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猪王改头换面,昔日荣光烟消云散。
正邦科技(002157.SZ)昨日公布摘帽后的首份业绩预告,尽管归母净利实现盈利、扣非净利大幅减亏,但第四季度亏损已成定局。显然公司仍未从上一轮豪赌猪周期的阴霾中完全走出。
在获得43亿元重整注资后,正邦科技多了一份重新出发的底气。但随着猪价震荡走低、行业进入微利时代、降本增效成为主旋律,市场份额急剧萎缩、降本优势并不突出的正邦科技或将再度面临考验。
销量颓势不减,亏损卷土重来
正邦科技发布公告,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亿元–2.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6.95%–97.6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3.2亿元-3.8亿元,2023年这一数据为亏损48.83亿元。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重整裁定产生的以股抵债重整收益金额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所致。据悉,正邦科技2023年实施以股抵债所产生的重整收益175.06亿元被计入非经常性损益。受益于此,公司当年实现盈利85.29亿元。
业绩表现,来源:Wind
扣非净利大幅减亏,离不开猪价回暖及均重提升。正邦科技表示,公司去年生猪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增加1.2元/斤,出栏均重较上年同期增加15公斤/头左右;公司去年累计销售收入53.21亿元,同比上升11.71%。
不过,公司全年销量在低基数基础上继续下滑。根据1月8日公布的生猪销售情况简报,2024年1月—12月份,正邦科技累计销售生猪414.66万头,同比下降24.31%。
对比往期数据发现,正邦科技生猪销量自2022年起已连续三年下滑。其中,2022年销售生猪844.65万头,同比下降43.41%;2023年销售生猪547.85万头,同比下降35.14%。而与2021年1492.67万头的巅峰销量相比,2024年的生猪销量已然不足零头,侧面反映了正邦科技市场份额下滑速度之惊人,至少短期内未得到明显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正邦科技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01亿元,扣非净利润-2.96亿元。据此计算,去年第四季度,公司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亏损不超过1亿元。
业绩预告中,正邦科技表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往来账款计提预期信用损失,并对部分存货计提减值准备。报告期内,计提的各项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由盈转亏的业绩及颓势不减的销量,显示刚刚因顺利重整而获得一丝喘息的正邦科技并未彻底走出阴霾。
改头换面后再遇新危机
回顾正邦科技近几年跌宕起伏的发展史,从昔日国内排名前二的江西猪王,沦落至连年巨亏、资金链断裂、濒临退市,再到卖身自救获43亿输血“起死回生”,正邦科技绝对算得上是豪赌猪周期的反面教材。
令人唏嘘的是,随着重整成功,双胞胎集团实现借壳上市,属于昔日大股东正邦集团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同时,随着生猪养殖业进入微利时代,降本增效取代豪赌猪周期成为行业新的关键词。
“改头换面”后的正邦科技或将在2025年再度迎来盈利和降本的双重挑战。这一点,从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的业绩表现便可见端倪。
根据中国养猪网数据,国内生猪外三元价格从2024年年初的14.32元/公斤涨至8月中旬的21.3元/公斤。不过随后,猪价便开启了震荡下跌模式。截至2025年1月22日,国内生猪价格报15.32元/公斤。
来源:中国养猪网
从近期多家机构和分析师的预测来看,随着消费窗口的缩减,2025年猪价缺乏大幅上行空间,行业洗牌加速,猪板块的盈利分化将更显著。
华鑫证券表示,目前能繁产能仍然保持上升趋势,行业因低养殖成本依然处于盈利期,预计后续能繁产能仍会有小幅度的提升,2025年猪肉供给将会相对过剩。该机构预计,2025年仅有成本领先的猪企具备盈利的机会,行业其他产能将进入周期亏损阶段。
全行业降本PK进入白热化,正邦科技也不例外。据此前公司在三季度电话交流会上透露的信息,正邦科技断奶仔猪运营成本从2023年底的近600元/头大幅下降至400元/头以下;生产端育肥运营成本也从2023年底的近20元/公斤降至2024年9月底的约15元/公斤,降幅接近25%。
公司董秘近日也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复用双胞胎集团的管理与平台,复用双胞胎管理模式,分层分类精确管理,死磕成本,成本目标预计趋于行业一流水平。
然而,正邦科技的降本速度能否赶上行业一流水平却是未知数。据涌益咨询,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生猪完全成本降至14.6元/公斤。头部猪企中,牧原股份10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3.3元/公斤,年底有望降至13元/公斤;温氏股份10月肉猪养殖综合成本实现7.3元/斤以下,公司规划2025年全年肉猪养殖综合成本目标为6.5元/斤以下。(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马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