。
车企纷纷自研电池控制成本
2022年,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吐槽说,动力电池成本占总成本的40%、50%、60%,并不断增加,那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此话在当年是有背景的,因为当年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一度突破了60万元/吨的天价。上下游企业都是叫苦不堪。
时间来到2024年,碳酸锂价格一直处于7万元/吨至8万元/吨区间,电池成本占比仍然维持在40%~50%的区间,只能说车企的负担有所减轻,但是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不客气地说,除了比亚迪在电池方面是自产自销,其余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就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从2022年算起,至今打工已有两年的时间。目前,还看不到改变这种情况的迹象。
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宁德时代在2024年的毛利率增长太快了(2024年三季报宁德时代的销售毛利率为28.19%),这说明它没有给车企让利。
纵观中国新能源车企,综合毛利率为21.5%,环比增长2个百分点;毛利率达到15.3%,毛利率连续5个季度增长;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10.7%;毛利率为8.1%,环比二季度的2.8%有大幅改善;2024年第三季度,的整车毛利率达到了15.7%,创年内新高。
理想汽车
小鹏汽车
蔚来
零跑汽车
极氪
以上,毛利率表现最好的是理想汽车,21.5%的表现对比宁德时代的28.19%,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零跑还不到10%,更是小巫见大巫。其他的没有公布数据的品牌,相信毛利率表现更是惨不忍睹。
这也是车企为什么自研电池的原因所在,就是宁德时代抢占了它们大半的利润。
据不完全统计,超过10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着手自主研发电池技术。比如发布的神盾短刀电池,能量密度为192Wh/kg,提供了更长的续航能力;在2024全球创新大会上发布了自研的“鲲鹏电池”,并且还宣布2026年固态电池上车、2027年批量上市;发布的“金钟罩”电池,广汽埃安发布了自研P58微晶超能电池。此外,还有蔚来和哪吒,长城、岚图、五菱、上汽、宝马、大众、福特和丰田、本田等车企都有自研电池的计划。
吉利汽车
奇瑞
长安汽车
在这些车企中,有的选择了双向下注,也就是自研+外购并行。新能源车企纷纷下场造电池,目的就是把宁德时代的价格打下来,降低成本,保证自身的良性发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给宁德时代打工。
百姓评车
某种意义上说,汽车市场的蛋糕是相对固定的。供应商这头拿得多一些,车企就拿得少一些。当某一方的蛋糕少到一定程度,已经影响到市场的正常发展,这就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其结果必然是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