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全国各地,大家习惯叫幼儿园的园长为“园长妈妈”,极个别还会有“园长爸爸”“园长姐姐”。

2010年我成为正职园长时,就这样被孩子们、家长称呼着,初时,还挣扎了一下:“叫我龚老师吧”,但随着自己年龄增长以及年轻老师不断加入,叫我“园长妈妈”的群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自然,这称谓听上去如同温暖的家人,我也只能顺其自然了。


记得开学时,一个孩子兴奋地宣布:知道吧,我们的教室就在园长妈妈房间的旁边。这意味着他们有更多机会看到我,还可以逛到我办公室里来坐坐聊聊天。而教师节时,几个大班的孩子持“小记者证”走进我办公室采访,面对房间里那些照片和特别的卡片、自制礼物,孩子们连续发问“你什么时候变成短发的” “这是谁送给你的发夹呀”“你在这里做什么事” ……

确实,每天在园区中走动,都会有孩子响亮地向我打招呼“园长妈妈好”“我好久没看见你了”“爱你噢,园长妈妈”……招呼声此起彼伏,而我也满心欢喜地和孩子们聊一聊、抱一抱,增进相互间的情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而现在家长的年龄与我当年的学生相仿,一声“园长妈妈”,也显得特别亲切。


直到有一天,一群“园长妈妈”走进乌南,其中,我重点介绍了自己的几位朋友“高园长”“陈园长”等,然后随口问孩子们:“那么,我姓什么?”这时,所有身边的大班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说:“姓园!”这一回答令大家哈哈大笑,随后我再问:“是吗?我肯定不姓幼儿园的园。”某个机灵的孩子立刻回应:“是圆圈圈的圆吧。”为了不打扰活动中的他们,我说:“是,还是不是,过几天我们再来聊聊。”同时,又和身边的老师说:“这个话题有意思,可以议一下。”

一转弯,见一群孩子在运动,其中有个非常喜欢和我聊天的孩子,我受刚才的影响,有点不甘心,主动问他:我姓什么?他很顺口地说:你姓园。我说:我叫你小王,那你姓什么?他说:我姓王。我继续追问:那你为什么不姓“小”呢?他笑着说:我就是姓王呀。不过,他的眼神透露出他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


看似这么简短的交流,却让我获悉了“园长妈妈”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看来,孩子对于自己口中的“园长妈妈”只是个称呼。小班时,有些还不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孩子会拒绝我的关心,而老师在边上说“这是园长妈妈”,孩子却哭着说“不是,我要自己的妈妈”,他们的关注点在“妈妈”一词上。而大班的孩子们已经非常熟悉我,关注点落在“园长”一词上。一位小学校长也曾坦言,一年级的孩子把她称为“校长妈妈”时,她很不习惯,原来是孩子们把幼儿园的称呼带到小学了。

虽然只是称谓,但这些有趣的讨论在接下来的几周中,不断得到了回应与发展。

运动时再遇到小王同学,他主动说:“我知道了,你姓龚。”我对他竖起大拇指。一群孩子见到我说“龚老师好”“龚园长好”,甚至还有孩子用沪语叫我:君老师(“龚”的沪语谐音)。一位老师转达了孩子们对园长妈妈的印象:她喜欢笑;她喜欢穿套装;她是温文尔雅的(这词把我惊艳到了);她很忙的,经常要去开会,还要去看弟弟妹妹们……看来,孩子们慢慢懂得 “园长妈妈”只是一个称谓。


某个早晨,我在另一个园区巡视,一个5岁的男孩子上楼遇见我,很认真地对我说:“龚老师,你真厉害。”我很诧异,追问:“为什么说我厉害呢?”他看着我笑眯眯地说:“你是园长呀,要管这么多地方。”说完,他就走向自己的教室,我果断地跟着他走进教室,因为我也需要了解他姓什么叫什么,并告诉他,因为他的夸奖让我很惊喜,开启了美好的一天。

关于“园长妈妈”的那些事儿,每天还会继续发生,而幼儿园里还有保健老师、门卫叔叔等,家庭中也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给予孩子有时间有机会去了解一个个称谓背后那个真实的人,看见他们与自己的关系链接,让每一个称谓符号变得更有温度与意义。

栏目编辑:史佳林 文字编辑:钱卫

来源:作者:龚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