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2025年01月23日

第 10 版)


  山东菏泽市——

  小年吃饺子 欢乐迎新春

  本报通讯员 王 亮

  小年吃饺子,欢乐迎新春。农历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也称祭灶,人们向灶神祈求来年的好运。

  夜幕降临,走进山东省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许楼社区马丽娟家,一家人聚在一起祭灶糖、炸丸子、包饺子……屋外寒气袭人,屋内其乐融融,喜悦刻在每个人的脸上。

  “饺子出锅咯!”随着马丽娟的一声吆喝,一盘盘肉馅饱满、热气腾腾的五彩饺子被端上餐桌,大家拿起筷子,夹上香气扑鼻的水饺,再蘸一点用醋、酱油和香油调出的蘸料,一口吞入,汁水四溢。

  “我们的饺子皮不仅有白面的,还有加入火龙果、菠菜等果蔬汁的。”看着一个个像小元宝的饺子,马丽娟满心喜悦,“吃上饺子,才算过年!”

  马丽娟一家还准备了丸子、酥肉等美食。“‘丸子’寓意着幸福美满、团团圆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马丽娟的丈夫许朝星正在锅炉旁忙着炸丸子,不停地将一个个色泽金黄的丸子从油锅中捞出来,再将搓好的丸子下入油锅。

  灶糖、炸带鱼、炸藕盒、炸茄盒……一盘盘香气扑鼻的美食端上餐桌,围桌而坐的家人们聊家常、话新年,笑声在屋内回荡。

  浙江嵊州市——

  吃了炒年糕 新年节节高

  本报记者 窦瀚洋

  腊月二十三一大早,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九十村村民裘洪锋便忙碌起来,为家人张罗第二天的饭菜。

  腊月二十四是南方小年,在嵊州,必吃的当数炒年糕。一家人团聚,炒一锅热气腾腾的年糕,可口落胃,以此迎接新年到来。嵊州炒年糕历史悠久,寓意年年高升、吉祥如意,用晚粳米为主料,比起糯米等制成的年糕更有嚼劲,还不粘牙。

  只见裘洪锋把浸泡好的晚粳米磨成米粉,放入蒸锅蒸熟,再用传统捣臼将其捣成年糕花,并通过磨具压制。将新鲜年糕切成条,准备丰富配料,有豆腐、肉丝、笋片、蛋丝及蒜叶等,这些食材在炒制过程中交织,形成了独特口感。

  嵊州炒年糕怎么做?作为家中的“掌勺大厨”,裘洪锋颇有心得:先起锅烧油,待油热后放入年糕条进行翻炒,稍稍变色后,再倒入开水,放入肉丝、笋片等配菜,加入酱油等调味料,出锅前,再撒上一把蒜叶,一锅色香味俱全的嵊州炒年糕就做好了。除了炒年糕,小年夜的餐桌上,还有许多特色美食。风味独特的崇仁炖鸭、十里飘香的笋干菜扣肉、入口绵柔的嵊州糟肉……

  陕西延安市——

  窗花一贴 年味儿就来了

  本报记者 张丹华 本报通讯员 李江峰

  时值北方小年,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剪纸省级传承人余泽玲的家热闹了起来,她正带着从外地回来的孩子贴窗花。“陕北人过年都要贴窗花。每到小年,家家户户开始忙碌,窗花一贴,年味儿就来了。”余泽玲笑着说。

  腊月,是余泽玲最忙的时候。亲戚朋友、乡里乡亲都喜欢和她要上几对窗花或剪纸,图个彩头。

  乙巳蛇年即将到来,余泽玲创作了许多蛇年剪纸,最满意的一幅作品是《巳巳如意》。

  “这是金蛇送福图,蛇头蛇尾用如意的外形来勾勒,蛇身整体呈‘巳’字,寓意‘巳巳如意’。蛇身周边用如意、元宝等装饰,祝福大家蛇年吉祥。”余泽玲介绍。

  安塞剪纸被誉为“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剪纸40多年,余泽玲熟练掌握了安塞剪纸的核心技艺和手法,并对其历史渊源、用途、风格、风俗禁忌都了然于胸。在传承和创新发展中,余泽玲的剪纸不仅有充满时代气息、反映新农村的写实类,还有充满民俗趣味和历史文化色彩的民俗类。

  “我要继续深入挖掘,找到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余泽玲认为,安塞剪纸值得传承的不仅仅是这门手工技艺,还有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将文化融入技艺仍是她的努力方向。

  广东广州市——

  唱起粤剧 尽情表达思念与喜悦

  本报记者 洪秋婷

  “这几天,我正加紧练习,为南方小年当天在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广福戏台演出做准备!”广东省广州市芳村的一间肠粉小吃店内,粤剧爱好者王敏桦正在和小吃店店主林波排练粤剧剧目。小吃店是荔湾区星耀粤剧曲艺团团员和许多粤剧爱好者练习的场地。

  王敏桦打开音响,林波做好准备,两人练习几遍唱曲后,开始观摩粤剧大老倌的表演视频,留意着每一处表演细节。经过数十次讨论和练习,不知不觉间,几小时过去了。

  在家庭的熏陶下,王敏桦从小就喜爱粤剧,常常跟着母亲哼唱。后来,王敏桦培养儿子也学习粤剧。“我在家里练习的时候,儿子都会学着唱,模仿表演细节。”

  说话间,王敏桦拉过一个大箱子,打开来,里面装着戏服、道具等。她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金光闪闪的头饰。“这是一顶改良的贵妃头饰,由专业老师拼装,在舞台灯光的照耀下十分闪亮。”王敏桦说。

  “唱起粤剧,尽情表达思念与喜悦。希望我们的演出能给更多人增添过年的喜庆氛围,也希望新的一年,粤剧能有更多展示舞台。”王敏桦说。

  贵州黔西市——

  苗绣一挂 祝福就在身边

  本报记者 苏 滨

  电炉上的小锅咕嘟冒着热气,音响里传出低沉婉转的山歌。在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的苗绣工坊,市级苗绣非遗传承人杨文丽手持蜡刀,往锅里一蘸,随即在一块绣布上画起来。时而蜿蜒迂回,时而徐徐向前,待到形成闭环,一条灵蛇跃然布上。

  循着图案轮廓,借助马尾绣、剪纸绣等绣法,红、绿、橙三色丝线依次附着。不到20分钟,灵蛇图案变得惟妙惟肖。再经过裁剪加工,一个钥匙包制作完成。“钥匙包由纯手工绣制,寓意平安吉祥,这次外观设计融入蛇年元素。把这个苗绣一挂,祝福就在身边!”杨文丽说。

  特色苗绣不仅能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如今,杨文丽组建了设计团队,创新苗绣服饰的款式、色彩和配饰,同时发力文创领域,制作挎包、围巾等产品,逐渐赢得认可。

  “我们还设计了一款单肩包,既有灵蛇图案,也有山川、花朵,还有反映生活变迁的五彩线条。”杨文丽说,产业兴起来、村寨美起来,苗族群众的生活像苗绣一样多姿多彩。

  黑龙江汤原县——

  扭起秧歌 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本报记者 方 圆

  腊月二十三,黑龙江省汤原县陶家村,秧歌锣鼓声响起,当地秧歌队领队申庆兰带领队员们,迈着欢快的步伐,开始表演。身着统一服装的大爷大妈们手持红绸或彩扇,在有序的队形中变换舞姿,令人目不暇接。

  在东北地区,秧歌是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艺活动,也是连接邻里情感、传递欢乐的纽带。为了小年表演,申庆兰连续练习了一个多月,每天至少抽出两小时巩固动作。

  “秧歌的动作看似简单,但需要长期练习才能做到形神兼备。”申庆兰耐心纠正每名队员的动作。小年前,为了让大家熟练掌握动作,申庆兰还专门向村里的老艺人借来了鼓,敲打出节奏明快的鼓点,带领大家反复练习十字步、秧歌步。遇到复杂的手绢花动作,她会先分解动作,再反复示范。

  “红色最能体现秧歌的热闹劲儿,穿上红色的表演服装,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申庆兰说,服装由村委会统一订购,红绸缎在阳光下闪耀,精致的刺绣彰显着传统工艺的魅力,与之搭配的是点缀着五彩珠子与绒花的红头饰。

  “秧歌不仅是一种舞蹈,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申庆兰感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