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航母作为海上的重要军事装备,如今也已经拥有百年的历史。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种排水量达到 10 万吨的航母,自此之后美军得出了一个结论:

“航母的作战能力,与其排水量吨位级密切相关,只要排水量越大,作战能力就越是强悍。”



可一晃50年过去了,美军如今已然开始了“福特”级航空母舰的建设,但是在排水量方面,依然只有10万吨级。

同样,中国解放军海军作为后起之秀,今年海试的福建舰,排水量也是仅为10万吨级。

既然排水量与作战力量紧密相连,那么为何中美两国的海军明明都有先进的技术,却均未建造 20 万吨级的航母?

是航母的科技技术已经到头了,还是说有其它原因?



建造20万吨航母没有技术困难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美国海军部队,还是中国解放军海军部队,两国都具备有建造20万吨航母的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航空母舰本身属于船舶的一种,只不过这种船舶能够承载一些舰载战斗机、侦察机、无人机,还有一些护卫舰和攻击驱逐舰。



既然航空母舰本质上是船舶,那我们再来看看现如今的船舶领域。

船舶诞生的时间较为悠久,所以很早以前,便拥有了建造超大吨位船舶的能力,20 万吨以上的大型及超大型船舶可谓数不胜数。

1966 年 12 月,日本建造的 “IDEMITSU MARU” 号油轮,便首次超过了 20 万吨的临界值,达到 209413 吨,后来被美国等国家使用。



“IDEMITSU MARU” 号油轮的成功,让日本有了建造第二艘船舶的信心,到了70 年代,日本为新加坡建造了一艘超大型原油运输船——“海上巨人号”。

这艘船堪称船舶界的传奇,同时也是全世界长度最长的船舶,其船长达到了惊人的 458 米,甚至比横躺下来的埃菲尔铁塔还要长上许多!

与此同时,它也是全球重量最重的船舶,其满载排水量更是高达 82 万吨,不用多说,这样的排水量可谓是美国福特号航母排水量的 7 倍还多!

要清楚的是,这可是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产物,既然日本能做到,美国和中国自然也能做到。



所以以人类现有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中国解放军海军和美国海军完全有能力建造排水量20 万吨级的航母,甚至是20万吨级以上的航母。

即便是俄罗斯海军方面,也频频有消息传出将计划建造排水量 20 万吨的 “暴风级” 航母,并预备让其能够搭载 100 架舰载机,以应对未来可能潜在的军事危机。



不过这也仅仅是“计划”,就目前而言,依旧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为20万吨级航母或者20万吨级以上的航母为之付诸实践,可这究竟是为何?

不造20万吨航母的真正原因

虽说航母越大,战斗力越强,但是航母越大,成本也就越高。

建造一艘 20 万吨级的航母,无疑是一项需要巨额资金投入的工程,从航母的设计研发阶段开始,就需要集结众多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反复的论证、模拟和计算。



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支付高昂的人力成本,还需要依托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而这些设备和技术的获取与维护本身就价值不菲。

在原材料采购方面,航母所需的特殊钢材、稀有金属以及各类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其生产工艺复杂,全球能够生产的厂家屈指可数,所以采购成本极高。

有钱还不行,这些材料具备卓越的强度、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所以在市场上往往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也进一步推高了采购价格和采购的难度。



航母的钢材只是一部分,零部件制造环节的成本也有着极高的精度和质量要求,从巨大的螺旋桨到微小的电子元件,无一不是如此。

为了确保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通常需要采用最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设备,这无疑增加了制造成本,像航母的发动机部件,其制造过程需要经历多道复杂工序,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部件的报废。



还有船坞建造,这是整个航母建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大型船坞的建设和维护本身就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而且在建造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大量的起重设备、焊接设备等,这些设备的租赁和使用也要算在成本内,船坞的施工周期长,期间需要面对的各种技术难题和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这也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不夸张的说,一艘 20 万吨级航母的建造成本,很有可能是 10 万吨级航母的数倍之多,这对于任何国家的国防预算而言,都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更何况,这仅仅是航母建造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而已,在后续的时间里,运营和维护环节必然需要源源不断的军费投入。

20 万吨级航母,其日常运营费用,由于航母庞大的身躯以及复杂的动力系统,所需的燃料数量极为惊人,成本也随之大幅攀升。设备维护保养方面,先进且繁多的各类设备,每一项的维护都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支持。

还有人员开支,为了保障航母的正常运转,需要配备众多专业且经验丰富的各类人员,包括船员、飞行员、技术人员等等,他们的薪酬、福利以及培训费用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此外航母并非一劳永逸的装备,它还需要按照严格的时间表定期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和升级改造,以此来保持其在战场上的作战性能,而随着航母吨位的不断增加,所需维修和升级的规模与难度也会呈几何倍数增长。

也正因如此,美国海军宁愿多造几艘10万吨级排水量的“福特”号航母,也不愿一口气直接来一个超大型号的航母。



中国解放军海军也一样,福建舰的满载排水量,也仅在8-10万吨之间,即便是目前正在研发建造的第四艘航母,也绝不会超过10万吨级的排水标准。

相信诸多军迷会存有这样的想法,倘若我们不在排水方面投入精力、耗费时间以及花费金钱去打造 20 万吨级甚至更高级别的航母,美国拥有如此众多的“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空母舰,在数量上就已经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照这么来看,咱们似乎便毫无优势可言了。



但实际上,航母的作战实力,不仅仅与排水吨位有关,开头美军说的那句话,放在现在也早已不适用了。

福建舰的众多优势

美国海军始终认为自家的“福特”级乃是“世界第一”,对中国解放军的福建舰的作战实力不予认可,不过美国《国家利益》却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其还发文对美军予以大肆批评,声称他们无非是不想承认中国解放军海军比美国海军强这一事实,是一种思想停滞不前,甚至还有所倒退的表现。



他们还指出美国海军现在的造航母现状,价格高昂至极,但性能却已然过时,令人倍感失望,就真正航母的先进程度而言,仍需着眼于中国解放军海军的福建舰。

福建舰所配备的电磁弹射器采用的是中压直流电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显著的优势,相比之下,福特号航母所采用的中压交流电在实际运用中则暴露出诸多问题。

据美国国会的报告明确指出,福特号的电磁弹射器在设计之初,预期的故障周期为 4000 次,而中国在电磁弹射技术领域,由于陆基电磁弹射器已经成功地进行了数千次的测试,因此其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强于福特号。



不仅如此,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能够根据舰载机的重量和起飞要求,实现极其精确的弹射力量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这意味着福建舰能灵活搭载不同吨位的舰载机和无人机,无论是歼15还是更为先进的歼-35,从而完美适应多样化的任务需求。

然而反观现在的这些福特号,根本无法弹射 F35C 这种重型舰载机,这无疑是一个严重的短板,而且一旦确定弹射重量,便难以进行更改,这种僵化的模式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显得极为被动。



最重要的是,福建舰在诸多关键技术领域都有创新与突破,其中各类天线的集成化与相控阵化便是显著的例证,而大部分先进的雷达和船电设备也高度集中于舰岛之上。

单说相控阵雷达,据详细数据统计,其总共配备了多达 32 面,能够轻松探测到数十公里外的目标,这使得福建舰在复杂多变的海战环境中,能够迅速获取关键信息,抢占作战先机。

而“福特”级,其所搭载的 AN/SPY-3 I/J 频带多功能雷达和 AN/SPY-4 S 长程广域搜索雷达,相控阵面加起来仅有 6 面,这一数量上的差距,清晰地反映出福建舰在雷达探测及信息化程度方面的优势。



对于海上战场的态势感知,美军只知道不断地建造航母,却不实际进行任何升级和提高,这只能是徒劳无功,也难怪《国家利益》会如此评价美国海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