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陈济棠的真相(22—1)
——凌仲冕《再述陈济棠》辩伪(2)之1
(五)
【图1,凌仲冕《再述陈济棠》(《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4辑军政类》第375—415页):军,李济深任军长;以原民军的福军编为第5军,李福林任军长;以鄂军和其他部队编为第6军,程潜任军长;(华697注,程潜的第6军是湘军,不是鄂军,)稍后以广西部队编成第7军,李宗仁任军长。在广州誓师北伐时,在粤出发的是1至6军,第7军是由桂出发的。迄第4军前锋叶挺团进入了湖南,所向无敌。唐生智所部始编为第8军而任军长。这是北伐大军初期的8个军,克武汉后,蒋介石陆续收编各地的降军散军,才扩充至二十多个军。第4军所属的3个师是陈铭枢当师长,张发奎当第12师师长,陈济棠当第11师长。(华697注:第四军是四个师,还有徐景唐任师长的第13师;北伐初期第12师师长是陈可钰,张发奎是第12师副师长,)当时李济深是当国民革命军的总参谋长而兼任第4军军长,负责留守任务,巩固后方,随同蒋介石出发的只是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华697注:李宗仁说,白崇禧是北伐军参谋长兼任副总参谋长,代行总参谋长职权;李济深只是留守广州,都还得听蒋介石左右摆布,)第四军出发的只第10和第12两个师,第11师留守广东、(华697注:留守广东的还有第13师。)
李济深如此部署,是另有其深意。以陈济棠相随最久,又是自己一手提拔得人,在第1师正统嫡系中,是与同盟会老革命人物没有瓜葛的一个。不至于如邓演达,薛岳,张发奎等动辄摆起追随孙先生革命在先的姿态,令人难受。(华697注:相信稍有点近代史常识的人,最觉难受的是看到凌仲冕在这毫无事实根据地胡编乱造。)不派调北上,既免牺牲,可保实力,到】
(1)李宗仁说北伐前夕,广州国民政府实权掌握在蒋介石一人之手;
【图2,《李宗仁回忆录》:政治方面,自汪兆铭被迫离粤后,由谭延闿,张人杰分别代理国民政府中政会主席,而实权则操纵诸蒋介石先生一人之手。(华697注:看到了没有,李宗仁都讲了,北伐前广州国民政府实权掌握在蒋介石一人之手,调兵那么大的事,怎么可能由个挂虚职的李济深话得了事呢?)蒋先生骤揽大权于一身,既众望难孚,又私心用事,中央政局的破裂,实伏线于斯。
至于军事方面,广东原有的粤军和各地来粤的客军,自刘,杨消灭之后,共编成六个军。第一军的基础为前许崇智的粤军第二军。许去后,蒋自任军长。旋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初由蒋自任军长,到1926年初,由何应钦继任。下辖五个师,共计十九个团,驻防广州和东江一带;谭延闿原来率领来粤就食的湘军改编为第二军,以谭为军长,驻防于北江一带,共辖四师十二团;原由朱培德所统率,辗转流离的滇军则改编为第三军,朱仍为军长,辖三师,共有八团二营,驻于广州和四邑一带;李济深所率的第四军原为粤军第一军,辖四师,共有十三团二营,驻西江和琼崖一带;(华697注,李宗仁都说第四军是四个师,而不是凌仲冕说的三个师,)李福林所辖的前福军,则改编为第五军,辖二师,共八团一营,原驻番禺,南海和广州河南一带;程潜所率的第六军,系就他原来所率的湘军改编,辖三师,共九团二营,驻广州附近和北江一带。(华697驻:李宗仁说程潜带的是湘军,不是凌仲冕讲的鄂军。)】
1)1926年4月16日,谭延闿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主席;
【图3,《蒋介石年谱初稿》:1926年4月,十六日,下午四时后,开中央党部国民政府联席会议,推选谭延闿部长为政治委员会主席,公为军事委员会主席。(华697注:如说“国民政府及军事委员会如此部署”还有点挨边,李济深只是个中央执委委员,哪里轮得到他来部署啦?在他上面的还有国民政府常委,中央监察委常委,军事委员会常委,主席等等。)】
2)4月29日胡汉民自俄回到广州,蒋介石亲去迎接;
【图4,《蒋介石年谱初稿》:1926年4月二十九日,胡汉民偕鲍罗廷自俄回国。下午,抵粤,(公亲迓之,)邀至要塞部叙谈。
三十日,下午,又与胡汉民谈话,(其言似多挑拨,心疑不确。)(华697注:如从蒋介石先生方面来看呢,1931年那次“蒋囚胡”,可能是双方都有错的误会。)】
3)5月11日汪精卫离粤游法;
【图5,《蒋介石年谱初稿》:1926年5月,十一日,上午,会李宗仁(自广西来,定北伐计划。)
下午,公及谭,朱,张,宋会议。
晚,宴李(宗仁),刘(峙),商北伐计划。
是日,汪兆铭离粤游法。】
4)5月19日选定张人杰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
【图6,《蒋介石年谱初稿》:1926年5月,十九日,全体执委员选定张人杰为中央常委委员会主席。
二十日,上午,全体执委会通过公所提重新登记(期限定三个月)案及统一各省党部案,并选定两党联席会议本党代表。(额五名:张人杰,谭延闿,蒋中正,吴敬恒,顾孟余,共产党三名。)】
【图7,张静江照片,】
【张静江,字人杰】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
蒋介石特级上将任命状
第309章陈济棠的真相(22—2)
——凌仲冕《再述陈济棠》辩伪(2)之2
5)7月6日蒋介石为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
【图8,《蒋介石年谱初稿》:1926年7月,六日,中央全体会议推选公为常务委员会主席(张人杰以足疾辞),北伐期间,仍请张代理。(华697注: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张静江都还在广州,哪里轮得到李济深来“留守”啦?)】
6)7月14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是蒋介石,总参谋长李济深;
【图9,《蒋介石年谱初稿》第619页:1926年7月,十四日,上午,主席宣传委员会,议决战地民政,财政办法。
公因前方情况变更,另定各军集中地点。令曰:(一)据前敌唐总指挥报告:1,我第七,八两军,将敌击溃,占领长沙,即分途追击。中路追至湘阴,敌向岳州溃退;左路占领宁乡,益阳,叶率部向沅江溃退;右路第四军陈,张两师,占醴陵,浏阳,计缴械及俘虏各数千,擒获旅长刘雪轩一名。2,接王天培东电,黔军六师大部已抵洪江,先头部队已达桃源。(二)基于右列情况之变迁,改定各军集中地点及任务于下:1,第七,八两军,应占领益阳,平江,固守汨罗江之线,掩护后续部队之集中,但对溃窜沅江方面之残敌,应猛烈压迫而歼灭之。2,第四军应以一部占领浏阳,以主力集中醴陵,监视江西。3,第三军应改道衢州,乘船到株洲,转乘株萍铁路,迅到醴陵集中,监视江西,策应中,右两路。4,第二军应迅速集中茶陵,对江西严密监视,并策应醴陵方面。5,第一军集中株洲,为各方之策应。6,第六军应集中攸县候命。7,第五军十六师之四十六团,仍在汝城,其任务同前。(三)兵站总监部仍在韶关,各军兵站监改定位置如下:第一,第三,第二军在汝城,第五军之四十六团,仍照前办理。(四)总部设在广州。总司令蒋中正。)
呈请任命李济深为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钮永建为总参议。举陈果夫代组织部长。】
7)7月16日军事委员会议决命李济深坐镇广州(注意:只是广州);
【图9-2,《蒋介石年谱初稿》第620页:1926年7月,十六日,军事委员会议决命李参谋长坐镇广州。
下午,诣胡谦布防及剿匪办法。(电曰:胡师长览:删电悉。所拟布防及剿匪办法,尚属可行,仰即实施,并速扑灭淡水之匪,以免蔓延。仍将剿匪情形随时查报。总司令蒋。铣。印。)(华697注:惠州的胡谦直接向总司令负责和报告的啊。)
十七日,上午,中央开常务会议,推张人杰为代理主席,谭延闿为政治会议代理主席。
电令何应钦拿办抗拒公债之方雄文等。(电曰:急。汕头东江绥靖委员会何委员长鉴:特密。现据惠来县肇明元电,略称:职县奉办公债,正在严县催收间......)(华697注:汕头何应钦的事务李济深没法染指吧;什么“留守广东”啦?)】
8)综上所述,北伐前夕广州国民政府实权掌握在蒋介石手中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2)李宗仁说,北伐白崇禧以副总参谋长代行总参谋长职权;
【图10,《李宗仁回忆录》:中央各政要和蒋总司令,李任潮等不时赴颐养园白氏寓所力劝,川流不息,急如星火。白氏推托不得,最后才提出折中办法,他要求将“总司令部参谋长”职衔之上加一“总”字,变成“总参谋长”,由李任潮担任此一头衔,而白氏则以“副总参谋长”名义,代行总参谋长职权。蒋总司令立即同意此一办法,白氏才就副总参谋长之职,着手组织总司令部。这便是白崇禧出任副总参谋长的内幕情形,也即北伐期中,军中仍呼白氏为“参谋长”的由来。(华697注:说白了,李济深这个“北伐军总参谋长”职位是个虚衔。)】
(3)李济深说他在北伐期间留守广州,“代行总司令职权”;
【图11,《李济深自述》:我是北伐军总参谋长,(华697注:李济深的“北伐军总参谋长”是个虚职,职权已经给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代”走了,)不能出发前方,而留守大本营,在后方代行总司令职权。(华697注:我不知李济深讲的“代行总司令职权”是指哪个“总司令”?如是指代了蒋介石的总司令职权,只能说他活在梦里,)我因要留守广州,即由陈可钰副军长带两个师即陈铭枢和张发奎及独立团叶挺北伐。北伐军很努力,一出师即占领湖南,随即在汀泗桥,贺胜桥击败吴佩孚军,直指武昌。第四军威名煊赫,有铁军之称。(华697注:可惜陈铭枢和张发奎都不认李济深是他们的领导的呀,)邓演达为围攻武昌城的司令,陷武昌后,带回许多胜利品给我。】
1)看看是不是?他说他“事前一点都不知道”,有这样“代行总司令职权”的吗?
【图12,《李济深自述》:当时,苏联送了许多枪来,军事委员会主席汪精卫想给大家分一分,但是蒋介石想将苏联的枪自己独吞。我本来收编了很多队伍,照实力可以编六个师,后来只编陈铭枢,张发奎,徐景唐,陈济棠四个师。蒋介石独裁气氛渐长,组织孙文主义学会与中共相争。他当时兼任广州警备司令,忽然发动三月二十日事变,将各机关监视起来,连俄国顾问也牵连在内。我当时任参谋部长,事前一点都不知道,跑去黄埔问邓演达(他是教育长),他也不知道。(华697注:什么都不给你知道,那蒋介石就不把你当成真的“参谋部长”啦,)】
张静江
第310章陈济棠的真相(22—3)
——凌仲冕《再述陈济棠》辩伪(2)之3
2)看1926年9月蒋介石电令李济深可知,蒋介石对李济深真的是“关怀备至”,分配毕业生都要插手相教;
【图12,《蒋介石年谱初稿》:电复李济深,分配四期毕业生。(电曰:广州。总部李总参谋长勋鉴:<师密>巧日两电均悉。(一)第四军转送本校之学员,俟此期毕业后,准调回该军服务。(二)本校第四期毕业生,可挑选百名补充第一补充师及宪兵团排长缺。希查照!中正。铣。印。)】
3)蒋介石命令李济深成立两补充团;
【图13,《蒋介石年谱初稿》:电李济深,商扩编军队。(电曰:广州。李总参谋长勋鉴:<战密>养马电悉。悉四团与十三师之一团为基础,新编一师,以中意应新编两团,名为补充团,不必成师,直隶军部,以师长难觅故也。省军应以团为最大单位,请兄预筹一切,作一统计详示。在四军挑选旅长,中意应在前方团长中保举为宜。补充师或须令其来鄂赣作战。第二十师可缓调,以省城空虚,不能无兵。慕尹诚实,急宜可引为后进,请善导之。第十第十二师,皆有战功,应如何升晋?请兄保奖以励之!中正。感。)】
4)1926年10月24日,一个团的调防李济深都要接蒋介石命令;
【图14,《蒋介石年谱初稿》第815页:1926年10月,二十四日,上午,电准李济深发表自定该军改组案。
电令李济深派队接第三军防。(电曰:广州。李总参谋长勋鉴:第三军留粤部队,已令其悉数来赣,如其请领临时行军等费,请酌发,并望派队接防。中正。敬)。
电令李济深调第五十九团集中省城,第十三师填防中山。】
5)从这些档案可以看得出,蒋介石并未将基本职权让李济深去“代行”,李济深说的“代行总司令职权”更多是自己“一厢情愿”。
(3)1926年6月28日陈铭枢,张发奎两师参加北伐是蒋介石派去的(不关李济深的什么事);
【图15,《蒋介石年谱初稿》第602页:1926年6月,二十八日,令陈铭枢(第四军第十师师长),张发奎(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两师,自韶州出发援湘。
二十九日,政治委员会通过蒋中正为国民政府委员。】
(4)所以讲,凌仲冕说的“李济深如此部署,另有深意”,他有个鬼权力部署呀?“深意”更成了笑话。
(5)凌仲冕,哪个陈济棠与李济深“相随最久”,“又是自己一手提拔”,“与同盟会老革命没有瓜葛”?
1)胡汉民算不算同盟会老革命?胡1925年8月20日就说跟陈济棠是“熟人”;
【图16,《胡汉民自述》:仲恺被刺,是八月二十日早上。这天中央党部开会,我生平做事,谨守时间,尤以开会之类,是从来没有稍迟到的。这一天,在开会前一小时,我预备进早餐,陈伯南来找我,谈了一会。伯南是熟人,我一面谈,一面便叫人拿面包来吃。我说:“开会了。”伯南走后,朱益之的师长朱世贵来,比较客气些,不能推他走,便坐下谈话。(华697注:黄绍竑在回忆录中说,他在1926年去广州时陈济棠第一次带他去胡汉民家,可以说有对应。我奶奶就说陈淑子是陈济棠莫秀英的媒人婆,我伯也说胡木兰是他的姨婆,可以说都有对应。反而我奶说,古应芬原来跟胡汉民不是很熟的,古应芬最熟的人是朱执信,汪精卫等,跟胡毅生都比跟胡汉民要来往得多。我奶就说胡毅生介绍古应芬加入洪门,还说孙中山也是洪门弟子,在洪门地位不算很高的,)】
【图17,胡汉民照片,】
【胡汉民】
2)胡汉民当天还同陈济棠去看廖仲恺;
【图18,《胡汉民自述》:时间已到,刚要起身上车,中央党部忽来电话说:“仲恺被刺,已入医院。”那时吴铁城任公安局长,我在痛悼之中立刻找了他来,同伯南,铁城到医院去看仲恺。仲恺已死了。我便折往许汝为处。我说:“仲恺在中央党部被刺,事情重大,应当彻查究办!”其时精卫亦在汝为处,力主邀鲍罗廷来,......于是开临时会议,由鲍罗廷提出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三人为特别委员,将当时的党部,政治会议,国民政府各机关职权,一律交特别委员会统制。这个委员会,有党政军一切大权,汪,许二人并推鲍罗廷为最高顾问。】
3)1931年2月胡汉民还说陈济棠是他“军队中人”;
【图19,《胡汉民自述》,(胡汉民反驳蒋某石指控他“运动军队”一段):“再说到运动军队,那在你心目中,一定有你的军队和我的军队了,你的军队是些什么人?你发电或找他们来问一下,问我对他们说的是些什么话?我从不同人密谈,我的事无有不可公开。如果敬之(何应钦)益之,经扶(刘峙),雪竹......等等算是你的军队中人,那我告诉他们的话,不但可以公之于天下,而且可以刻之为‘军人格言’,如果你以为真如(陈铭枢),伯南(陈济棠)是我的军队中人(其实我根本没有军队,也从不想有我的军队),那我对他们又说了些什么话?你可以派人到立法院搜检我的文电,讯问我的办理文件”。】
胡汉民
别具风格的胡汉民书法
第311章陈济棠的真相(22—4)
——凌仲冕《再述陈济棠》辩伪(2)之4
(六)
【图20,凌仲冕《再述陈济棠》(《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4辑军政类》第375—415页):将来自己有用时,就掌握得稳了,李济深这个算盘,为自己并为适应当时形势计,是打的不错的。
但陈却不如李济深的理想,并不以感恩知己相报。认为自己的官运亨通,是“七星脚”应验的必然结果。及后,北伐军尤其是第四军,得共产党人的帮助,发动民众大力支援,军中的共产党籍官佐,又最勇敢牺牲,遂得了“铁军”的称号。克武汉后,陈铭枢和张发奎,吃了胜利成果,都升了军长。陈掌第11军,四军分为前方4军与后方4军两部。张发奎掌前方4军,继而且升第二方面军总指挥了。原任团长的黄琪翔,升了师长之后,也继而升军长。原任师参谋长的吴其伟,原当团长的叶挺,和原当团参谋长的李汉魂都分别当了第10师,第24师,第26师的师长了。李济深所领的后方4军,抽出第10,第12两师,补入徐景唐的第13师,邓彦华的第某某师。(华697注,《徐景唐传》中说第13师成立时间是1926年2月,1926年6月28日蒋介石才调第10,12两师北伐,所以说,凌仲冕说的第13师是抽出两师后补入,不是事实;邓彦华是第13师副师长,他没有另外个什么师。)陈济棠仍然是捧着个11师的狮头(粤军中人,恒称师长为狮头)原封不动,远远落后于张发奎,较之陈铭枢,黄琪翔也大为逊色,竟与吴(华697注:何止呀,李济深连师长都不给他做了,将他调往苏联考察,想乘机改编第11师,后来邓世增没法约束该师;加上胡汉民回来,古应芬出面,陈济棠才重新回任师长的,)】
(6)凌仲冕说的这个“陈济棠”,如换成“徐景唐”还勉强对得上号;
1)
【图21,《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一九一九年,景唐从日本学成归国,任职北京陆军部军学编译局译述员,旋调陆军军务司三等科员。景唐以文牍非所学,久事笔砚,销磨壮志。时值欧战告终,孙中山先生力倡航空救国,北京政府为筹设空军,培训空军人才,在南苑设空军学校,景唐对此新兴事业,心向往之。遂主动请求转入该校。此时开始与陆军学校教官李济深认识,结为至交,并师事之。在航校肄业半年,但因草创,经费与人才两感不足,且办理未善,毕业无期。景唐报国心切,难于等待。时孙中山先生在南方领导革命运动,蓬勃发展,遂决意回粤,投奔革命。】
A,1919年徐景唐从日本学成归国,开始与陆军学校教官李济深认识;
2)
【图22,《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一九二0年六月,援闽粤军奉孙中山先生命回师广东,驱逐桂系军阀陆荣廷,莫荣新在粤势力之后,在广州重组军政府。委任陈炯明为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并委托邓铿为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新组成之粤军第一师,系革命部队,成为粤军模范。
此时李济深受委托为该师副官长,景唐由李引荐,被委为少校参谋,同僚尚有邓演达,钱大钧,罗梓才,谭邃等,均一时俊彦。景唐本其所学,与同僚同心协力,在邓铿师长领导下,重视各级干部教育,设军官教育班,以培训行伍出身的下级军官;设军士教育营,轮训各部队班长,改善军官素质,提高军事技术,改良士兵装备,第一师声誉日益宏扬。】
B,1920年6月李济深任粤军第一师副官长,引荐徐景唐为少校参谋;
3)
【图23,《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孙中山先生以粤军第一师在邓铿领导下,迅速成长,深感国民革命前途有望,遂决定当前急务为先安定两广,统一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然后出师北伐,力争中原,统一全国。一九二一年五月五日,孙中山先生就任非常大总统职,不久出师广西,十二月在桂林成立北伐大本营。
孙大总统决定了出师北伐大计后,曾命邓铿在粤军第一师抽调一个步兵团拱卫大本营,跟他出发。邓乃将师机关枪营,师工兵营和粤北游击队一个营编成大本营警卫团。调师参谋长陈可钰任团长,以李章达任中校团副,邓定远,蒋光鼐为少校团副,薛岳,叶挺,张发奎分任一二三营营长,于十一月分批出发桂林,拱卫大本营。升李济深继任师参谋长,升徐景唐为中校参谋,主管教育,作战,情报,后勤等】
C,1921年12月,李济深任师参谋长,升徐景唐为中校参谋;
4)
【图24,《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正当北伐军在江西节节胜利之际,躲在后方的陈炯明,公开背叛,妄图颠覆广州革命政府,于六月十六日,唆使在广州的所部叶举,洪兆麟炮击总统府,欲置孙中山于死地。孙中山先生脱险后,命令北伐军回师靖乱。
北伐军回师靖乱途中,在拥孙,拥陈问题上粤军第一师便为革命与反革命争夺的目标。在陈炯明的拉拢下,第一团团长谢毅,第三团团长陈修爵倒向陈逆一边;第二团团长徐汉臣,第四团团长陈铭枢,态度暧昧;工兵营营长邓演达,独立营营长郭学云,第一营长梁鸿林,第四团连长陈式桓,缪培堃等,态度鲜明,坚决拥护孙中山。师长梁鸿楷,参谋长李济深,中校参谋徐景唐主张持慎重态度,避免内部矛盾激化,对讨逆不利。将粤军第一师移驻东江龙川,河源,以待时局发展。如此部署,可以图保存第一师实力,为尔后讨伐叛逆,发挥应有作用。】
D,谢毅,陈修爵倒向陈炯明一边;徐汉臣,陈铭枢态度暧昧;梁鸿楷,李济深态度谨慎,(还不是态度暧昧?)
徐景唐传1
徐景唐传2
徐景唐传3
徐景唐传4
徐景唐传5
徐景唐传6
徐景唐传7
徐景唐传8
徐景唐传9
第312章陈济棠的真相(22—5)
——凌仲冕《再述陈济棠》辩伪(2)之5
5)
【图25,《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粤北战争结束后,陈炯明自任粤军总司令。调粤军第一师回广州整编。拥陈的第一团团长谢毅,第三团团长陈修爵升任第一,第二旅旅长。徐汉臣团亦扩编为旅,脱离第一师建制,将赣军卓仁机部改编为第二团。陈铭枢辞职赴南京学佛,所遗第四团团长缺,由陈济棠接充。决定调肇庆驻防训练。工兵营营长邓演达被推举赴沪与孙中山先生联系。奉孙中山先生指示,着梁鸿楷,李济深保存第一师革命力量,并设法与滇,桂军取得联系。再图大举,师长梁鸿楷故意表示态度消极,避居沙面,部队交由参谋长李济深率领,景唐坚持追随李济深在第一师工作。(华697注:《徐景唐传》也讲到梁鸿楷在孙中山出走后并没有回任到粤军第一师师长,与李济淮说法相对应。另,在肇庆的可能只剩邓演达一个工兵营,张发奎说他们是后来才去肇庆的,卓仁机,陈济棠也说他们是从广州在重回江门的;所以从那时开始李济深就对陈济棠部,卓仁机部,张发奎部没有什么控制力;只是名义上的管理,具体工作没有参与到的。同样那时的粤军总司令许崇智也不能实际管理到粤军第一师,那时的粤军第一师实际由大本营驻江代表处管理。)】
E谢毅,陈修爵升旅长,陈济棠升团长,梁鸿楷避居沙面;
6)
【图26,《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陈炯明叛军被驱逐后,退守惠州潮梅一带,仍作负隅挣扎。孙中山先生乘胜返回广州,重组革命政府,复任陆海军大元帅。将讨贼各军改为中央直辖。粤军第一师扩编为中央直辖粤军第四军,任梁鸿楷为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升任第一师师长,徐景唐升上校参谋长,排除了陈贼死党陈修爵,谢毅等。以卓仁机任第一旅旅长,陈济棠任第二旅旅长,梁鸿林任第一团团长,张驰任第二团团长,邓演达任第三团团长,戴戟任第四团团长(后为缪培堃),张发奎任独立团团长,均属讨贼有功将领,阵容为之一新。全师调驻四邑补训。其中邓演达团,采取政治军事并重的教育方针,提高官兵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清除旧军队的封建意识,用人唯贤,财政公开,成为第一师的模范团,为尔后全师担任更大的战斗任务】
F李济深升粤军第一师师长(中将),徐景唐升上校参谋长;卓仁机,陈济棠升旅长(少将);
7)
【图27,《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西江讨沈战役甫告结束,盘踞东江的陈炯明叛军,在取得北洋军阀吴佩孚的钱物接济后,又于是年秋冬间再度蠢动,进攻广州。粤军第一师配合友军反击。在孙中山先生亲自督战下,经过博罗城,柏塘,观音阁之线和广州东郊等地,极其激烈的战争,将敌主力击破。广州保卫战获得胜利。第一师返回肇庆原防,从事补充训练,卓仁机旅改编为粤军第十二旅,而以陈铭枢新成立粤军第一师步兵第一旅并兼任旅长。景唐任粤军第一师参谋长,其后兼任新成立的补充团团长,为时半年多便叫黄镇球接任。徐在补充团长任内,与士卒共同生活,连年征讨,积累了不少作战经验,也是在军校潜修多年的学以致用,第一师在肇庆驻防期间,遵循孙中山先生的教导,更加重视学习《军人精神教育》及干部培训,设立西江讲武堂,以戴戟为堂长。景唐与邓演达均亲自协助教学工作,从各个战役中,总结经验,阐释战略战术,提高干部的】
G陈铭枢回任第一旅旅长时,徐景唐任师参谋长兼补充团团长;
8)
【图28,《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孙中山北上后,一九二五年一月,代理大元帅胡汉民命令驻广州各军第一次东征,由许崇智任东征军总指挥。粤军第一师派陈铭枢率领第一旅参加,向东江韩江一带进攻陈炯明叛军。派陈济棠率领第二旅和黄镇球的补充团入桂,扫荡贺江流域的沈鸿英叛军,支援李宗仁,黄绍竑收拾桂局。(华697注:《徐景唐传》也说陈济棠入桂支援黄绍竑打沈鸿英是胡汉民派去的,跟韦瑞霖的《沈鸿英传》有对应,陈济棠在《自传稿》中说那次支援黄绍竑是胡汉民,廖仲恺说服许崇智派去;)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第三团由贺县凯旋途中突闻噩耗,全团为之悲动!这固然是孙中山先生之伟大,感人至深,亦是景唐平日治军及对所属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所致。(华697注:从现在留下孙中山刚死时的灵堂照片看,当时场面还是比较冷清,并无多少“神化”。后来各派政治力量为了争夺“政治正统”,不断地神化孙中山,将其抬上脱离实际的虚幻神坛。这是当时民国苏联化和封建残余思想的产物。“神化孙中山”和其后蒋介石鲍罗廷借“廖案”将广州国民政府政治“斯大林化”,就已经注定那时的中国政治脱离了“现代化”,焉能长命?)】
H,1925年1月代理大元帅胡汉民命令广州各军第一次东征,陈铭枢的第一旅参加;(胡)同时派陈济棠率第二旅入桂,徐景唐随陈济棠旅征讨沈鸿英;
9)
【图29,《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粤军第一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李济深任军长,陈可钰任副军长,邓演存任参谋长,辖第十师(师长陈铭枢),第十一师(师长陈济棠),及第十二师(师长先为梁鸿林后为张发奎)(华697注:梁鸿林的第十二师和张发奎的第十二师只是继承名号,部队不同的,张发奎的第十二师是由独立旅改成;)景唐升任第十一师少将副师长,并奉命开办第四军军官学校,兼任副校长,以培训第四军干部。招生甫竣,为了统一军事教育,又奉蒋介石命归并黄埔军官学校。
盘踞东江惠州的杨坤如和窜回潮梅的洪兆麟,林虎各部叛军再次蠢动,广州国民政府下令第二次东征,蒋介石任东征军总指挥,周恩来任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李济深率所属第十一师独立旅任右翼,敌将杨坤如负隅顽抗,血战八夜,终将惠州城攻下。景唐所在的第十一师乘胜前进,攻占五华,丰顺,饶平一带,叛军残余向闽省边境溃退。】
I,李济深升第四军军长,徐景唐升任第十一师少将副师长(师长陈济棠);
徐景唐传10
徐景唐传11
徐景唐传12
徐景唐传13
徐景唐传14
徐景唐传15
徐景唐传16
徐景唐传17
第313章陈济棠的真相(22—6)
——凌仲冕《再述陈济棠》辩伪(2)之6
10)
【图30,《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一九二六年春在整编南路部队时,增加一个第十三师,景唐被任命为第十三师中将师长,陈章甫为副师长,下辖三个团,第三十七团团长云瀛桥,第三十八团团长李茂滋,第三十九团团长谭邃,部队驻防四邑,从事训练,与民生息,准备北伐。
广州国民政府为铲除封建军阀,统一中国,完成孙中山先生的国民革命事业,于一九二六年七月下令北伐。任命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济深为总参谋长(华697注:李宗仁说李济深这个总参谋长是虚职),第四军军长兼北伐军留守主任,留守广东。(华697注:国民政府档案和《蒋介石年谱初稿》都说李济深留守的只是广州,)将全省划分为七个警备区,以陈济棠的第十一师驻防钦廉,高雷,琼崖,陈济棠兼任钦廉警备司令,(华697注:莫伟英说的陈济棠莫秀英带她去北海可能是指那时,)徐景唐的第十三师驻防四邑,西江,兼任肇罗阳五邑警备司令。】
J,1926年春,徐景唐被任命为第十三师中将师长,驻防四邑;
11)
【图31,《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李济深曾在上海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反共会议。会后,返回广州,于四月十五日宣布广东戒严,以钱大钧为戒严司令,派军队包围·中华全国总工会和省港罢工委员会,解除工人纠察队的武装,实行“清党”运动。
景唐对当时的“清党”运动,表示反感,他驻防江门,曾把部队中的共产党员干部和革命青年送走。为此,李济深对景唐亦曾一度发生怀疑。(华697注:从其亲信徐景唐的描述可知:李济深从来就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朋友,而是中国共产党的敌人,屠杀大量工农群众的刽子手;)六月二十四日,广东省政府奉命改组,李济深任主席。景唐被任命为省政府委员兼军事厅长。但面对当时的政治局势,看在眼里,闷在心头。只得忍】
K徐景唐因反对李济深暴力“清党”,感情一度有裂痕;
12)
【图32,《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参加北伐的前方第四军,于六月间奉武汉政府令扩编为第二方面军,张发奎任该方面军总指挥,黄琪翔任第四军军长,并奉命东征,佯称讨伐蒋介石,师次九江。七月十五日,汪精卫亦叛变,武汉政府向右转,宁汉合流,决定在第二方面军中实行“分共”。八月一日,以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国民革命军三万余人在南昌举行起义,原属第二方面军的叶挺,贺龙所部亦参加起义。在南昌成立了以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南昌起义标志着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创立革命武装向国民党新军阀进行国内革命战争的开端。八月五日,起义军撤出南昌,由赣入闽,向广东进发,直趋潮汕,李济深为阻止起义军入广东,急派陈济棠率兵两师前往粤东截击。起义军因人地生疏,补给困难,遭到失败。(华697注:《徐景唐传》说到粤东截击叶贺起义军的是陈济棠,而不是凌仲冕说的什么薛岳,)】
L陈济棠率军打败了叶贺起义军;
13)
【图33,《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十二月十一日,共产党在广州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仅三天就被张黄部队镇压了。张黄受到各方严厉指责。乃自动引咎辞职。将所属部队整编为四个师,仍称第四军,交缪培南统率,采取以退为进的手法,宣称离粤入赣继续参加北伐。企图在东江击败拥护李济深的第十一军,十一师,然后回师对付徐景唐,黄绍竑部队。但徐黄所部迅速向东江追击,在五华的潭下遭遇,发生激战。张发奎部第二十六师师长许志锐战死。向东败退。徐黄跟踪追击,至龙川县贝岭又给予沉重的打击,张军逃往江西投靠蒋介石。景唐对此战役虽获大胜,但不以为喜,反以兄弟阋墙自相残杀,引为痛心!】
M,1927年12月(徐景唐率军)在五华潭下打败张发奎部队,不以为喜,引为痛心;
14)
【图34,《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一九二八年二月,蒋介石重新上台,总揽南京党政军实权。李济深回粤复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及粤省主席。三月,将粤省分设四个善后区。陈济棠任西区善后委员,并擢升为第四军军长;徐景唐任东区善后委员,擢升为第五军军长。其余两个善后区委员分别由陈铭枢王应榆担任,均属粤省府和第八路指挥李济深领导。
景唐设军司令与善后委员公署于汕头,不久,“济南惨案”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出兵侵占山东济南企图阻止我军第二期北伐,完成中国统一大业。】
N,1928年3月徐景唐升第五军军长,兼东区善后委员,驻汕头;
15)
【图35,《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广东两陈(陈铭枢与陈济棠)亦公然投蒋,事无可为,决心引退。四月廿一日,景唐被蒋命令调充行营参议,原任第二师师长,由副师长邓彦华接任。五月四日,景唐将原第五军所存公积金分发所属各军官佐作为安家费,时各奔前程。然后发表留别将士书,卸去本兼各职,悬影香江,从事学术研究。最后,留在东江的徐景唐部通电反蒋,先受陈济棠部攻击,后被解散。】
O,1929年4月21日,徐景唐调充行营参议,辞师长职;5月4日徐将公积金分发给各军官作安家费;
16)
【图36,《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一九三四年一月,“福建事变”发生,系以十九路军作为基础,以李济深为首,联合国民党内部的反蒋势力,在福建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华697注:根据陈铭枢,蒋光鼐所述,李济深这个“首”又是空衔,)公开和蒋介石集团决裂,坚持抗日,调转内战的枪口转向蒋介石卖国政府,是有利于中国人民的革命行动。但由于蒋介石的猛烈围攻,实力悬殊,且内部亦不团结,结果很快就失败了。失败后,头面人物,均逃避香港。李济深寄寓景唐家,闲时还与景唐的儿子到海边游泳。李济深有诗纪其事:“堪笑吾生亦有涯,主人好客即为家.......闲与儿童逐浪花”。政海中虽一时坎坷,比之“逐浪花”一样,低下去还可昂首,继续前进。这正表达了诗人的襟怀。(华697注:这就对了嘛,李济深帮过的人是徐景唐,徐也一直记念着他。难道李济深还博得了他一直整蛊的陈济棠会感激他吗?相反,陈济棠对帮助过他的胡汉民,林虎等一直有记,我奶奶都还经常跟我们说起过。无论是陈济棠,徐景唐这些人,在当时都是人杰来的,一定会受到过当时社会价值评判洗礼过的,真如凌仲冕之流所说的那样,他们在起步阶段就挨淘汰啦。)
(华697又注:胡汉民1925年因涉“廖案”被拘押,古应芬作为办案人员帮胡主持公道,使其能脱离鲍罗廷等人所搞的政治迫害;所以胡汉民作主就将其追随人陈济棠的长女陈佩馨许配给古应芬儿子古榜,于1928年订婚。但在他们结婚前古应芬1931年10月28日死了。有些人说“古应芬既然死了,古家没搞了,不如让陈佩馨择家另嫁。”但胡汉民,陈济棠坚决让陈佩馨1933年嫁入古家;胡汉民陈淑子还接古应芬长孙过去帮教养,并认古应芬后代是其后代。)】
P,1934年1月,“福建事变”失败后,李济深住在徐景唐家,还常与徐景唐儿子去海边游水;
17)
【图37,《东莞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第2—26页“徐景唐传”:在九龙元朗养猪为业,自食其力。景唐于一九六七年因患胆结石症,手术后引起并发症,医治无效,在香港寓所逝世。终年七十二岁,生前好友,咸表哀悼!
景唐原配夫人王氏,为同邑人王应榆之堂妹。应榆于景唐同期留学日本,景唐品学兼优,应榆为妹作伐,遂订婚约。景唐毕业回北京报到,行李被窃,经济窘迫,王氏闻知,虽未谋面,寄钱接济。一九三0年,景唐二十五岁从北京回广东结婚。王氏虽小学毕业,文化不高,但秀外慧中,明大义,识大体,嫉恶如仇,持家有道,上奉翁姑,下育儿女,克尽妇道,庭训有方,两男留学美国,长京华,机械工程师,居美,近年曾回国探亲,接受地方政协款待;次广华,农艺工程师,职居北京农垦部司长,现调深圳,参加特区经济建设。五女均高等院校毕业,各自成家,长女香宁,四女笑然,五女婉珍,均留学美国,在美定居;次女素端,三女羡明同在广州工作,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而努力。继室张氏,亦育有一子,母子同居美国。】
Q徐景唐在1967年在香港寓所去世,终年72岁。
【图38,徐景唐照片,】
【徐景唐】
【图39,陈济棠照片,】
【陈济棠】
(7)凌仲冕是不是“张冠李戴”啦?此“棠”非彼“唐”的啵。
徐景唐
陈济棠
第314章陈济棠的真相(22—7)
——凌仲冕《再述陈济棠》辩伪(2)之7
(七)
【图40,凌仲冕《再述陈济棠》(《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4辑军政类》第375—415页):其伟,叶挺,李汉魂同级齐秩了。于是暗里嫉忌张,黄,更埋怨李济深要他留守广东,大大阻碍其前途的发展。(华697注:根据陈济棠自传稿,没有一个字表现出来陈嫉忌过张,黄,更没有埋怨过李济深要他留守广东,事实上让他留守广东的人都不是李济深。)积恨于心,遇机即泄,一到蒋囚李于汤山时,便忘恩负义,拥蒋去了。(华697注:呸!挨国民党中央查处的贪污犯,被中央永远开除党籍的人还想别人跟随你,白日做梦。陈济棠之前拥护他是服从于第八路总指挥这个职位,而不是李济深这个人。)(这一点待下文再叙)。
二,败将升官
蒋介石“四一二”叛变革命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所谓国民党“左派”,于7月15日也暴露了反革命的原形,在武汉分共,张发奎是拥汪主要力量,唯汪马首是瞻,也把革命的第二方面军恶化为反革命的暴力了。但汪精卫还以革命自封,以国民党的“正统”自居,指南京的特别委员会为篡党,恃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喊出“夹攻中的奋斗”口号。张发奎由鄂入赣,至南昌,原是出兵去打南京的,共产党人以革命不能中断,原任24师师长的叶挺和20军军长贺龙及其他在共产党掌握中的部队,于8月1日起义,予汪,张以致命的打击,第二方面军从此支离破碎了。陈铭枢在北伐初期,早已与张发奎争功暗斗,愈斗愈烈,陈终不敌,把11军放弃了,由朱晖日接长。经此大变,陈铭枢嫡系蔡廷锴,蒋光鼐便率领余部,奔向福建,回归原主,和张发奎公开分裂。(华697注,根据《张发奎口述自传》蒋光鼐也弃职了,留下来的只有蔡廷锴,张任命他为第10师师长,)叶,贺挥军南下,张发奎如仍留在赣,鄂,又怕受不了唐生智的压迫,难以自存,只好扬言追击,遂亦移师南指。叶,贺南下是入粤东,张部南下却趋粤北,事实上是追无可追,击更无从击的。不过是借追击之名骗人,作图粤之举以备再起而已。】
(1)凌仲冕讲的“败将升官”,可能他是想讲陈济棠师在五华岭潭下打了败仗的意思;
(2)陈济棠部在那场战役中是有组织撤退,并且拖住了张军的主力第十二师,为黄绍竑徐景唐部队击败张军创造了有利条件,怎么算“败将”啦?
(3)俗话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就算陈济棠军真是败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4)那我们看看那场战争的亲历者蔡廷锴怎么讲?
1)
【图41,《蔡廷锴回忆录》:师统率陈铭枢指挥,由东江旋师返省,经梅县,兴宁,五华前进。(华697注,陈济棠在《自传稿》中有记:“十一月,突发动事变,任意烧杀,市民生命财产损失极大。忆张氏当时返穗之用心,其志在倒李济琛,攫取广东为地盘,以为返穗之准备。余乃联合陈眞如、黄季宽、钱大钧回师救广州,并将剿叶、贺时东路指挥官之名义,让与陈真如,由其负责指挥。”跟蔡廷锴说的有对应,所以那场战争的“将”指的是陈铭枢;)抵达兴宁,闻第四军又改道经东江,拟占潮梅,分两路迎面而来。我师继续前进,抵达五华,而四军许志锐及黄镇球两师之先头部队已抵达蓝口,我则仍然率队经企岭向老隆前进。当时据确报,第四军由缪培南率领,其主力已抵紫金,华阳附近。许,黄两师则将到龙川。我师抵达老隆,军部及二十四师尚未到达,遂暂在老隆休息。是日正午,接前哨营长报告,谓第四军前头部队已抵龙川,东山附近。本师避无可避,我即令各部占领前进阵地。不数小时,前哨已接触,不得已之自相残杀无可避免,我遂展开向东山之敌攻击前进。许师来势极猛,由下午三时起,双方肉搏至深夜十二时,始将许师击溃,俘获人枪千余,一营向我投诚,许志锐亦受伤,向紫金方面退去。许志锐前乃本师之副师长,在河南回师武汉,始调接廿六师师长。当彼调升之时,曾调本师干部三十余前往补充,此次自相残杀,所虏获及阵亡官长多为本师之旧部,当时见之无不痛心流泪。扫除战场之后,我师继向河源前进,时陈军长亦随本师同行。到达义合,不知何故,钱大钧,陈济棠等与追我师火速回头。当时对方有兵力五师,有作战经验者三师。而我方兵力只有四师,有作战经验者只有一师,有两师完全未打过仗。有一师曾经经过战役,而师长又是常败将军。在武器方面,对方比我方犀利,且我师官兵疲劳已极。我甚不愿意疲兵再战,走回头再来自相残杀。但总帅陈铭枢不知如何那时竟无战略的坚决,】
A双方肉搏至深夜十二时,始将许(志锐)师击溃,缴获人枪千余;
B对方(张发奎第四军)有兵力五师,有作战经验者三师;
C我方兵力四师,有作战经验者只有一师,有两师完全没打过仗,有一师虽曾经过战役,而师长又是常败将军;(有些造谣者就硬指蔡廷锴说的这个“常败将军”是陈济棠。陈济棠怎么“常败”啦?他在汤坑就刚打赢了一仗);
蔡廷锴
第315章陈济棠的真相(22—8)
——凌仲冕《再述陈济棠》辩伪(2)之8
2)
【图42,《蔡廷锴回忆录》:不顾犯了“不知彼不知己”的战略错误,而接纳了他们的要求,命我师即开回老隆。当时极不满意,虽欲建议上级,但命令所在,不敢有异议,只有遵守“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之义,不得已,星夜率队赶回老隆。接前方探报,第四军主力已达五华属淡江墟集中,大有向我攻击之势。我即展开,以十一师在企岭墟占领阵地,钱大钧部则在蓝关,我师则在桑头岭鹤市一带占领阵地,以兼廿九团团长张世德先展开向敌警戒。张世德素性鲁莽,部署未定,即向敌人攻击,竟深入敌阵谷口被包围。当时战况激烈,我不得不使用预备队,即令沈光汉率其廿八团增援,血战三昼夜,冲锋肉搏不知几百次,而在企岭蓝关之友军却不战溃退,又不通报我军。(华697注:此处不确,根据《第四军纪实》记载,在岐岭陈济棠部战了,第四军都形容其是从军以来最为惨烈的拉锯战,后来李汉魂师用大炮屡次击中十一师阵地,不得已才往铁场方向撤退的,)敌方即移其全力向我师攻击,我师伤亡至三千余人,遂被突破,败退守紫金。可是背进至蓝口朱仙墟之时,本师已距敌追击队四十里,我见官兵疲劳已极,只得令各师就地宿营,严密警戒,但兵败如山倒,指挥已不能如意,敌稍接近放冷枪。各官兵则惊魂不定,风声鹤唳,心虚乱窜。不得已星夜冒雨行,秩序大乱,损失甚大。当时,自知此次作战运动欠善,勉强一试,便即撞板至于蒙此损失,然也由于此次经验,使我多得一次教训。主将犯了如上的战略错误,复有如下失策于战术,作战地形区分,处处无主力,处处无预备队,更无联系,进退不协调,高级指挥官位置不适当,指挥不灵活,既眯前方作战情形,复无后方接援部队,战略战术都犯了不知己,不知彼与被动的极大错误。(华697注:蔡廷锴认为主要责任在于主帅陈铭枢)。】
D(我方)犯了“不知彼不知己”的战术错误;
E陈济棠师在企岭墟,钱大钧师在蓝关;
F张世德性情鲁莽,冲进敌阵被包围;
G企岭墟(陈济棠师)蓝关(钱大钧师)不战自溃,又不通报我军;
H我师伤亡三千余人,退守紫金;
【图43,潭下,岐岭之战地形图,】
【岐岭,潭下位置】
【图44,蓝关古道,又名丫顶关,位于河源市龙川县城与梅州五华两县交界处,这里地势险要,山丫间有6000米小道,当地人称“蓝关古道”。这里素有岭东雄关之称,历代均有驻兵防守,两边群峰对峙,山崇岭峻。】
【蓝关古道】
3)
【图45,劳其师,然后再有反攻,当可操必胜。而主将却舍此而就彼,使疲兵回战,弃主动为被动,诚自取溃败。我军退抵紫金时,所有归陈军长指挥的部队,都不知逃往何处。幸我援军徐景唐,黄绍竑各部与第四军决战于五华附近淡江墟,结果第四军失败。师长许志锐阵亡,殊为可惜。那时们正在阴历年,四军残部退入江西境,我师则经忠心坝开赴五华,在五华休息两天,即开往梅县。后奉命清剿各属散匪,却令各团向安流,紫金各处进剿,约半月,已将土匪肃清,即经紫金,河源回师惠州。抵河源,稍整顿,整理补充,我则回省城。三十六岁俄艰难困苦,才算度过。】
I我援军徐景唐,黄绍竑各部赶到,与第四军决战于五华附近淡江墟,结果第四军失败,许志锐阵亡;
【图46,蔡廷锴照片,】
【蔡廷锴】
(八)
【图47,凌仲冕《再述陈济棠》(《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4辑军政类》第375—415页):苟安于粤中的李济深,因此便陷于顾不得东来顾不得北的困境,很难应付。李济深当时与桂系互为倚靠,是拥护南京特别委员会的,继“四一二”之后,早在广州举行屠杀式的“清党”(广州清党,滥杀滥捕,当时我在沪,因我曾与1925年间长期任农工厅主秘与刘尔崧等交往密,也被列入黑名单,后我搞新2师政治工作,我由邓龙光保证),血腥还未洗干,敌视叶,贺是当然的。对张的所“左”,当然亦大有戒心,但不至于以快水猛兽相视。经过多方考虑,认为既难分兵以拒,不如以老上司的资格,迎之南归,买其欢心,或能共处,决策已定,但选派欢迎代表,也伤透脑筋,谁愿去?谁适宜呢?疑心生暗鬼,吃“貓面”事不少,万一作为人质,就关系大了,结果是由何彤提出吴种石,吴原来是张发奎领12师时的师部秘书,在李济深统治下的“党”政军各机构中并无一官半职,连李济深之面也未正式会见过。北伐到武汉后,我向陈公博(时陈任湖北财务委员会主任,当时湖北省不设政府,亦不设厅,分设财务委员会及政务委员会,邓演达任主任,与陈分掌民,财两政,为省级的最高组织)提出派任吴种石韦鹦鹉洲竹木征收局长,后来刘佐龙(吴佩孚部将,在汉口起义)硬要荐人,陈公博仰承蒋介石对投降军人从容利诱的方针,顺刘之意,把吴调开。(华697注:凌仲冕左右而言他,不知其所云。)
在武汉“分共”前,已离职南归,是闲人一个,呆在广州,正苦无聊,忽然有人送钱,走粤北赣南旅行,见见旧上司,访访旧同事,断无“貓面”可食,亦无人质之忧,何乐不为。于是代表人选解决,马上成行。张发奎就是这样的“备受欢迎”之下而回粤,入驻广州了,李济深当然要求他出兵东江,助击叶,贺,而张则答以稍为休息,便顺而言他,要这,要那,结果把广东省政府改组了。陈公博长民政厅,邹敏初长财政厅,黄琪翔长军事厅,连广州市的公安局长也由朱晖日接过来,李济深成为一个空头的省主席,新委的县长,完全是由陈公博决定,照例提交省务会议,也照例通过,李济深事前不知道。新任县长奉到主
(华697注:根据《张发奎口述自传》并没有凌仲冕说的“李济深派吴种师迎接张发奎回广州”情节,张发奎只说到李济深原本要他们们回来对付叶贺起义军,后来起义军在汤坑被陈济棠击溃了,他们就直接开回省城。再根据《广东军阀大事记》记载那次张发奎是从香港回广州的,不跟他的部队在一起,【《广东军阀大事记》第250页:1927年九月二十一日,黄琪翔以代理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名义,率部抵达广州。李济深派员赴港,迎接张发奎回广州主持军政。】凌仲冕撒谎的“吴种石走粤北赣南见旧上司”,他连张发奎的面都见不着。所以说,说假话总会留下破绽的,虽然揭穿他的时间是迟了点。)】
(1)李济深是信佛的,人家称他为“李和尚”;
(2)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四大皆空”:人家李济深早就不忌讳“空空如也”的了;
1)1924年10月陈铭枢说他任第一旅旅长,代理师长;
2)林翼中说陈济棠任西江办事处参谋长,代理督办职务;李济深“空”了吧?
3)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陈庆斌说,李济深黄埔军校副校长职务是空的,真正代行校长职务的是教育长何燧;
4)李宗仁说李济深北伐军总参谋长被白崇禧“代”走了;
5)《蒋介石年谱初稿》记载,李济深的黄埔军校训练部主任又被邓演达“代理”;
6)李济深做个“空头省主席”,就多“空”它那么一回,也无所谓。
潭下之战地图
蓝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