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NuclearKitty 的第 1625 篇原创文章
从被一句“平凡人出征非凡赛事”打动,2016、2018、2024、2025年,四次参赛经历让本人对于港百的印象也从陌生变到了熟悉。
今年,我参与的是THE THIRD组别33公里的赛事,为的就是在第一天完赛后,腾出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以自媒体的身份,用港百做一面镜子,寻找一个萦绕在心头的略显宏大问题:2025年,中国越野跑去向何方?
从领装备的那一刻开始,港百就给人一种极为松弛的感觉。领物时不查强装,凭邮件报参赛号码就能拿走装备,而且还可以代领。
实际比赛中,强装要求少之又少,起点几个帐篷A板,拱门搭得也是相当凑合,赛道中路标密集度低,终点旁边就是一个硕大的坟茔地...说了这么多,似乎这是一篇要黑港百的文章。然而,笔者从这种看似松垮的执行中,体会到的是赛事主办方的信任感。
不要求不检查的背后,是基于“参与者已经对基本的户外运动规则有了共识”。从报名门槛说,港百可以说门槛低得几乎是没有要求,但如果从内在要求看,港百的要求却是很高的,装备选择、赛道礼仪等等。
我不说,但不代表没要求。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特点让我想起了许久没有系统性关注的中国足球。某一个时间段里,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是要练体能的,12分钟跑、YOYO体测等等,但似乎我们没有听说有哪个国外联赛球员因为12分钟跑的成绩而如何如何。
体能之于足球运动员的重要性,与户外常识之于越野跑运动员是别无二致的:这是必备能力,但需要日积月累。
因工作原因,港百的三个比赛日中我的角色各不相同。第一天参赛,第二天媒体,第三天工作人员(负责为精英运动员私补)。
同时我也难得地得以用三个视角,感受到了港百独特的赛道氛围,赛道工作人员专业且高效。
每次进站之后,志愿者递送补给、加油鼓励、接受问询都能做到有条不紊。印象最深的,一个是SP东壩手持助威棒的志愿者,一个是终点前几十米出用手鼓等乐器为选手助威的志愿者。其发自肺腑的情绪释放,对于参赛者实在是莫大的鼓励。
反观内地的马拉松、越野跑赛事,路人(个人认为不是观众)最大的善意,也就是掏出手机拍些视频照片了。曾经的一届北马,我多次试图向路边的观众喊到,“不用拍,有摄影师,喊啊,叫啊”,最终的结果不难猜到。
每次的港百经历,最让我艳羡的,其实就是这条麦理浩径了。这条启用于1979年、全长100公里的徒步路径,横跨了八个香港郊野公园,是香港第一条徒步径,路线也是全港最长,被国家地理学会点名为全球最佳徒步径之一,还被《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全球 20 条最佳远足径之一。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卫奕信径、港岛径、凤凰径,这也就是著名的“香港四径”。每每想到香港弹丸之地就盘踞了四条成熟的徒步路线,再联想笔者生活城市那被修成了防火道、规则台阶路的山野,不禁唏嘘。
从赛事执行角度说,越野赛必然要依托于成熟的登山步道。从行业角度说,丰富的徒步路线资源,才是孕育一个又一个蒙光富、覃桂都的土壤。
从越野跑人群的画像也能印证这一观点。国外的越野跑用户,更多的是从户外运动中来的,这与国内的“马拉松跑腻了就去越野跑”路径,大相径庭。诚然,路跑用户可以视作广场舞之外最大的运动群体,但和路跑比起来,越野跑项目更需要参与者具备一定的户外运动、户外生存经验,这显然是我们所欠缺的。
出于多年体育媒体的工作习惯,都会对体育相关的人、事敏感,举两个印象极为深刻的例子:
在参赛选手集中居住的沙田,算不得香港最繁华的所在。在一次例行的赛前水边闲逛时,我惊喜地在一座立交桥下一个犄角旮旯的所在,发现了一家专业的自行车店。细细看来业务相当丰富:整车售卖,配件售卖,车辆调适,车辆租赁。理论上和骑行有关的需求,都可以在这方寸之地实现。再看店面,典型的港风(也就是破破旧旧)装潢,料想这家店的经营年头已不算短。
每次走在香港街头,都会看到很多运动人群。作为一个从业快20年的体育媒体人,这些人手里经常会出现我叫不出名字的器械。
两个似乎没啥关联的画面,其实想表达的都是:在我个人看来,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的都是体育人口。中国香港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不能算抢眼,但就是这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热爱运动的普通人,才是让一家家“犄角旮旯自行车店”生存下去的基础所在。
至此,我的问题似乎也有了一个模糊的答案。在如今的中国越野跑领域,我们目睹了诸多令人惊叹的场景。赛事主办方们为了营造出极致的赛事体验,在赛事的搭建方面可谓是不惜血本。
从精心规划、设计的比赛路线,到搭建专业且完备的赛事服务站点,越来越多的越野跑赛事,都在力求把细节做到尽善尽美。
不仅如此,在赛事的传播投放方面,各方也是不遗余力。通过各种媒体渠道,都能看到中国越野跑赛事的宣传推广。碎片化的赛事精彩瞬间、选手故事等内容铺天盖地而来,试图让更多人了解越野跑这项运动。
这些,够了么?够了。
然而,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真正能够让中国越野跑这个目前尚属小众的项目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形成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更为蓬勃的发展态势的,必然是需要吸纳并发展更多的参与人口。
只有让越来越多的人真正参与到越野跑中来,从单纯的观众、看客,转变为身体力行的参与者,才能让这项运动拥有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命力,才能让它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走向更为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