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死亡相关的一切都是被避讳的。然而,死亡却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在心理学中,不同阶段的人,面对“死亡”时的态度也不同。

35岁之前,由于身体机能正处于巅峰状态。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不仅觉得死亡非常遥远,甚至连衰老也无法想象。



35-50岁之间,身体机能开始退化。这时候,相比起死亡,困扰人们的更多是体检报告上的慢性病。

50岁之后,人们开始感受到生命不可挽回的一种颓势,对“死亡”的恐惧也开始表露出来。

到了70岁,距离死亡也越来越近,但大多数人却以更平静的态度接受了死亡这件事。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说,“生死不同框”。

我们可以说自己曾去过某个地方,也可以说自己曾做过某件事,但不能说“我死过”。



活着无法谈论死之后的事,而死之后也无法再活着,这就是“生死不同框”。

但是,死亡毕竟是每个人都需要面临的事物。

因此,人们不仅幻想了许多关于死后世界的故事,同时也对临死的状态非常好奇。

比如,人临死之前,是非常平静呢?又或是非常恐惧呢?

其实,心理学家和临终关怀医生的回答很一致,即先是恐惧,再是平静。

死亡是一个过程

在我们的认知中,死是一个动词,是一个瞬间的动作。

然而,在逼近死亡的老年人眼中,死亡是一个过程

我奶奶曾经告诉我,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慢慢进入到一个“等死”的状态中。



死亡绝不是一瞬间的事,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医学中,死亡可以分为自然死亡(natural death)和非自然死亡(unnatural death)。

自然死亡指的是没有外界暴力干预的死亡,它又被细分为生理性死亡(衰老死)和病理学死亡(疾病死)。

在临床中,衰老死是十分罕见的,而大多数老人都是疾病死。当被医生下了必死的通知书之后,患者就开始了“等死”的过程。

刚开始,患者会感受到非常恐惧



许多患者家属也无法接受,常常花费重金通过化疗等方式,希望医院能继续延续患者的生命。

然而,当死亡的诊断书出来之后,多余的治疗只会加深患者的痛苦与恐惧。

患者的恐惧主要来自于,无法再见到自己的家人,需要独自面对未知的死亡

然而,当临死的前几天,患者的情绪会由“恐惧”变为“平静”,这主要是“临终体验”在起作用。

临终体验:重温生命中的美好

在道家学说中,将睡眠看作“小死”,而死亡则是“大死”。临床心理学也认为,深度睡眠阶段,是最接近死亡的状态

20世纪90年代末德国心理学家罗德曾进行了一项名叫“睡眠干扰实验”,来研究干扰深度睡眠的影响。



这项实验总共有36名志愿者,男性20名,女性16名。研究人员给每个实验者头部安装了电信号接收器,再将其分为三组。

在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时,给每组设置不同强度的干扰。

结果发现,干扰最强的组别志愿者出现了焦虑、疲劳,甚至昏厥的状态

由此,罗德得出了结论,干扰深度睡眠会对人体造成损伤,且深度睡眠是最接近死亡的状态。

在生命即将结束的前几天,人们的睡眠深度会慢慢增加。同时,会出现精神恍惚,分不清现实和梦境的症状。甚至,部分临终患者会出现幻觉。



这些梦境与幻觉,构成了临终患者的临终体验

临终体验主要包含个人经历、非常事件等等,比如,可能会看见已经逝去的亲人。

部分宗教信仰人员,则可能会看到自己修为圆满的情景。数据显示,梦到已故的亲友,最能安抚临终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心理

据临终患者的包括,最令他们感受到舒适的临终体验是已逝的亲友(72%)。



其次,分别是在世的亲友、去世的宠物、难忘的经历和宗教人物。

在梦境或幻觉中,临终患者与已逝的亲友再次见面,重温此生的美好。

正如诗人托马斯·杰斐逊所说:“当我日渐老去,我才发现,我最爱的人,就是我最开始爱的人。”

当患者认可自己的临终梦境和幻觉之后,死亡就会变成一场通往新世界的旅行。在这种心理下,患者往往能够安详辞世。



总而言之,“世界上没有‘好’死亡,只有‘好’的人。”

当一个人一生中总是善意的、满足的和幸福的,便能获得不留遗憾的、平静的、坦然的死亡。

我们如何活着,就会如何死去。

-The End - 作者-猫头鹰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