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英语考到110~120分,是属于“有努力,没天赋”类型的学生,高一的试卷比较简单,还没达到高考难度,这些同学如果保持现在的学习状态,做高考难度的试卷分数会在80~95分。如果学生对高考没有一定的好奇心,没有提前超前做一做高考难度的试卷,很难发现这个问题。进入高二高三成绩会阶梯式下降。
高一能考110~120的同学,他们的努力点主要体现在他们把3500词基本掌握了,可以大体做到看到英文能够知道单词的中文意思。背完3500词做高考模拟卷,能够拿到的分数就是80~110分之间。天赋比较好的能考到110分左右,对应高一难度的试卷,能够考到的分数一般就是130左右。你背完单词做高考难度的试卷能在80~110这个范围考到多少分,这是由天赋决定的。
天赋不够,努力和方法来凑,只背3500词,就算让你考到110分,也不是什么高分,在做卷子的时候,你仍然看不懂长句难句,做题半猜半做,背单词只是起到提高你猜对答案概率的作用。
这是因为高中英语考查的并不只有单词,还有词组短语,还有单词的一词多义。也就是说高考考的并不是单词的广度,而是单词掌握的深度。
词组短语的掌握量是高考英语拿高分的关键:
词组短语如同隐藏在英语知识深海中的魔鬼,对提升高考成绩起着关键作用。以阅读理解为例,有这样一道题:“The project came to a halt due to a lack of funding. 由于缺乏资金,这个项目停滞了。”句中的“come to a halt”就是一个常用词组,意为“停止,停滞”。如果学生只认识单个单词“come”“to”“halt”,根本无法准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含义,很可能会选错答案。那些懂得积累词组短语的同学,就能迅速把握文意,精准答题。
在英语写作中,词组短语更是让作文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比如要表达“利用”,大多数同学第一反应是“use”,但如果能用上“make use of”,瞬间就让句子增色不少。像“Students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heir spare time to read more books.学生们应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这样的句子,阅卷老师一看便知考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样主题的作文,仅因词组运用的多寡与精准度,得分可能就会相差5-10分。对于冲击高分段的学生而言,这几分的差距足以决定能否踏入理想大学的校门,可见词组短语在写作板块的重要地位。
听力部分同样离不开词组短语的助力。在一段关于校园生活的听力材料里提到:“We have to put off the sports meeting because of the bad weather. 由于天气不好,我们不得不推迟运动会。”其中“put off”表示“推迟”,倘若考生对这个词组不熟悉,听到“put”和“off”分开时还能勉强理解,但合在一起以词组形式出现,又不清楚含义的话,就容易在理解听力内容上出现偏差,进而选错答案。
词组短语可以背“高中英语1.5万考点”,这个记忆资料只有72页,但是对高考中出现的词组短语和固定用法可以覆盖98%左右。每年都会发布高考真题的命中率分析报告,命中率维持稳定了10多年,每一个在高考中考出来的词组短语在“1.5万考点”的第几页第几个都会做详细的标注。
高考模拟卷,80~95分段的这些同学建议把高中英语1.5万考点的配套词表也打印出来,配合“1.5万考点”使用。这个是公益词表,也叫“睡眠记忆法的配套词表”,不要钱的总共34页,双面打印也就17张纸。这份词表对高考常考的一词多义总结的比较好,有利于防止大家因为“熟词生义”而丢分。
同时,这个词表还是按照高考参考的阅读话题来划分单元。同一个话题的文章会有经常出现的高频词,这个词表就是把这些高频词放在同一个单元内,背这个词表的过程中就会感觉非常有逻辑性,记忆的效果也很好。
高一的时间还非常充足,通过不断的循环复习这些单词和词组短语,如果单词的一词多义能够掌握好同时1.5万词组短语能够记住50%以上,到高三还是有机会突破13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