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聊天室现场。
当前,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农文旅产业融合等,为实现“家门口”就业奠定基础。农村劳动力如何就地就近就业?正在昆明召开的云南省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为此支招。
云南是农业大省,近年来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特色农业强省建设跑出加速度。目前,规模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乡村旅游、乡村传统手工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农业领域就业岗位仍然是云南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的最大、最有韧性的“蓄水池”。
云南昭通镇雄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如何让就业“蓄水池”扩容增量?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袁媛建议,依托茶叶、花卉、中药材、咖啡等产业链延展性强的优势特色农业,构建集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打造、体验、消费、服务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全环节、多维度、多层次创造就业机会,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找到就业创业机遇。
一直以来,拥有600多万人口的昭通是云南重要劳务输出地。
云南省人大代表、昭通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胡德波说,“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推动产业”是近年来昭通市发展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昭通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昭通苹果、竹子、马铃薯、天麻、花椒和特色养殖等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为昭通市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地就近就业机会。目前,昭通市特色农业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农机操作手、林果修剪员等专业人才成为就业大军中的“抢手货”。同时,在特色农业种植形成规模后,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农业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催生了大量的就地就近就业岗位。
胡德波代表还表示,要深化农业产业现代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注重对农村人才的挖掘,结合本地人才结构开展职业教育,让农村劳动力能够沉下心来发展产业。要建立完备的农业农村发展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返乡青年在农村立足发展。
当前,云南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面临人岗匹配度不高问题。
云南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支社主委程在全认为,提升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是解决此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应针对市场需求和农村劳动力技能特点,积极开展培训,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此外,应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用好全省就业信息平台,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高效精准的对接服务。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缪超 陆希成 云南政协报 钟 颖 李军蓓 张莹莹
终审/胡华玉 编审/保进 编辑/刘玉
投稿/822996965@qq.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