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捕现场。
冬捕“头鱼”。
“渤海雪国”主题区。
户外沉浸式实景演出“渤海传奇朝贡之路”。图片均由牡丹江镜泊湖旅游集团提供
□本报记者 刘晓云
镜泊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这里生态优良、水产丰富。镜泊湖冬捕节已经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级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品牌。镜泊湖白鲢鱼、鲤鱼等10种主要经济鱼类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镜泊湖的胖头鱼、红尾鱼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牡丹江市连续多年创新开展镜泊湖冬捕节活动,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力推动冷水渔业振兴的关键举措,也是持续展示我省渔猎文化、推广“黑土优品”品牌的重要载体,是发展龙江冰雪经济、推动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冬捕节充分发挥了独特的冰雪资源和生态渔业优势,助推了文旅和渔业深度融合,助力牡丹江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观冬捕实景演绎“千年大冬捕”
“撒网捕鱼、嘿呦嘿呦,捕得湖鲫、嘿呦嘿呦……”伴随着渔工们雄浑高亢的号子声,拉网大胶轮缓缓绞动,整个镜泊湖湖面好似也跟着转动起来。备受瞩目的“新年第一网”破冰而出,活蹦乱跳的鱼儿在网中欢腾:一条条憨头憨脑又桀骜不驯的胖头鱼左右翻滚,一尾尾身材修长的“草根”,在冰面上尽情舞蹈……随着鱼把头的号声,鱼儿们似千军万马,随网摆尾而出。丰收在望,打鱼郎们尽情喊着号子,在辽阔的冰面上传向远方。
上千游客兴致勃勃地观赏起鱼场景,拿出手机相机记录“冰河鱼跃”的壮观场面,满脸都是惊喜与快乐。
1月12日,以“千年大冬捕·一碗鱼米香”为主题的中国·镜泊湖第十届冬捕节在牡丹江镜泊湖景区盛装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齐聚镜泊湖畔,观冬捕盛况、赏冰湖腾鱼、品渔猎文化,尽享冰雪乐趣。
当日上午,冰封如镜的湖面上人声鼎沸,舞龙、舞狮、满族秧歌等表演将现场氛围炒得火热。10时58分,古韵悠扬的户外沉浸式实景演出“渤海传奇朝贡之路”,拉开了镜泊湖千年大冬捕的序幕。祭祀仪式、渔民捕捞贡品、捕鱼选鱼装车校验、送子入侍、启程朝贡等唐朝渤海国时期朝贡冬捕景象一一呈现,浓厚的地域历史文化和传承千年的渔猎民俗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冬捕表演特别好、乐趣特别浓,感觉非常新奇和有趣。”来自杭州的游客田女士说,她在镜泊湖体验到了纯正的渔猎文化,还跟“新年第一网”打出来的大鱼来了个“零接触”,感受到了中国北方冬季的独特魅力。
本次镜泊湖冬捕头网打出13.8万斤,冬捕“头鱼”最终以10万元的价格成功拍卖。镜泊湖有着历史悠久的渔猎文化和冬捕传统,有记录的冬捕则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到辽金时期已享有盛名,曾创造下单网86万斤的冬捕纪录。
如今,镜泊湖冬捕已经从“一日节庆”向“一季活动”转变,将最初的捕鱼三部曲“祭湖”“醒网”“起网”进行了创新,加入了更多带有传统民族文化色彩的演艺内容和冰雪场景体验,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越来越丰富多样。
自冬捕节启幕至2月中下旬,镜泊湖每天都将举行冬捕表演和“渤海传奇朝贡之路”实景演出。为做大冬捕节品牌、续写“鱼米之乡”新传奇,牡丹江市还将在品牌提升、生态养殖、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围绕旅游市场消费需求,对渔业、渔村、渔民和渔文化等核心要素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积极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渔业品牌,着力提升龙江冷水鱼知名度。通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保障鱼种丰富、生态平衡,打造了西湖岫渔猎休闲营地等文旅新业态,探索出了一条集渔文化传承、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渔旅产业新路径。
尝美食冷水鱼全鱼宴鲜嫩味美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满湖面,镜泊湖上的渔民们便已开始了他们的劳作,鱼在嘹亮的号子声中入网出水……
因为镜泊湖属于冷水湖,湖鱼的生长周期非常慢,肉质非常紧,口感非常好。据宁古塔副都统衙门档案记载,从康熙十五年开始到光绪二十六年止,每年朝贡的鱼里都有产自镜泊湖的湖鱼,都有数量和鱼种的详细记载,足可见镜泊湖的湖鱼品质非常高。来到这里,一定要品尝镜泊湖野生湖鱼的鲜美,感受高山冷水湖鱼的纯正品质。
“价格公道,味道鲜美……”这是游客们在镜泊湖西湖岫渔猎休闲营地的镜泊湖1948国营水产鲜鱼馆体验后给出最多的评价,在鲜鱼馆门口,一张大牌子明码标价,让游客们吃得明白、吃得放心。餐厅里摆放着旧磁带、收音机等物品,让游客们仿佛是穿越到了“国营饭店”。
今冬,镜泊湖宾馆为市民、游客研制了全鱼宴,菜品达120多种,用鱼的各个部位如鱼头、鱼脯、鱼直骨、鱼皮、鱼肉等,分别用煎、炒、蒸、炸、烤、炖等方法炮制,制成的全鱼宴营养丰富,鲜嫩味美;还有市民喜欢的铁锅炖鱼、烤鱼等吃法。
“镜泊湖的湖鱼肉质紧实、富有弹性,口感鲜美细嫩,肥而不腻,营养价值高。我们每日选用现捕的鲜活镜泊湖有机鱼为食材,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鱼肉的鲜美与营养。用最传统的烹制方法精心调配,力求让市民品尝到那份来自镜泊湖的纯粹与鲜美。”镜泊湖旅游集团水产养殖场场长卢志刚说,除了清蒸大白鱼、醋浇白鲢鱼、铁锅炖胖头鱼、干炸红尾鱼、鳌花鱼刺身与鲜炖两吃、鱼汤泡饭、自选鱼汤面等众多菜品外,镜泊湖水产养殖场还研发了能让游客将镜泊湖的这口“鲜美”打包带走的产品,例如糖醋小杂鱼、麻辣小杂鱼、风干鱼等不同风味的湖鱼组合礼品。
“我们已经和牡丹江市区内多家饭店进行合作,推出了系列湖鱼特色美食,让市民、游客在市区就能品尝到地道鲜美的湖鱼,也希望这种经营方式能让镜泊湖鱼成为牡丹江旅游的地标性美食,打造出冷水鱼美食文化。”卢志刚说。
延链条“文旅+体育”点燃消费新引擎
镜泊湖是我国纬度最北的淡水湖之一,11月下旬开始结冰,冰层厚度可达到70厘米。在寒冷漫长的冬季,冬捕是镜泊湖地区冬季先民赖以谋生的主要手段,他们依靠传统的捕鱼方式战胜严寒,维系生活,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形成了特有的渔猎文化。而且,镜泊湖地理位置还非常特殊,处在“哈尔滨-亚布力-雪乡-长白山”中国一号冰雪旅游线路和“黑吉”两省黄金旅游线的重要节点位置上。
为进一步开创冬季冰雪旅游新格局,近几年来,镜泊湖景区依托独一无二的“大冰场”“大渔场”“大冰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冰雪文化旅游,延展培育了“冬捕渔猎、冰雪运动、汽车拉力、渤海雪国”等冬季旅游体验产品,与哈尔滨、亚布力、雪乡等周边景区形成了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旅游产品线。
今年来到镜泊湖,游客在近距离享受“万尾鲜鱼出玉门”渔猎狂欢的同时,还可游览镜泊湖·渤海雪国冬捕季——亚冬风采、风雪宁古塔、渤海雪国等主题区。
在风雪宁古塔主题区,参观复建的宁古塔古城,观看开城仪式、“风雪宁古塔”情景剧和悬崖冰嬉表演,了解清代流人、满族、移民等牡丹江历史文化。
在渤海雪国主题区,通过雪建冰雕复刻的唐代渤海国展现当年“海东盛国”繁荣景象,重走“渤海国朝贡之路”,感悟一眼千年的厚重历史。在这里,游客还饶有兴致地体验具有关东风情的特色饮食文化,品尝东北黏豆包、镜泊湖鲜鱼汤等东北特色美食。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也为镜泊湖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和繁荣赛事经济提供了绝佳的机会。近几年来,在牡丹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景区积极向国家、省有关部门争取支持,因地制宜谋划“旅游+体育”融合发展路径,成功孵化出一系列“旅游+体育”赛事活动,促进了镜泊湖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努力创建体育旅游品牌。
1月12日,在镜泊湖上,以“‘冰马’燃激情、喜迎亚冬会”为主题的中国·镜泊湖第二届冰上马拉松赛成功举办。来自中俄两国的1000多名运动员和马拉松爱好者在镜泊湖宁静浩瀚的百里蓝冰之上激情奔跑,为现场游客和观众奉上了一场激动人心的赛事盛宴。
据介绍,镜泊湖景区冬季围绕“冰爽”主题,举办了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冬令营、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冬季阳光体育大会、镜泊湖冬捕节暨冰雪嘉年华、冰上汽车飘移大赛、中国镜泊湖公开水域冬泳挑战赛、央视体育频道“擎动中国”冰雪汽车挑战赛、镜泊湖国际冰跑挑战赛等活动。2022年12月,镜泊湖景区被国家体育总局与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成为2022年我省唯一、全国获批的十四家单位之一。
通过文化铸魂、体育带动、旅游兴业,镜泊湖景区旅游收入、基础设施水平、品牌形象和知名度都得到了有效提升,2024年,镜泊湖旅游接待人数89.64万人,同比增长33%。
◎链接镜泊湖水域鱼类资源
镜泊湖水产资源丰富,现有鱼类56种,盛产“三花五罗、十八子”,其中镜泊湖鲫鱼早在唐朝渤海国时期就作为贡品进献皇宫。
随着我省镜泊湖水产养殖场几十年的运行,“镜泊湖有机鱼”品牌建设成绩显著。镜泊湖的红尾鱼、胖头鱼、白鲢鱼、鲤鱼、草鱼、鳌花鱼、大白鱼、鳊花鱼等10种鱼品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特别是镜泊湖的红尾鱼和胖头鱼分别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我省“十大地产特色名鱼”称号。
生长环境佳,有机环保。镜泊湖水系包括大小约30多条河流,这些河流多属山溪性质,水流湍急,径流集散速度很大,具有含沙量小的特点,同时,镜泊湖被群山环绕,植被覆盖率高,水底为熔岩碎石,水质呈弱碱性,具有水质清冽、无污染,矿物质含量高,浮游生物丰富等特点,各项指标均有利于各种鱼类的繁衍和栖息,是天然大渔场,该水域出产鱼类,有机环保。
生长周期长,稀少珍贵。由于镜泊湖特殊的地理环境,长年水温较低,鱼类在镜泊湖自然水域的生长周期都比较长,如主要经济鱼类白鲢、胖头鱼平均增长8两/年,红尾鱼也需4年长成商品鱼,导致镜泊湖鱼产品资源的产量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市场实际需求。
游域范围广,口感极佳。镜泊湖南北长45公里,东西最宽处6000米,最深处70米,水域面积达到79.3平方公里。由于不投放任何人工饵料“人放天养”,营养物质均来源于自然水域的浮游生物和食物链,各种鱼类需在广阔水域觅食,运动量较大。同时冬季有3至4个月结冰期,水温低时,鱼类减少运动,靠自身脂肪过冬。与传统露天池塘养殖模式相比,该水域鱼类体型普遍“健硕修长”,且肉质细嫩、低脂肪、低热量、高蛋白,烹饪出的鱼肉肉质紧实富有弹性,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