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渐行渐远,2025源源而来。各行业如何应变局,如何开新局?中新经纬广邀经济学者,梳理过去关键事件,展望新年潜在机遇,以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新经纬1月21日电 题:新能源汽车企业“换道超车”的三条路径

  作者 纪雪洪 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波澜壮阔,在行业突飞猛进的同时,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一些企业因走对路线或借由新的合作模式销量实现大涨,跻身销量前十车企,而一些企业则因销量下滑跌出前十。乘联会的新能源厂商零售排行榜显示,对比2023年,2024年比亚迪继续稳坐头名,其他车企排名均发生变化,特斯拉中国、赛力斯汽车、理想汽车、广汽埃安依靠不同的优势带动闯入零售销量前十。


  数据来源:乘联分会

  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梳理企业的成功之路,我们会发现,企业实现“换道超车”,主要有三条不同的成功路径。

  第一条是利用电动化技术实现“超车”的企业。这一路径的最佳时间窗口是在2000—2010年左右,典型代表是比亚迪和特斯拉。

  比亚迪最早投身电池行业,其在2003年收购陕西西安秦川汽车的时候,就瞄准了汽车电动化的发展机会。这一成功窗口期的技术基础是锂电池技术变革。在此过程中,比亚迪很早就做出了战略判断,坚信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随着比亚迪在锂电池技术创新和应用上的不断成熟,电动汽车在消费者心里形成了安全可靠的印象,比亚迪也借机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导者。特斯拉的“从0到1”也主要依赖于领先的电动化技术,和比亚迪一样也秉持工程师文化,为了让电动化发展不受到外部因素的掣肘,两家企业均采取了纵向一体化战略(即公司将生产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供应等联合在一起的战略形式),如比亚迪在研发模组、锂离子电池的基础上,开始设计、生产汽车,并将电动汽车技术应用到公司其他业务领域。特斯拉也带有一点中小一体化的特点,比如自己设计芯片、做充电桩等。通过电动化技术的突破形成的先发优势,两家企业也是最为成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二是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换道超车”的技术路径,时间窗口大概是在2010—2015年左右,典型企业是“蔚小理”。

  特斯拉在实现电动化变革的同时,通过智能化技术带来了汽车架构变革。很多互联网企业快速跟随这一技术变革,并利用互联网创业大潮和良好的融资环境开展了造车新势力的创业竞赛。

  蔚来、小鹏和理想是其中的佼佼者。上述三家企业创始人充分利用之前的创业经验,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汽车产品、营销和组织管理领域,彩电、冰箱和大沙发被带到了车上,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也领先于行业竞争对手。蔚来品牌坚持用户第一,在高端市场形成了很好的口碑;小鹏汽车基于智能驾驶辅助技术,满足了很多智能出行的用户梦想;理想汽车则靠着精准定位到高端家庭用车,成功实现了盈利。三家企业以不失高端的姿态,提供了更加亲民的价格,吸引着追求智能、环保与个性的新一代消费者。

  第三条路径是利用智能产品生态链实现“换道超车”,造车时间在2016—2020年左右,最典型的是华为和小米。

  华为在信息和通信技术具有积累,其在智能手机打造的产业生态体系也与智能汽车具有天然的联系,这让其在智能驾驶、车载操作系统等方面具备明显领先于同行的技术优势。小米汽车也具有相似的特点与优势,凭借此前在消费电子、智能家居领域积累起来的生态圈和极致的用户体验理念,打造了一条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生态链。

  在传统汽车与新兴势力的交锋中,传统汽车企业包括主要跨国公司,如同睡醒的巨人,逐步感受到生存的压力,纷纷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中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他们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在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等技术创新上与新兴势力并驾齐驱。但由于错过了最好的时间窗口,缺少在造车新资源的积累以及组织调整的巨大阻力,传统汽车企业在这场登山赛中整体还未能实现超越和引领。但新能源汽车的这场追逐赛尚未结束,以吉利、长安、北汽等代表的传统汽车企业也在不断学习造车新势力的创新精神和管理理念,加快追赶的脚步。(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