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文璇 杨璐 范佳 鹿青松 胡玲玲 郭辰昊 刘志坤 吴圣男
“实施齐鲁文化基因解码利用工程,建好‘齐鲁文化大模型’,推进一批文化展示体验项目……”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深入推进文化‘两创’”的内容引发代表委员热议,尤其是齐鲁文化大模型成为“两会热词”。代表委员们围绕如何更好发挥龙头文化企业带动作用,如何更好借助大模型等先进技术加速我省文化数字化进程,如何更好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建言献策。
组建数字文化龙头企业
促进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谈到我省文化数字化工作,作为一名文化产业的创业者,省政协委员、山东宇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英杰对国家和省里的文化数字化政策充满信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吹响了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号角,为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
“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在文化‘两创’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发展的过程当中,山东怎么能尽快地从文化资源大省建设成为文化强省,需要抓住机遇。”省政协委员、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林凡军分析道,要更好挖掘山东文化资源、更充分发挥山东文化优势,需要一家强有力的数字文化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整合撬动全省文化资源,让数字化真正成为提升文化生产力的“最大增量”。
同样作为文化产业中创业的佼佼者,省人大代表、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世博华创董事长王振华也感受到了实施文化数字战略相关政策带来的红利。2022年,为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我省启动了“山东省文化数字化行动计划”,推动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用数字赋能文化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组建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到2025年,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基本贯通各类文化机构数据中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应运而生。在省委宣传部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广泛深入调研而制定的《大众报业集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于2024年12月6日通过省委深改委会议审议。方案明确,将大众报业集团所属齐鲁传媒集团,剥离传统业务,注入优质数字文化资源,改造重组为山东数字文化集团。
由大众报业集团承担这一重任,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现实的选择。大众日报创刊86年来,积累了海量的文化数据和广泛的文化人才,具备整合撬动省内外优质文化资源的强大能力。尤其是近年来,所属齐鲁传媒集团以传媒大数据为入口,进军数字文化赛道,搭建面向互联网、面向全国、面向未来的平台型、赋能型、生态型的数字文化平台。
“在十年的融合发展中,我们积累了技术、数据、人才等多方面优势。”齐鲁传媒集团负责人介绍,齐鲁传媒集团在数字文化科技方面率先发力,获批建设的山东省新型智慧媒体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科技研发成果显著,申报40余项数字文化相关专利、获得100余项相关软件著作权;牵头申报的“山东省数字文化创新实验室”入选全省首批数字经济创新实验室,是数字文化领域唯一一家。
据介绍,目前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已经完成工商注册。作为省管国有大型文化企业,新组建的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将以全新的战略定位,全面贯彻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我省文化强省、数字强省战略,承担全省文化数据、算力网络、科技研发、应用呈现、多元服务的核心运营主体责任,全力推进文化数字化行动计划,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文化产业集团。
“山东成立数字文化集团引领了文化行业的发展。”省政协委员、山东通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加平表示,期望山东数字文化集团的成立能够为中小型科技和文化文创企业赋能。
聚焦数字文化“新基建”
建好齐鲁文化大模型
“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文化数据是关键要素。”作为我省专门的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一直在积极推动文化数字化工作,林凡军表示,齐鲁文化大模型用人工智能的思维来转化山东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它作为山东文化强省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重大的意义。
“依托在人工智能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我们率先提出了开发建设齐鲁文化大模型,为文化数字化赋能的行动规划。”齐鲁文化大模型研发团队负责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技术总监宋耀介绍,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齐鲁传媒集团迅速组建了齐鲁文化大模型研发技术专班,加快研发自主可控的文化大模型。
目前,齐鲁文化大模型一期工程以“一底三层四库”为主要架构,集合了历史名人、文化典籍、文化遗产、人文自然景观、民俗非遗、红色文化等六大板块,初步归集数据200亿条,获中央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是我省首个获得该备案的文化类大模型产品。平台于2024年11月28日上线全网公测,具备文化基因解码、文化知识问答、历史名人对话、关系图谱编织、AB路径探索、时空地图推演、自然景观复刻和文化产品创作等重点功能。
“建议更好借助‘齐鲁文化大模型’等先进技术,加速我省文化数字化进程,探索更多‘博物馆+’,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让博物馆活起来,更火起来。”作为一名扎根文博岗位25年的文化工作者,省人大代表、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安静对“齐鲁文化大模型”赋能博物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满期待。
据介绍,通过数字化精准呈现、网络化广泛连接、智能化深度探索,齐鲁文化大模型可以加倍提升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山东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人工智能识别标注,可以为各地区各行业的文化数字化提供智慧辅助,加速文化数据的资源化。”宋耀介绍,“前不久我们为沂源县打造的‘记忆沂源—村村有村史’智能体,对当地2000多万字的文字材料、近万份的图片音视频资料,以及数千份的遗迹古迹等文史资料进行活化利用,以焕然一新的可视化与互动化手段,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依托文化大模型的底层能力,还可以为各单位各部门定制私有垂类大模型。“我们与山师新闻与传媒学院联合打造的‘元景’新传专业大模型,在前不久举行的2024‘数据要素X’大赛中荣获山东分赛一等奖。”宋耀说,“我们为济南文旅集团打造的“数字超然楼”沉浸式体验产品,可以让用户足不出户欣赏日夜更迭下的超然楼美景,感受超然楼灯光秀的炫酷,还可与楼内各类藏品沉浸互动。”
“齐鲁文化大模型为文化数字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但同时,训练语料库的质量、数量也会影响到大模型的智能化程度。”林凡军表示,齐鲁文化大模型需要各方共同建设,将相应数据共享,共用大模型的能力,逐步建成覆盖全省各类文化数据资源的“一张网”,提升社会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省人大代表、泰山领军人才、润一控股集团董事长刘利达也建议,全省各部门都应积极融入进去、参与进来,全力建设山东数字文化基础设施,推进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强化应用场景和产品创新
丰富数字文化消费供给
“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为广大居民提高更加丰富的文化消费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要,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刘利达表示,强化场景和产品创新是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在王英杰看来,推动齐鲁文化与数字文化产业深度融合,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更是助力文化强省建设、促进全球传播的重要抓手。“建议将齐鲁文化大模型与数字文化产业深度结合,生成符合年轻人喜好的文创产品、数字艺术作品、互动体验内容等;借助齐鲁文化大模型提供多语种内容生成服务,进一步实现齐鲁文化的全球化传播与创新发展。”
“我们在积极研发齐鲁文化大模型,这个底层技术基座的同时,着力强化应用产品创新。”宋耀介绍,以齐鲁文化大模型的底层能力为依托,开发上线了“壹点天元”元宇宙平台、“壹点天玑”传媒大模型、“壹点天眼”内容风控平台、“壹点天成”数字人平台等拳头产品。其中,“壹点天元”元宇宙平台打造了80多个元宇宙空间;“壹点天玑”传媒大模型获国家网信办“双备案”;“壹点天眼”内容风控平台获国家信通院五星级最高级认证;“壹点天成”数字人平台已推出60余个数字人产品,赋能各类生态场景。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各类应用场景、打造相关应用产品,上线了文渊·文化数字化操作系统、繁星·智能体开发平台、浩宇·文旅数字化平台、文趣·文化数字创意平台、灵溪·小游戏开发平台等应用产品,可以为广大合作伙伴提供垂类智能体开发、文化馆藏资源数字化、文化数字空间建设、文化产品创意辅助、沉浸式文化产品打造等精准服务。
“我们已经成功打造了众多典型应用案例。”宋耀介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齐鲁文化大模型为技术底座,根据业务场景需求,与文旅、教育、政务等多领域结合,在古籍修复、非遗传承、遗迹复原、景观复刻、海外传播等方面,探索更多数字文化生活新体验。”
齐鲁传媒集团负责人表示,作为全省文化数据、算力网络、科技研发、应用呈现、多元服务的核心运营主体,山东数字文化集团将全力建设我省数字文化基础设施,联合各类文化研究机构,建设省市县三级贯通、政企民多方共享的山东文化数据库,力争形成三级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布局。同时,积极参与承接全省宣传、文旅等领域的重点文化数字化工程,有力推进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