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提前15个月建成的武渝高速天门东段通车,这是湖北首条全程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也是湖北今年建成通车的首条高速公路。

对天门来说,武渝高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刻,等了整整18年。

“以往,向北绕行武荆,向南借道汉宜,天门城区到武汉都需要2个小时。”天门市重大交通建设项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刚介绍,武汉至汉川段预计今年底建成通车后,天门将实现一小时直达武汉。


1月21日,航拍正式通车的武渝高速天门东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高效协作推动项目“加速跑”

作为武汉都市圈成员,长久以来,天门却没有一条高速可以直通武汉。

王刚介绍,早在2006年,当地就一直为这条高速公路的规划、立项、建设多方奔走呼吁。

直到2022年9月,武渝高速天门东段开工建设。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在省交通运输厅指导下,天门市政府联合湖北交投集团,加速征地等要素报批手续。该项目从工可批复到初设批复,仅用时35天,项目用地报批,仅用时79天,创造了湖北高速公路建设速度之最。

面对节约用地要求高、耕地占补平衡难、部分地块权属矛盾深等诸多困难,项目指挥部与湖北交投密切协作,确定“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争分夺秒赶进度,在最短周期内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查。

武渝高速汉川至天门段分为东、西两段,全长84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其中天门东段37公里,天门西段47公里。武渝高速天门东段起于汉川田二河枢纽互通(连接孝洪高速),止于天门岳口枢纽互通(连接随岳高速)。

王刚说,不仅天门东段加速“快跑”,天门西段316.8公顷用地预审从自然资源部接件到取得用地批复,仅3个工作日,75.8公顷先行用地审批,从初步设计批复到取得先行用地批复仅用16天……

“天门东段的提前通车,与政府支持和各职能部门的高效协作密不可分。”湖北交投江汉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吉明感叹,用地批复、土地规划许可、环评审批、征地拆迁,每样都十分复杂,天门各方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才让各项工作快速推进。

6300多块“积木”搭出新速度

走进武天高速智慧梁厂,只见重达78吨的箱梁在流水线上行进自如,焊接、浇筑、拆模均由智能设备完成,然后进入智能蒸养室“桑拿”,全程只需几人操作。

“梁厂建有24条生产线,在武渝高速施工期间,基本是满负荷运行。”梁厂负责人何明明介绍,天门东段桥梁占比超七成,修高速好比堆积木,把6300多块箱梁连接在一起。

天门东段从开工到建成,比批复工期提前15个月,这是武渝高速最早通车的一部分,创造了湖北高速公路建设速度之最,智慧梁厂的贡献功不可没。

据介绍,该梁厂是湖北规模最大的智慧化预制梁厂。在钢筋加工区,一个个智能数控弯箍设备“埋头苦干”,将钢材拉出各种造型,加工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在钢筋加工安装一体化设备及信息化系统加持下,实现钢筋加工、配送、安装自动化。

另一边,智能鱼雷罐和智能布料机协同生产,完成混凝土智能化浇筑,经过16个小时带模养护、24个小时高温“蒸养”、24个小时“标养”、8个小时自然养护,就能进行最后的“拉筋”环节。

“高峰期,每天可生产20多片箱梁。”何明明说,将1.0版智慧梁厂升级为3.0版,通过推行生产智能化、工业化及装配化理念,可减少作业人员30%,工效提高一倍,为天门东段提前建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来到梁厂数智化管理中心,电脑显示屏上,各个生产区间实时运行数据及画面一目了然。梁厂内部能够高效运转,主要在于配备了这个强大的“神经中枢”。

点开鱼雷罐控制系统,鱼雷罐的实时位置、到位与进出站情况都可实时监测。何明明介绍,智能鱼雷罐和智能布料机共同组成的一键运输布料系统,替代了传统的混凝土运输罐车和人工料斗运输布料方式,不仅能节约混凝土转运时间,还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沥青路面采用无人化摊铺作业

行驶在高速路上,边坡的绿植一闪而过。结合江汉平原地貌特点,项目采用柔性生态防护系统,实现公路边坡的快速生态绿化,全线路基段使用微孔仿石吸音陶瓷板新型声屏障,内部的大量小孔可吸收声波,材料还可回收再利用。

其实,地处江汉平原的武渝高速软地基多,如何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是建设者需要解决的难题。湖北交投江汉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峰认为,修高速并不能过于“拼速度”,更重要的还是“拼质量”。

该公司采用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及监控系统,对设计用量水泥进行二次双向搅拌,进一步提升水泥分布均匀性,大幅度降低环境污染,解决水泥搅拌桩难控制问题,将沉降控制在可控范围内。通过新技术应用,成桩时间缩短了40%左右,桩长合格率达到100%。

此外,武渝高速部分路段沥青路面采用无人化摊铺作业,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对施工碾压轨迹的精准控制,并且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和碾压区域等都严格按照设定进行,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导致的漏压、过压、欠压等问题,保证了摊铺均匀性、碾压压实度和表面平整度。

“用机器取代人工,无人化摊铺碾压作业可以实现连续不间断作业,施工效率提高25%、综合施工能耗降低15%,每百公里减少碳排放约36吨。”毛峰说。

建设过程中,天门东段还应用了防撞护栏预埋钢筋线形控制装置、门式起重机简易防风夹轨固定装置、墩柱钢筋保护层控制卡尺装置等新技术,为项目提质增效保驾护航。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王真

出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精美礼品免费送


如何参与:①在荆楚网公众号推送的每篇文章下面点“赞”和“分享”。②每周发放10份,分别选取“点赞”、“分享”每周总量的前5名,名单每周一在此公布。数据由荆楚网后台自动统计。

(荆楚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