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谚语说:“如果心是近的,再遥远的路也是短的。”1月7日9时5分,西藏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调派云南、四川等西南协作区救援骨干55人,跨越2700公里,风雪兼程驰援震区。迎着凛凛朔风,红十字旗帜飘扬在喜马拉雅山麓。
你我皆凡人
“开饭了!”操着一口川普,尹兵扬起不锈钢长勺一声高呼,定日县长所乡强嘎村2号安置点的村民们立即围了上来。
尹兵是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一位餐饮老板,名下有一家大型农家乐。1月初正是生意最红火的时候,得知西藏定日发生地震后,他扔下生意,跟着红十字供餐车来到灾区。
“听说尹老板今天亲自掌勺了?”得知他在定日为受灾群众做饭的消息,远在成都的朋友有些惊讶,专门发微信问他,“尹兵在饭店是不下厨的,都是店里的厨师在弄。”
此次救援,四川队一共派出三名大厨——尹兵、高明阳、肖黄明。一次可供300人份餐食的供餐车上,三人起火掌勺,最多一天为当地受灾群众及救援人员提供近1400份饭菜。
三人的帮厨是朱前伦,他同时也是一名水域救援专家、冬泳爱好者。“一天不游都不舒服。”连续多日的高强度救援任务,打断了朱前伦的冬泳节奏,“计划回去之后再游个痛快”。
王爽是四川省红十字救援队搜救队领队、山地救援专家。“四川雪山多,队伍经常开展雪山搜救和高海拔救援行动,相对经验丰富。”他介绍,此次赴藏救援行动,队伍抽调的都是精干力量,覆盖各方面专业,确保一旦出现突发问题,都有专业人员能够及时顶上。
其中,杨潇潇是一位水处理和机电专家,在队里兼职厨师,他的本职工作是一家机电安装公司的老板;严升勇,全能修理能手,家电工业维修样样精通;冷鹏、杨义勇是同行,从事川藏线定制游,藏区生活经验丰富,熟悉川藏线沿途各个风险点及路线;队中两名女队员肖媛、李丹丹,分别来自成都川电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别负责队伍后勤及医疗……
“我还有个心愿,想看一眼珠峰。”1月14日,从定日返回日喀则途中,翻越5248米的嘉措拉山口时,肖媛遥望窗外,满怀期待。遗憾的是,被群山遮挡,她只能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门处留下了一张没有珠峰的照片。
四川、云南毗邻西藏,同为中国红十字会西南协作区成员。此次赴定日救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调遣的也是两省红十字系统的精干救援力量。
山岳救援、机电维修、水处理、通信保障、医生、厨师、心理援助、藏地专家、川藏线旅游向导、赈济骨干……55名队员中,绝大多数是志愿者,各有专长,其中不乏多面手。
52岁的姚学志,是云南一家餐馆的老板,现任丽江红十字会山地救援志愿服务队队长。收到调令后,他当即打点行装,但妻子却有些不愿意。“赴高原救援嘛,难免有些担心,而且我们纳西族特别重视节日,她担心我不能按时回家过年。”
“但是练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平时训练,就是为了迎战这一刻。”去年,姚学志和队友和红辉等代表云南参与首届全国红十字救援队伍大比武,并荣获大众卫生队分项一等奖。此次赴定日救援,两人带着队友的嘱托,再次出征。
藏族队员扎史来自海拔3300米的香格里拉,喜欢喝酒。每天收队后,他都要在睡前喝上半杯。“海拔高了1000米,感觉还是有些不一样。”哪怕已经适应了高原,他仍不时感到头痛,不喝点就睡不踏实。
“看来我也应该去搞点酒喝,不然半夜都睡不着。”
“昨晚又停电了,冷得不得了,能睡着才叫出奇。”
“我天天晚上做噩梦,一做梦就醒,醒了就再难入睡。”
说起睡觉的问题,原本有些安静的车上,讨论便热烈起来。
“你知道你为什么总做噩梦,而且一梦就醒吗?因为你的大脑在保护你,怕你死了!”坐在救援车的副驾驶上,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救援队队医何建林回过头,严肃地抛出一个令人惊悚的解释。
“真的假的?”面对素来表现专业的何医生,队员们有些诧异,不知是事实,还是玩笑。但毫无疑问,在海拔4300多米的高原上,如何对抗高原反应带来的头痛并获得一个安稳的睡眠,是大家面临的共同困扰。
14人,200套厕所
云南省红十字救援队此次赴定日17人,除2人留在日喀则支持市红十字会,1人因严重高原反应返昆之外,其余14名队员全部奔赴定日。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受灾群众搭建应急卫生厕所。
“搭建应急卫生厕所,是板房安置的一项重要配套工作。”云南省红十字救援队队长、省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部长番林介绍,作为中国红十字会国家级救援队,云南省红十字大众卫生救援队先后参与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积石山地震等历次重大自然灾害,具有十分丰富的救援经验。
隆冬时节,又是海拔4300多米的青藏高原,番林对于此次救援任务的艰巨性早有预料,抽调的17名队员,也是全省红十字系统的精英骨干。但事实上,到了定日,救援环境比他想象中更加艰难。
第一个难题是找驻地。1月8日晚,番林带领首批8名队员从昆明乘飞机飞往拉萨,再从拉萨租车赶赴定日。但此时,定日正是旅游淡季,大多数宾馆早已关门,少数还在开门的宾馆,也优先提供给了相关单位及前期救援力量。
“作为一支重型救援队,大众卫生不像搜救队那么受人关注,但干的也都是重体力活,如果得不到正常休息,队员们的健康状况要出问题。”驻地的无法落实,让番林倍感焦心。
将队员安排在日喀则市红十字会,协助其开展赈济工作的同时,番林多次往返定日县,发动各方资源,最终得到了一位在当地开宾馆的四川老板的帮助。
1月9日晚,该老板从成都乘飞机赶回拉萨,又辗转回到定日。10日上午,两支救援队抵达,老板打开宾馆大门,将一串钥匙交给番林:“剩下的,就只能靠你们自助了!”
“这可比住帐篷强多了!”番林留下两名队员打扫房间,整理被褥,其他队员全部随四川省红十字救援队一起,前往重灾区长所乡强嘎村开展赈济及心理救援工作,同时进行灾区安置点的摸排统计,对接当地政府做好前期工作。
13日上午,跨越2700公里,遭遇大雪封山、交通管制等各种情况,由4辆重型卡车、3辆越野车和第二批9名队员组成的车队,押运200套应急厕所及相关设备,沿滇藏线抵达长所乡完全小学。
“路上走了整整四天,可把我累惨了!”云南省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主任、领队王燕辉与番林会合后,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沿途海拔3000余米,途中翻越大雪封山的白马雪山,最难的一天,15个小时只走了600公里,他终于赶在震后一周内,将灾区过渡期安置阶段急需的应急卫生厕所顺利送抵。
卸车、装车、转运,总重量超过2吨的200套应急厕所及相关装备,搁在平原地区,不到半天就能卸完。但在高原上,队员们花了整整一天。
位于迪庆州德钦县的白马雪山,最高海拔5640米,是从德钦前往迪庆州首府香格里拉的必经之路。1月7日,接到调令时,当地正下暴雪,为了赶上从香格里拉发往昆明的火车,巴松、尼玛次里为越野车装上防滑链,艰难翻越大雪山,成功在救援队出发前完成集结。
来自腾冲的李祖武,血压飙升至190,临行血检显示白细胞偏高,医生劝他“下去”。但他坚持“留两天,再看看状态”。
“这两天状态好多了,血压已经降到了160,应该说正在慢慢适应。”李祖武说,自己年龄也大了,以后可能很难再出来,面对这次难得的机会,他也不愿放弃。
搭建应急卫生厕所的第一站,是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安置点。该村是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全村222人中,22人遇难。因为房屋基本全部倒塌,需要推翻重建,大批挖掘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在此施工,整个现场尘土飞扬,起风时更如沙尘暴般,迷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当天下午,救援队顶着风沙,在此搭建了7套应急卫生厕所。“原本计划6套,但当地干部说这里施工人员太多了,最后又增加了1套。”最后临走时,番林又组织队员一起收拾厕所搭建留下的垃圾,“尽量少给地方添麻烦”。
比番林更加忙碌的,是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红十字会赈济救护股股长常开兴。2024年,他被评为“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个人”,并赴北京参加中国红十字会十二大。此次救援行动。他又主动报名上了一线。
“有事找开兴。”因为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又喜欢交朋友,在灾区的短短几天,很多当地干部便知道了他的名字。
1月14日,杨波等人带着县城投公司的志愿者在森噶村、朋嘎村搭建卫生厕所,忙到中午2点多还没吃上午饭。“开兴,志愿者们都饿得不行了,哪里搞点饭来?”杨波忍不住了,掏出手机给他打电话。
“放心,20分钟。”常开兴挂上电话,20分钟后便准时带着30份盒饭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不愧是副队长!”玩笑中带着几分敬重,大家赶紧上前接过盒饭,狼吞虎咽几口吃完,接着奔赴下一个作业点。
后边,还有200套应急卫生厕所在等着他们。
高原上的四川火锅
“来了来了,今晚的火锅来了!”
1月14日,四川省红十字救援队员端着热气腾腾的红油火锅下了餐车,孩子们便一窝蜂地围了上来。
“可算是满足了孩子们的心愿。”3天前,四川队携带的应急供餐车开始为强嘎村及附近安置点的受灾群众供餐。当天,吴斌向孩子们多问了一句:“除了回锅肉,大家还想吃点什么?”
“火锅!火锅!”孩子们挥舞着筷子,异口同声回答。
“好!那咱们就安排一顿火锅!”吴斌当即应允。
没有餐桌,队员们找来矿泉水包装纸箱临时充当餐桌,孩子们围着纸箱,一个个挥舞着筷子大快朵颐起来。
“叔叔,要是每天都能吃到这么好吃的就好了!”一个孩子吃得满嘴红油,抬起头说道。
“没问题,叔叔们每天都会在这里,你们过来吃就行。”吴斌介绍,根据规划,该餐车在救援队员撤离后,按照总会规划,将继续移交给西藏红十字会,由他们安排志愿者为安置点受灾群众继续提供餐食。
1月7日,四川省红十字会按照总会调度,派出由搜救、赈济和心理援助三支队伍组成的四川省红十字救援队,分两批携带供餐车、露营车、指挥车等救援车辆,跨越2500多公里,沿途遭遇爆胎、大雪封路、落石等险情,沿川藏线进入日喀则。
12日,餐车在强嘎村第一次展开作业,好奇的孩子们纷纷上前围观,与救援队员一起剥蒜、掰青椒、抬土豆,忙得不亦乐乎。
“晚上叫你们的爸爸一起来吃饭。”救援队员和孩子们一边忙碌,一边叮嘱孩子们。
“我们会来的,但是爸爸妈妈说他们不来。”孩子们先点头,后摇头。
“当时听孩子们说完,我们还有点担心。”吴斌说,藏区群众大多比较羞涩,尤其是地震发生后,大家普遍待在帐篷里不肯出来,“得找个办法让更多人知道和理解”。
他们立即与驻村干部沟通,又找了几位村里的热心年轻人,挨个挨个帐篷通知。
准备工作做足了。当晚6时40分,供餐车正式供餐,来自附近几个安置点的村民纷纷赶来,围着供餐车排成长队。
“回锅肉真是太好吃了,这几天除了面条和饺子,都没怎么吃过热乎饭菜!”村民们端着饭盒,竖起大拇指朝着救援队员点赞。
因为用水不便,救援队员只能前往村委会的水龙头接水,一顿饭就要用掉好几桶。看到救援队员在4300多米的高原上,将一桶桶水奋力搬上皮卡车,累得气喘吁吁,当地干部立即过来帮忙,并安排村民志愿者专门送水,“你们安心做饭,水由我们负责”。
红十字供餐车为受灾群众供餐的同时,心理救援队也在强嘎村忙碌起来。11日,四川省红十字心理救援队在强嘎村安置点设立临时工作站,通过唱歌、游戏、画画等方式,缓解地震给孩子们带来的心理影响。
在孩子们簇拥下,领队宋尧弹起了电吉他,大家一起合唱熟悉的儿歌。大家依序分发彩色画笔和白纸,引导孩子们享受绘画的乐趣:五星红旗、解放军叔叔、红十字、学校等一个个熟悉的元素,跃然纸上。
得知孩子们喜欢踢足球,当天下午,救援队前往县城找了多家商店,买齐了足球、羽毛球、跳绳等运动器材,还与孩子们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足球赛。“秀加!(藏语‘加油’)秀加!”一声声欢呼在高原回荡,孩子们越踢越兴奋,连续取得进球。
“集体运动和活动是震后帮助孩子们缓解压力、疏导情绪的重要手段。”宋尧介绍。
当月,有6名小朋友过生日。1月12日,队员们还为孩子们举办了一场特殊的集体生日会。拉巴、普布扎西、卓玛、边巴、洛桑顿珠、边巴次仁……救援队员为孩子们戴上生日帽,来自强嘎村3个灾民安置点的30多个孩子,一起唱歌、跳舞、切蛋糕,共同许下美好心愿——“西藏加油!”
截至目前,红十字餐车已经为当地受灾群众及救援人员等提供约3000人份热餐,并在四川省红十字救援队车撤离后,移交西藏玖玖玖紧急救援队,继续为当地村民提供服务。
壮丽的生命
隆冬时节的青藏高原,到处灰扑扑的,生长着一簇簇低矮的灌木,却另有一份粗犷的壮丽。
“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安静的救援车上,忽然响起了beyond的《光辉岁月》,放歌的是何建林大夫。“音乐能让人放松。”他解释。
何建林是一个阔谈的人,2020年曾作为云南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赴武汉参与疫情防控。“我的梦想就是,退休后找个藏区,跟当地村民搭伙,一起给当地的农牧民看病,然后让他们请我喝自家酿的青稞酒,不醉不休!”
来自香格里拉的扎史,在古荣村与当地志愿者次多一见如故。虽然同为藏语体系,但云南、西藏的方言仍有较大不同,他们用手势交流,相约着以后“香格里拉见!”
姚学志的愿望,是顺利完成救援任务后,赶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有机会再带孩子第三次骑行川藏线。“此前两次带着孩子骑行川藏线,所以这次赴定日救援,孩子特别支持!”
刚刚入职日喀则市红十字会一年的欧珠,在50多个小时没合眼后,短暂眯了一小会。他希望这片洁净的大地,渡过此劫后再无灾难。此前,帮助一位失去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在废墟中寻找孩子的遗物,成为他此行最为心痛的记忆。
冰湖澄澈,雪山高耸,顽强的生命在冻土下萌发,成群的鸥鹭在湖面徘徊。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来说,灾难总会过去,春天终将到来。
11岁的拉巴,他的梦想是走出大山,去见识一个更大更宽广的世界。
比他高一年级的洛桑顿珠,梦想是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如果有机会,他希望能够代表中国队参加比赛。
洛桑次仁的成绩没有拉巴好,球技也略逊表哥洛桑顿珠,但他的心中也有追寻的目标——18岁的姐姐洛桑卓玛。
“”姐姐排名全班第四、年级第九,今年还拿了600元奖学金,以后肯定能考上大学。”洛桑次仁很有信心。
在强嘎村,能够考上大学的人不多,次仁平措的妹妹是其中一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连妹妹在哪座城市上大学都不清楚,但他深为妹妹感到自豪。当妹妹得知地震赶回日喀则时,他劝住了妹妹:“家里安顿得很好,人都没事,帐篷里也很暖和,各种物资不缺,你不要因此耽误了学习!”
次仁平措的妻子央金认真地照顾婆婆,得知记者从北京来,她端出了放在火炉旁的饺子。“婆婆因为地震有些糊涂了,但是还好孩子们都没事,政府又给了我们很多帮助,现在一切都好。”央金说。
走在安置点的路上,豁了牙的大叔、晒太阳的婆婆、流着鼻涕的孩子,抑或端着锅盆在忙碌的大妈们,每一位相遇者脸上都挂着善意的微笑。
森噶村旁边的寺庙里,有两位尼姑不幸遇难,僧侣们把悲伤放进心底,走出寺庙为遇难者祈福。
桑珠家的酥油灯,在妈妈去了医院的当晚,又添上了灯油。
“妈妈不放心,下午又回来了。”此次地震,桑珠的哥哥和弟弟不幸遇难,家园被毁,但他来不及悲痛。除了年迈的爸爸和身体不好的妈妈外,他已经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爸爸,你会死吗?”北京市红十字军红救援志愿服务队队长余长安临行前,5岁的儿子问他。
“爸爸不会死,地震已经结束了,爸爸是去救人!”余长安认真地告诉儿子。
“我的爸爸是英雄!他去西藏救人了!”第二天,孩子来到幼儿园,对着小伙伴们大声宣布,引来小伙伴们羡慕的眼神。
来源:中国红十字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