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下午,由上海市房屋安全监察所(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组织的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转型沙龙(交流)系列活动——“实践需求与应用场景分享会”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顺利举办,包括历史建筑管理部门、建设单位、检测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24家代表热情参与了本次活动,围绕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和修缮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践需求,近期数字化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行业的应用方向,以及历史建筑数字化应用场景中的技术路径开发与改良三大重点内容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在正式交流活动拉开帷幕之前,与会人员先行探访了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这一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该校区内坐拥超过20幢历史建筑。此次参观的一大亮点是深入了解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东风楼修缮工程的最新进展。与会人员通过实地观摩,亲眼见证了修缮团队在保留建筑原始风貌的同时,如何巧妙地融入现代科技手段,以确保这些历史瑰宝得以安全、完整地延续至未来。


交流分享会中,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上海市教育基建中心及徐汇区房管局作为历史建筑管理部门首先进行发言,就当下数字化赋能历史建筑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工作思路的梳理,提出了数字化应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不足。当前,历史建筑数字化工作仍面临适用性标准少、数据共享不足、成果应用方向不明确等问题。为此,管理部门积极推动行业标准编制,全面启动智能化平台建设,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在管理和预警中的应用,不断提升保护工作的科学化和前瞻性。未来,希望通过推动动态可追溯的历史建筑数据库和构建大数据的智能研判模型,能促进成果更广泛化应用,实现历保管理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分析预警,推动建立历保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实现数字化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第二阶段与会的七家建设单位代表(包括上海清算所、上海久事置业有限公司、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华东政法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洛克菲勒集团外滩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上海衡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概述了各自在历史建筑数字化应用中的实践,并提出了实践中的需求。作为建设方和使用者,有责任保护建筑遗产原貌,并指出当前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主要难点:

1.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在日常使用和管理中,如何利用BIM+LoT等技术实现资产链接,并贯穿策划、建设、运营全流程,仍是挑战。

2.经济成本高:数字化技术运用导致经营成本大幅增加。

3.数据整合难: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和技术整合难度大,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数据无法自由共享与转换。

4.技术与管理融合难:管理人员缺乏数字化知识与技能,需要加强沟通与培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