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下午,江苏省人大代表、省委书记信长星来到泰州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信长星指出,泰州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随着一批高速铁路、过江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见效,泰州加快发展的时机和条件更为成熟。

抓经济

实干笃行走稳发展步伐

会上,信长星指出:要突出抓经济、抓产业、抓项目的鲜明导向,顺应产业变革规律,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扎实推进海工船舶、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探索优势产业未来化的新路径,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当前,泰州步入了形成新质生产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泰州锚定“十五五”末GDP超万亿目标,不断提高泰州经济在全省的占比和贡献,不断提升在全国城市综合实力中的位次。据统计,2024年,泰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跨越7000亿元台阶,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总量目标,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43亿元、增长4.3%。

在产业发展方面,作为大型中成药生产基地,泰州聚集了扬子江药业集团等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形成了生物药、化学药新型制剂、体外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四大支柱产业和特医配方食品、动物保健类药物两大特色产业。眼下,“4+2”特色产业体系已然形成,越来越多创业者、科学家的梦想蓝图在药城舒展,不少产品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图源:江苏新闻

项目建设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产业升级的推动力。泰州市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新赛道,一批重大项目纷至沓来。由中晶(泰州)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生产600套电池用高密度固态储氢装置项目,主要生产电池用高密度固态储氢装置。中晶的储氢材料均为自主研发生产,拥有100%的自主知识产权,是公司的核心技术之一。

借“长”风

把握中部区位格局变化

信长星强调,做好泰州工作,要把握区位格局变化,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更加主动融入苏南,广泛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高效汇聚产业、科技、金融等要素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谋划发展。

2023年11月,上海大都市圈扩容,泰州全域纳入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范围,泰州迎来新的机遇。泰州市以建设国家级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为牵引,大力实施交通强市、港口强市战略,积极构建“上海门户+泰州支点”协同发展格局。

为落实这一战略部署,2024年7月18日,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钢桥面铺装施工全面启动,同时,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张靖皋长江大桥等过江通道也在如火如荼建设,未来将为推进长三角交通中轴建设、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此外,泰州市突破行政区划、体制机制限制,专门出台实施意见,在长三角科创资源富集地区,布局离岸创新中心,构建综合服务创新生态系统。“研发在上海,产业化在泰州,前研后产两不误。”位于泰州医药高新区的江苏荃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超80%的研发团队在上海的离岸创新中心。

当下,泰州市专注于打造“长三角特色产业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科技体制改革带来的成果,不断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着眼未来,泰州将加速融“长”入“圈”,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更加密集地双向流动。


图源:江苏新闻

挖底蕴

发挥地域生态人文优势

信长星指出,泰州要发挥生态人文优势,把“江海河湖”水系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构建具有绿色竞争力的城市功能空间和产业生态,打造更加鲜明、更有记忆的城市标识,着力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


图源:泰州发布

深挖生态资源,泰州不断打造特色鲜明的生态景观。水,是泰州的特色。泰州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仿木桩加水生植物的生态驳岸,以“十里桃花,缤纷河岸”为主题,打造全长5.5 公里的通扬线滨河文化景观。在陈堡镇宁乡村通扬线航道沿岸,按照三级航道标准陆续新建护岸5公里,以生态护岸为依托建设首座乡村特色“港航公园”。

同时,泰州围绕卤汀河与航运有关的文化元素进行环境提升,增加步道及景观廊亭,丰富场地的休憩空间,增加景墙,宣传航运文化,丰富了附近居民的休闲文化生活,展示泰州三水文化、盐税文化、廉政文化、治水文化等水文化特色,用实际行动响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深挖历史文化,泰州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形成了以施耐庵的水浒、郑板桥的水墨、梅兰芳的水袖为代表的人文“三水”,人文“三水”滋养了具有泰州特色的民本文化、戏曲文化、里下河文学流派。

泰州市委书记姜冬冬表示,泰州将坚持守正创新、以文化人,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推动人文“三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厚植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明、彰显城市品格,让泰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芳华。

文/崔欣

资料来源:江苏新闻、泰州发布、人民网江苏、泰州生态环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