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方将“卢比奥”中文译名更改为“鲁比奥”,是否意味着他不再被中方制裁?外交部回应”成为热搜。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纽约时报》提出一个试探性的问题。

《纽约时报》记者提问,中方最近将美国国务卿“卢比奥”的中文译名更改为“鲁比奥”。这种改变是否意味着他不再被中方制裁?

不得不说《纽约时报》的记者确实新闻直觉很敏锐,嗅到了中方描述的细微变化,从而联想到中美关系的转机?

要知道“卢比奥”是美国有名的反华鹰派代表,屡屡针对中国,因而多次被我们列入制裁名单。

如今特朗普上任,卢比奥毫不意外成了美国国务卿。那么问题来了,卢比奥被制裁,就不能进入中国,日后如何开展中美交流?

对于《纽约时报》记者的提问,我方的回应很有意思:

我还没有注意到这一细节,我可以了解一下。

但是我想更重要的是他英文名字。

关于制裁,我的同事昨天已经介绍了中方的立场,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方的制裁针对的是损害中国正当权益的言行。

我们并没有承认《纽约时报》记者的说法,也没有否认。

这就等于留下回旋余地了。

近日,懂王再次登基,H先生去了,想必双方已经谈妥,关于卢比奥的事情处理办法?

于是“卢”变“鲁”?

中美关系要往好的方向走,这个方针基本不变了,能改变的只能是“细枝末节”,例如中文博大精深,翻译也是如此······

不过,我们也提醒美方,中方的制裁针对的是损害中国正当权益的言行。

是的,我们制裁只针对那些损害中国正当权益的言行······

也就是给美方一个下台阶,给鲁比奥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我们再再再一次对中美关系展示出最大的善意······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只“鹰”会不会愿做一只“鸽”吧?

毕竟,中文翻译是博大精深的,既然可以从“卢”变为“鲁”,当然也可以从“鲁”卢变回“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