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在朝鲜战争初期的表现却称得上是“匪夷所思”,他既不派兵参战,又不公开谴责联合国军,反倒是一直在对金日成“明示加暗示”,巴不得战争打起来,这让很多史学家大为不解。
正所谓“崽卖爷田不心疼”,1992年,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继承了大量苏联资产,但伴随着国内持续恶化的经济形势,俄联邦总统叶利钦只能砸锅卖铁向国际社会售卖前苏联遗产,其中就包括朝鲜战争的秘密档案。
美国急于知道在朝鲜战场上,“小米加步枪”的志愿军凭什么能跟自己打成五五开,于是立马花高价购买这批前苏联的秘密档案,却意外揭开了一场苏联尘封已久的“阴谋”。
那么在朝鲜战争初期,苏联究竟在打什么“小算盘”?
朝鲜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
1945年8月8日,苏联加入《波茨坦公告》。次日零时起,苏联正式对日宣战。苏军越过苏朝边境线进入朝鲜,和日本侵略者交火。
同一天,美军于日本长崎市上空投下第二枚原子弹“胖子”,直接逼迫日本天皇裕仁投降。在随后的8月28日,美军在日本横须贺登陆,麦克阿瑟率领46万美国士兵占领日本,并向朝鲜半岛南部地区增兵。
随后,美国和苏联分别接受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的日军投降,并各自设立了“临时军事占领区”。
两国商定将北纬38度线定为分界线,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半岛、两个阵营、三个国家、四股力量”的复杂局面,朝鲜正式进入“事实分裂”状态。
南部的李承晚由美国支持,率先于1948年8月15日建立了韩国政府;而北部的金日成在苏联的支持下也不甘示弱,于同年9月9日建立了朝鲜社会主义政府。
至此,两边都建立了政权,都宣称“自己才是朝鲜唯一合法政府”,南北双方的政治斗争迅速加剧。
1950年6月25日,在斯大林作出了“会给朝方大量武装援助”的保证后,金日成率领人民军猛攻南朝鲜,朝鲜战争爆发。开战后,人民军一度攻占汉城(今首尔),把南朝鲜李承晚部赶到了蒲项以南、釜山以北仅2万多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
然而金日成的大部队和重火力都部署在前线,后方兵力极度空虚。
美军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于9月14日在朝鲜后方的仁川实施登陆,金日成被美韩联军“反包围”,东北亚局势急转直下。
火烧眉毛的金日成赶紧给斯大林发电报求援,斯大林满口承诺“会提供大批物资援助”,却绝口不提派兵之事。
不得已之下,金日成接连向毛泽东发出三封绝笔信,希望中国出兵救救朝鲜这个“社会主义小兄弟”。
同年10月25日,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正式打响。
一份秘密档案揭开了苏联的“阴谋”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的角力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美国意图在全球范围内遏制共产主义的蔓延,而苏联则试图扩大社会主义阵营,由此,美苏两国开始从二战同盟国走向了彻底的敌对关系。
朝鲜半岛就成了美苏争霸的一颗重要棋子,双方都意图争夺半岛控制权,并借此扩大自身影响力。但苏联在朝鲜战争开打之初的“犹豫不决”让很多人都感到困惑,这件事直到1992年才有了答案。
根据1992年美国购买并公开的前苏联档案,在当时的朝鲜问题上,苏联的“小算盘”主要有三个:
一是不断拱火金日成,让朝鲜人民军南下进攻李承晚。如果金日成顺利统一半岛,那么社会主义阵营就可以再次扩大,朝鲜半岛也将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
二是如果金日成进攻不顺,那到时候苏联出手相助就显得更顺理成章,也可以更好拿捏金日成。到了那时候,朝鲜的事都得听苏联的。
三是让战争越大越大,最好是把中国和美国都拉下水,自己则稳坐钓鱼台“坐山观虎斗”。在苏联看来,当时的中朝两国都不是美国的对手,一旦战争陷入焦灼或不利态势,中朝两国势必会向自己求援,到时候苏联就可以提出更多的政治条件,借此图谋在中国的“政治特权”。
然而,毛泽东和斯大林两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苏联的“阴谋”增添了更多变数。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道路,成为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中一个新的重要力量。
斯大林当时急于通过与新中国建立联盟,利用中国的力量来抗衡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并试图通过政治与经济援助强化对中国的控制,但毛主席的立场却并不像斯大林预想的那样简单。
在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虽然承认苏联的影响力,并在一段时间内寻求与苏联合作,但他对苏联自视“兄长”的做法非常不满,甚至可以说是厌恶至极。
毛主席希望中国能够保持独立,拒绝屈从于任何外来势力的控制。尤其是当时苏联在东北地区还存在“中长铁路”和“旅大地区”这两大政治特权,这令毛主席非常恼火。
中长铁路是一条贯穿中国东北的重要交通干线,而旅大地区作为位于辽东半岛的战略要地,曾是沙俄在远东的重要基地,苏联通过《雅尔塔协定》获得了对这些区域的优先控制权。
毛主席深知,只有彻底废除这些特权,才能真正捍卫新中国的独立。
经过艰难的谈判,毛主席终于迫使斯大林做出让步,归还了旅大港和中长铁路的部分主权(二者主权分别于1952年和1955年全部归还),但这件事让斯大林耿耿于怀。
此时,恰逢金日成急于实现统一朝鲜半岛的愿望。
斯大林认为,如果朝鲜南下后没有成功,朝鲜可能会陷入困境,甚至引发美军的干预,迫使中国不得不请求苏联援助,从而为苏联重新获得对中国的控制提供机会。
于是怀揣着这样的“小九九”,苏联开始了对金日成的表面支持,金日成也“不负众望”,果真和美韩联军打了起来。到了这里,斯大林这一招“一石三鸟”的局就算布好了。
然而令斯大林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深知朝鲜半岛对新中国地缘影响的利害关系,不仅毅然中断了国内刚刚起步的经济建设工作,先后调集19个军共134余万人开赴朝鲜战场,更是凭借不怕死的意志和高超的轻步兵战术,硬生生顶住了联合国军的攻势。
毛泽东犀利地说:“时间要打多久,我想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是将来美国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志愿军)完全胜利。”
到了这时候,战略主动权已经被我国牢牢抓在了手里。
为了在社会主义阵营面前挽回面子和声誉,苏联只得老老实实地向中朝两国提供大量的军事捐助,并开始在国际社会和联大替中朝两国站台撑腰。
为了支援朝鲜战争,自抗美援朝开打之日起到1952年初,苏联先后落实援华工业项目42个,并在次年将援助项目增加到了133个。
到了1954年,最终的援华项目定格在了156个,可以说直接把新中国送进了“初步工业化”的大门。
结语
1951年,志愿军攻入汉城的消息传回国内,历经清代、北洋、民国、新中国四个时代的传奇将领萨镇冰听闻消息泪流满面,当即作诗一首:“五十七载犹如梦,举国沦亡缘汉城,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次年萨镇冰逝世,享年94岁。
萨镇冰是幸运的,他曾亲眼看着旧中国被列强侵略蹂躏,在临终前又亲眼看见新中国将侵略者硬生生赶了出去。
可以说,抗美援朝是“一仗定国威”,打破了苏联的特权幻想,打碎了美国的嚣张狂妄,打出了新中国的自信,更打出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面对苏联的阴谋,毛主席高瞻远瞩,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本质,让我们向老一辈革命家致敬!
参考资料:
中国军网《展开时间线,带你了解抗美援朝历史!》
中国青年报《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什么》
中国新闻网《解密:朝鲜战争初期苏联为何不急于让中国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