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图上,有个区域被称为“地球的腰带”,没错,这就是中亚。

这里没有蓝色的大海,却有金黄的沙漠,而在这个干燥的区域里,有一座让人难以忽视的大型水利工程——布赫塔尔马水库。

这座水库的水大部分来自中国,甚至可以说它的“血统”就是中国的,可它却偏偏在别的国家,还归别人管,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想脱口而出一句“凭啥啊?”



布赫塔尔马水库

布赫塔尔马水库就像一个“水巨人”,庞大到可以装下11个太湖,这个“水巨人”的故事到底有多复杂?它的水从哪儿来?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把水截流回家?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它的前世今生,看看它为什么这么特别。

布赫塔尔马水库的地理位置

布赫塔尔马水库的名字可能听起来拗口,但它的位置可是妥妥地占据了战略要地。咱们打开地图来看,这座水库位于哈萨克斯坦东部的东哈州,横跨额尔齐斯河的上游。这片区域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就像一片天然的大碗,特别适合用来蓄水。

这水库到底有多大?咱们用几个数字感受一下它的规模——面积有5490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是8个新加坡的大小,平均深度9.6米,深的地方能到13米,差不多有5层楼高。总库容530亿立方米,相当于11个太湖。



布赫塔尔马水库位置

而且,这座水库周围的环境也相当有看头。这里的土壤肥沃,物产丰富,除了有大片的牧场,还有种类繁多的植物资源,随便走两步就能看到一片绿洲。而在这片绿洲里,还有不少定居点。当地的居民世代与这片水库相依为命,靠着这水过日子,种地、捕鱼、放牧,全靠水库“赏饭吃”。

不过,你知道最让人“扎心”的是什么吗?这座水库的“生命线”——额尔齐斯河,起源于中国阿尔泰山,约60%的水资源从中国境内流出,等于是“我们的水'灌溉了别人的田地。这就像你在家做了一锅粥,结果邻居端走了一大半,还说:“感谢合作!”



布赫塔尔马水库

我们要回到过去,看看这座水库的前世今生,到底经历了什么风风雨雨。

布赫塔尔马水库的历史渊源

要说布赫塔尔马水库的历史,咱得先从它的前身——斋桑泊开始说起。这斋桑泊曾是我国清朝时期的西部三大湖之一,它是那种拥有超大水面、湖泊景色宜人的自然奇观,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天池”。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斋桑泊的归属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要知道,清朝时期的西部地区,充满了复杂的民族关系和领土争端。到了沙俄时代,斋桑泊也不再属于我们,而是被沙俄强行纳入了自己的版图。气不气?



斋桑泊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苏联为了控制该地区的水资源,决定在额尔齐斯河上修建一座水库。可想而知,那个时期的苏联科技和工程建设实力强劲,修建水库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这一修建,斋桑泊也就被“转型”成了水库的一部分,成为如今布赫塔尔马水库的雏形。换句话说,这个水库的出生并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而是多方势力推动下的产物。

你也许会好奇,为什么没有直接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建设其他的水库?问题就在于水流的源头和流向。额尔齐斯河这条大河,源头就在中国境内,跨越了两国。哈萨克斯坦想要确保有足够的水资源,修建水库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额尔齐斯河跨越两国

当时苏联做出这个决策时,肯定没有想到,这座水库会在后来的几十年里,成为两国关系的“敏感话题”。直到今天,这个水库依然在我们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水资源分配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在今天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水资源分配协议,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大家都明白,水资源就是生命线,谁都不敢轻易割舍。因此,布赫塔尔马水库是哈萨克斯坦的“命根子”,对于中国来说,它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布赫塔尔马水库

不能直接截流的原因

如果把布赫塔尔马水库比作一个巨型的水壶,那额尔齐斯河就是它的自来水管。额尔齐斯河,其实是中国三大国际河流之一,从中国新疆的阿尔泰山脉发源,一路向西穿越哈萨克斯坦,最终汇入北冰洋。

有研究数据表明,布赫塔尔马水库的水量,有高达六成是直接来自额尔齐斯河的,而这条河流的大部分水源都在中国境内。不过,水资源的分配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谁的水归谁用”。

在国际社会中,跨境水资源的管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像额尔齐斯河这样的国际河流,必须在上游和下游国家之间建立共享和合作的机制。这就像合租房,公共区域的用水问题,得和室友商量着来。



联合国跨界水道公约

基于一些国际条约,比如《联合国跨界水道公约》,布赫塔尔马水库的水资源被划定用于中亚各国的发电、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这看起来是公平的分配,但你会发现,条约里的“公平”往往只是理论上的。水库的下游国家可能抱怨上游用水太多,而上游国家又可能觉得“我供水了,为什么不能优先满足自己?”

举个例子,如果中国想多修几座水利工程,在额尔齐斯河沿岸用水发电或者灌溉,下游的哈萨克斯坦肯定会有意见,觉得这会减少流到布赫塔尔马水库的水量,从而影响他们的农业和水电站。



额尔齐斯河支流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

额尔齐斯河的水流过哈萨克斯坦,而这个“大水锅”正是哈萨克斯坦东部的重要水源。如果中国真的在上游一截了之,那哈萨克斯坦的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甚至居民的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这可是人家的“命根子”,一旦我们动了,人家可能会直接炸锅。

再深入一点,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一直是友好邻邦。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合作密切,哈萨克斯坦可是咱们在中亚地区的好朋友,各种能源项目、贸易运输都和他们密不可分。如果为了截点水搞坏关系,这账怎么看都划不来吧?



一带一路

还有很多人觉得,咱中国基建能力强,修个水坝还能难住我们?理论上是没错,但修坝拦水需要考虑的事情可太多了。比如,这条河的地质条件适不适合建坝?有没有泥石流风险?工程的成本有多高?建成后需要安排多少移民?



额尔齐斯河流域流状水系示意图

而且,别忘了截流需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大坝,而是一个涉及上下游水资源分配、生态保护、工程安全的综合性大工程。这工程没个十几年根本动不了,还得花费天文数字的资金。更糟的是,建成后是否能完全实现预期目标,也是个未知数。

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水资源我们能用吗?

在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了我们发展路上的“老大难”。新疆的降水量一年下来还赶不上南方一次梅雨季,想发展农业、工业或者保障居民生活,都得靠河流和地下水。额尔齐斯河,这条“流出国界”的河流,对新疆北部特别是阿勒泰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提到额尔齐斯河的水资源利用,就不得不提“引额济乌”工程。这是一个绝妙的例子,展示了中国如何在国际规则允许范围内,用科学和创新盘活水资源。这个引水工程,顾名思义,就是将额尔齐斯河的水引到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满足这片干旱地区的用水需求。



引额济乌工程

具体来说,额尔齐斯河的水源利用方案包括建设引水渠道,将额尔齐斯河的水源通过工程调配输送到乌鲁木齐。

这一方案自提出以来,便是为了解决新疆及其周边地区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紧张问题。尤其是在农业灌溉和城市用水上,额尔齐斯河水的引入使得乌鲁木齐周边的生态得以改善,农业灌溉面积得到有效保障。更重要的是,它为当地的民生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支持。

在水电开发方面,额尔齐斯河上建起了多个小型水电站,为沿线地区提供了稳定的绿色能源;在生态修复上,通过调节河流流量,湿地生态得到了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也更加优越。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地方还利用河流开发了旅游业。你可以在布尔津县附近看到碧水蓝天的奇景,甚至还能体验到水上漂流这样的户外活动。河流的价值早已超越了灌溉和饮用,而是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结语

在大自然的篇章中,河流从不分国界,它们像无声的信使,穿越山川与平原,把资源和生机带给沿途的每一个角落。而额尔齐斯河更是这样一条河——它孕育了沿岸的生态和文化,也见证了国家间合作的智慧与诚意。



额尔齐斯河风光

从清代斋桑泊的历史流转,到现代引额济乌工程的落地,再到中哈合作的水资源管理机制,额尔齐斯河讲述着一段又一段关于水的故事。这些故事提醒我们,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对抗的,但更应该是和谐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