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天文学家艾伦·海尼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宇宙存在外星文明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但问题在于它们能被我们发现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0”。
该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呢?宇宙浩瀚无边,仅可观测宇宙的半径就达到了465亿光年,而在此范围之外,不可见的宇宙空间可能更为广阔,在如此大的范围之内,拥有数量如此庞大的样本,说宇宙不存在其它生命与文明,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又说外星文明被我们发现的可能性接近于0呢?这是因为要产生生命与文明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地球十分特别。
银河系非常庞大,其中囊括了1000亿至4000亿颗恒星,但这些恒星之中能够为生命星球提供支持的恒星却并不很多。
首先是位置,距离银河系中心区域太近的恒星将会被全部淘汰,因为这里的物质太过密集,星体很容易受到其它星体的影响,无法长期保持稳定。同样的,距离银河系的中心太远也不行,因为太远的地方,物质过于稀疏,没有足够的物质密度和物质种类,同样也没有办法诞生生命。
以我们自身为例,组成人体的元素种类就有60多种,如果没有足够丰富的物质种类,即便诞生了简单的生命形式,也很难演化发展下去。
这一来又淘汰了不少的恒星,而太阳恰好位于银河系的猎户座旋臂之上,与银河系的中心不远也不近,可谓恰到好处。只是选对了位置还不行,对于恒星自身也是有要求的,个头太大的恒星,寿命太过短暂,没有办法支持生命长时间演化发展。而个头太小的恒星,自身又太不稳定,即便处于宜居带之中,也会受到恒星活动的影响,没有办法形成稳定的生态,而太阳就是一颗大小刚好的恒星。
个头不大不小,还要喜欢独处。
很多恒星都是双星系统、三星系统、甚至多星系统,这些恒星在相互的引力作用下,运行轨迹十分复杂,会对周围行星造成不规律地影响,使之无法孕育生命,而这样的多星系统却又是宇宙中最为常见的,像太阳这样的单恒星系统数量则相对较少。银河系中的恒星虽然多达数千亿颗,但经过上面这些条件的筛选之后,其实已经所剩无几。
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稳定的恒星,但还不够,要成为一颗生命星球,还有很多的条件。
首先,行星必须要位于恒星的宜居带之中,这样才能安全地享受恒星提供的能量。其次,行星必须大小适宜,过大或过小的重力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第三,要拥有磁场,这样才能抵御恒星风的侵袭。第四,要拥有大气,它不仅能够隔绝紫外线,还能够调节行星内部的温度。第五,要有液态水,因为有机物的形成需要液态水作为溶剂,水在宇宙中虽然不是稀罕物,但液态水的确非常稀有。
第六,行星上要有可供合成有机物的元素,而且元素的种类还有足够丰富。
即便是这些条件都满足了,生命的产生依旧具有极大的随机性,而生命能够长期稳定发展并演化出智慧生命更是一件小概率的事件。宇宙虽大,但能够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确实很少,所以想要在小范围内找到另一颗文明星球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个小范围可能是几百、上千光年。这就是为什么说外星文明被我们发现的概率无限接近于0了,因为跨越几百、上千光年的距离去进行宇宙探索,也许是我们永远无法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