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磷酸铁锂到三元再到固态电池,谁能想到原本以为该进入“过去时”的磷酸铁锂电池会再次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
01
磷酸铁锂电池“爆单”
2025年伊始,磷酸铁锂市场便迎来了开门红,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锂源”)在短短一个月内两次斩获大单,海外产能优势逐渐显现。
协议约定,锂源(亚太)自2026年至2030年向该集团销售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为期五年,具体单价由双方根据本协议条款逐月确定。
据悉,Blue Oval是福特汽车的全资子公司,在美国密歇根州马歇尔市建立有磷酸铁锂电池工厂,主营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制造。也是福特设立的首个磷酸铁锂电池工厂。
而锂源(亚太)是常州锂源在印尼的全资子公司,是行业首个海外磷酸铁锂工厂。一期3万吨的年产能已建设完成,并在1月成功出货;二期9万吨产能也已经启动建设,预计今年将建成投产。
除了福特的Blue Oval,常州锂源在“海外产能”的助力下,更是拿下2024年全球最大磷酸铁锂订单,整体市场价值接近100亿元人民币。
常州锂源接连拿下大单的背后,则是以欧美为代表的新能源主要市场已经加快转向磷酸铁锂电池。伴着着全球电池厂商和车企纷纷转投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全球磷酸铁锂电池热潮正在兴起。
将时间线拨回到2024年,一连串磷酸铁锂电池让我们看到了海外新能源汽车需求的迫切——
·7月1日,雷诺集团旗下Ampere向LG新能源和宁德时代下发了磷酸铁锂电池订单。其中LG新能源将从2025年底到2030年,向Ampere提供39GWh磷酸铁锂电池。
·9月11日,亿纬锂能公布其子公司亿纬动力与AESI签订了约19.5GWh的方形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协议。
·10月12日,中天科技、双登集团、昆宇电源、安驰新能源、沃博源、南都电源、力朗电池、亿纬锂能共同中标中国移动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采购项目。
·10月22日,杭州柯林宣布与中冶京诚签署了阿拉善阿拉腾敖包10万千瓦/40万千瓦时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的磷酸铁锂电池设备采购合同,总金额高达2.48亿元。
业内预计,2024年—2026年国内磷酸铁锂渗透率将维持在70%左右,海外磷酸铁锂电池的增速也将高于同期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增速。
02
统海外车企集体“倒戈”磷酸铁锂电池
长期以来,在欧洲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更倾向于采用所谓“高端”的三元电池,而对“低成本”的磷酸铁锂电池不屑一顾,其市场份额只有不到10%。不过随着CTP(电池一体化)技术在国内的规模普及,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迎来了第二春,欧洲这一局面也即将被加速改写。
截至目前,不少欧洲车企都将磷酸铁锂电池纳入其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的计划中,包括奔驰大众,斯特兰蒂斯等。据业内机构测算,到2030年欧洲动力和储能电池总需求将达到1500GWh,其中约有一半即750GWh的电池将采用磷酸铁锂路线。
成本绝对是驱动选择的关键因素。
相较于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在原材料采购和生产环节的成本更低,这使得其在中低端电动汽车市场更具竞争力。单电池而言,铁锂电芯成本降低至0.3-0.35元/wh,较三元低10-20%,性价比优势突出。
落地到产品上后,通用汽车宣布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以降低成本,并计划未来三分之二的车型使用该技术。此外,特斯拉CEO马斯克也表示,未来三年内,特斯拉的大部分车型将转向磷酸铁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芯成本测算
除固有的成本优势外,铁锂电池在快充性能和续航里程实现突破。以宁德时代开启量产神行电池为例,其全球首次突破铁锂4C快充,后续推出神行plus版本,续航可达1000km,后续预计进一步推出神行增混版、神行低温版等产品,进一步引领铁锂电池应用范围拓宽。
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CTP(Cell to Pack)技术的普及,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使其在市场上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CTP技术的兴起使得电芯高度空间得到了更好的利用,从早期的95mm左右提升到了115mm左右,提升幅度高达20%。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企业推出的CTP技术,尤其是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更是将体积成组效率提升到了70%以上,使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上能够与三元电池相媲美。
磷酸铁锂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海外车企选择磷酸铁锂电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高安全性。欧洲电池企业起步较晚,在工程制造方面经验不足,而电池的安全性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密不可分。因此,欧洲车企更倾向于选择安全性更高的磷酸铁锂电池,以避免因电池安全问题导致的召回和赔偿风险。当年韩国LG化学就曾因电池安全问题召回了装在现代和通用汽车上的电池,并承担了巨额赔偿。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欧洲车企对三元电池的担忧,推动了其向磷酸铁锂电池的转变。
然而,有意思的是我国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
03
我国能“反向卡脖子”的赛道
在海外车企齐齐转向磷酸铁锂电池赛道的时,我国一则通知,却让整个磷酸铁锂电池市场感到“天塌了”。
2025年1月2日,商务部发布“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下称《目录》)调整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商务部表示,为加强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创造积极条件,本次《目录》进行调整,拟新增1项技术条目、修改1项技术条目、删除3项技术条目。
其中,在限制出口部分新增条目“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具体涉及“电池用磷酸铁锂制备技术”、“电池用磷酸锰铁锂制备技术”、“磷酸盐正极原材料制备技术”。
根据《目录》调整内容,此次受到出口限制的磷酸铁锂材料需满足在300 MPa下粉体压实密度≥2.58 g/cc,0.1 C可逆容量≥160 mAh/g,首次库伦效率≥97%的条件;磷酸锰铁锂材料则需满足在300 MPa下粉体压实密度≥2.38 g/cc,0.1 C首次库伦效率≥90%,0.1 C可逆容量≥155 mAh/g,0.1 C平均电压≥3.85 V,1 C放电容量保持率≥97%,2 C放电容量保持率≥95%的条件。
而这些,几乎都是当下海外车企中高端车型搭载的磷酸铁锂电池类别。
除了磷酸铁锂制备技术外,商务部此次还新增了对提锂技术的出口限制,具体包括“锂辉石提锂生产碳酸锂技术”、“锂辉石提锂生产氢氧化锂技术”、“金属锂(合金)及锂材制备技术”以及“含锂净化液制备技术”。
此次出口限制的背景是中国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领先地位。
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以其低成本、高可靠性和低火灾风险等优势,在中国及全球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提升,性价比优势凸显,自2021年7月起,其市场份额已经超越了三元电池,成为全球主机厂青睐的选择。
数据显示,全球70%以上的锂电池在中国生产,其中90%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由中国企业生产。中国企业在磷酸铁锂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不仅体现在市场规模上,还体现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能力上。然而,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海外企业开始寻求使用中国技术生产锂化学品,这对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构成了潜在挑战。
因此,中国政府对磷酸铁锂相关技术进行出口限制,旨在保护国内企业的技术优势,确保中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
通过限制高端铁锂制备技术的出口,中国可以率先在国内实现这些技术的规模化生产和技术升级,等技术成熟后再考虑向国外转移。这种做法与过去一些西方国家向中国转移技术的做法相似,体现了中国在新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上的深思熟虑。
04
出海布局的好时机
一边是刚需市场,一边是掌控绝对的话语权,当下无疑是国内磷酸铁锂电池出海的好时机,事实上,中国企业也正在加码布局欧洲磷酸铁锂电池工厂。
去年年7月远景动力位于西班牙的电池工厂开工,该工厂将研发生产最新一代磷酸铁锂电池,2026年投产后将成为其欧洲首个磷酸铁锂电池工厂。再之前,国轩高科在欧洲首个电池基地产品在德国哥廷根工厂下线,总计产能规划20GWh,包括磷酸铁锂等产品。
不仅是电池厂商,中国材料厂商也纷纷向欧洲挺进。去年4月,湖南裕能公告拟在西班牙设立项目公司,计划投资1.2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82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同年6月,恩捷股份表示拟在匈牙利投资建设第二期湿法隔离膜工厂,总投资预计约4.47亿欧元(约合35亿元人民币),规划年产能约8亿平方米。
然而,尽管中国企业具备技术和供应链优势,但欧洲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欧洲本土电池企业如Northvolt和ACC等因产能不足和成本压力,不得不暂停或调整三元电池项目,转而寻求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这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进一步拓展市场的机会,但同时也需要应对来自欧洲本土企业的竞争压力。
只不过在压力之下,中国磷酸铁锂供应链出海的速度或许可以更快一些。
微信订阅
欢迎通过邮局渠道订阅2025年《电脑报》
邮发代号:77-19
单价:8元,年价:400元
编辑|张毅
审核|吴新
爆料联系:cpcfan1874(微信)
壹零社:用图文、视频记录科技互联网新鲜事、电商生活、云计算、ICT领域、消费电子,商业故事。《中国知网》每周全文收录;中国科技报刊100强;2021年微博百万粉丝俱乐部成员;2022年抖音优质科技内容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