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

一系列事实都证明,友好对话是妥处南海有关争议的唯一可行选择。但一段时期以来,菲律宾屡次三番的海上单边侵权挑衅及其言而无信的外交做法,对中菲业已建立的南海问题危机管控机制造成严重破坏。菲方在仁爱礁以加固“坐滩”军舰和实现长期占领为目标的运补行动、在黄岩岛以宣示主张和幻想重新控制为目标的侵闯、在仙宾礁以试图占为己有为目的的舆论渲染和行动等,不仅导致海上形势迅速升温,也破坏了中菲开展友好对话、妥处分歧的氛围。


陈相秒

中国南海研究院 南海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

华阳海洋研究中心 兼职研究员

本文已发表于《环球时报》

正文篇幅约1900字,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资料图:2023美菲军演两国军官共同出席演习揭幕式

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十次会议上周在福建厦门举行,双方就南海形势坦诚、建设性地交换了意见。按照惯例,这一双边磋商机制应该每年开会两次,但因菲律宾在黄岩岛、仁爱礁及其他南海岛礁单边行动不断,这一机制最近两年受到严峻考验。本次会议上,中方就菲方近期海上侵权挑衅活动、炒作中菲涉海争议提出严正交涉,要求菲方严格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规定,坚持同中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共同管控海上局势,推动双边关系早日重回正轨。双方重申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认为这符合包括中菲在内的地区国家共同利益,同意加强涉海对话沟通联系,妥善处理海上矛盾分歧,继续推进海警、海洋科技与环保等各领域涉海务实合作。

双边磋商机制在中菲处理南海有关争议过程中发挥了有目共睹的作用。机制性对话的意义在于防止双方信息沟通不畅而出现误判,避免陷入“隔空喊话”及其可能导致的情绪对抗。同时,定期接触、磋商既符合增进彼此了解、互信和认同的需要,也是推动双方开展务实合作及探索南海有关争议和平解决方案不可缺少的步骤。

事实上,菲律宾2023年年初单方面撕毁“君子协定”,并中断了包括海警机构间热线在内的相关危机管控机制,导致中菲两国海上分歧加剧、对抗升级。这也从反面证明了唯有对话才是处理南海有关争议的出路。正是清楚认识到这一点,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其他南海周边国家选择与中方对话而非对抗的方式来处理南海问题。

去年6月,中马在建交50周年之际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尽快启动双边海上问题对话机制,加强涉海对话合作。在此之前,中越早在2011年就签订了《关于指导解决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并建立了海上共同开发磋商、海上低敏感领域合作专家磋商、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划界磋商等三个联合工作组,还在两国政府部门和海军之间设立了沟通热线。去年11月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访华期间,两国也发表了联合声明,一致同意设立政府间联合指导委员会,推进在主张重叠海域的共同开发合作。

一系列事实都证明,友好对话是妥处南海有关争议的唯一可行选择。但一段时期以来,菲律宾屡次三番的海上单边侵权挑衅及其言而无信的外交做法,对中菲业已建立的南海问题危机管控机制造成严重破坏。菲方在仁爱礁以加固“坐滩”军舰和实现长期占领为目标的运补行动、在黄岩岛以宣示主张和幻想重新控制为目标的侵闯、在仙宾礁以试图占为己有为目的的舆论渲染和行动等,不仅导致海上形势迅速升温,也破坏了中菲开展友好对话、妥处分歧的氛围。

与此同时,菲律宾这些单方面行动不断虚化甚至掏空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的作用和意义,改变了双方依托这一机制努力构建起来的南海秩序轨道,使双方讨论的焦点从如何推动海上务实合作和为根本解决争端探索可能方案等,退化到如何管控眼前的矛盾和冲突。另外,菲律宾单方面中断两国海警机构间的连通热线,导致两国执法机构好不容易建立和积攒起来的互信消失殆尽,也让彼此一线力量失去开展及时有效沟通的基本条件。

坦率地讲,中菲理应为南海争议的妥善管控和处理贡献经验、探索方案。从2012年“黄岩岛事件”到2023年以来双方在仁爱礁、仙宾礁、铁线礁的对峙,中菲涉海争议经历诸多波折,同时面临美国等域外国家干涉和“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等复杂因素干扰。但兜兜转转,两国还是一次又一次回到谈判桌前。从这个层面看,中菲涉海互动过程可以为南海周边国家之间处理彼此海上争端提供教训或启示。

2025年是中菲建交50周年。50年来,中菲关系虽有波折但总体保持互利共赢、和平共处的基调。事实已然证明,南海争议不是两国关系的全部,不应影响双方其他领域互利合作。而且,建交以来大多数时间里,中菲围绕南海问题的互动是良性的。双方不仅建立了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还推动海警、渔业、油气等领域的机制化合作取得一些突破。菲律宾不应忘记来时路,而应与中国一道,坚持在对话轨道上管控和处理南海相关争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