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图

春运大幕拉开,返乡人群浩浩荡荡涌入车站。年过六旬的王春喜和老伴却在“逆行”:经过近21个小时的车程,他们从老家吉林长春抵达江苏苏州,拎着装满红肠、木耳等年货的大包小包,准备在女儿工作的城市过个别样春节……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到“我来到你的城市”,“反向春运”正在90亿人次的跨区域流动中掀起新风潮。

不仅有父母探访身处外地的儿女,还有大家族集体出行到年轻人工作地过年。有数据显示,2024年春运,60周岁及以上人群出行量同比增长近30%,更多老人选择前往子女工作地团聚,他们来自四川、河北、湖北、湖南等省份,目的地则多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

这样的路线图,画出了爱的旅迹。“反向春运”的终点站,是一个叫“团圆”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已经不需要区分何为“故乡”、何为“异乡”。

“反向春运”不是今天才有的事。20多年前,我在外地从军,经常春节留守,无法回家乡过年,父母便坐一夜的绿皮火车,千里迢迢到我的驻地城市,和我们一家人团聚。10多年前,我的岳父母也曾“反向”到南京、深圳,和子女一家共庆除夕。如今,“反向春运”已从零星行为变为流行的过年方式,在广阔大地上掀起更宏大的波澜。

从“父母在,不远游”,到“志在四方”;从“父母在,故乡在”,到“我心安处即故乡”。多年之间,国人的故乡观念、返乡意识、亲情联络,都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心中拆除观念的门槛和情感的篱笆,打破各种“老规矩”,以开放的心胸实现即时性、便利性的情感连接。

“反向春运”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以往春节容易“空城”的地方,人气在增加。以往,我所住的小区楼栋,一到春节就十之八九“空房”。然而,临近蛇年春节,小区里早早就出现了在儿女的房子里安顿下来等待过春节的父母,而且越来越多。地铁上,操着外地方言的老人也越来越多。不同乡土情结、民俗文化的交融,让我们这些“原住民”颇感新奇、有趣。

“反向春运”首先源于人口迁徙大潮的推动,体现出人们观念和情绪的鲜明变化。固守乡土不再被视为一种理所当然,“到外面看世界”成为更多人的选择。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独自在外打拼的子女往往无法做到每年都回家过年。在这种情况下,家人千里的奔赴,目的地不再限制为炊烟升起的地方,而是拓展为亲情生长的地方。

老人的支持,也为“反向春运”减少了阻力、提供了动力。不同于过去总要求子女必须过年返乡,很多父母已经认识到,既然子女的新家也是家,自己动身去新家过新年又有何不可呢?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过年都没区别。何况,四通八达、越来越密集的高铁网络和航空线路,让“反向春运”变得不再舟车劳顿、风尘仆仆。

“反向春运”还有更独特的意义。一些子女常年在外工作,较为独立,也习惯了便利的城市生活,回到老家往往要在生活习惯和人情世故上作出一些调整,短期内难免不适应。父母反向登门在子女家过年,年轻人可以保持日常的生活节奏,避免被家乡的礼节所累,还能带父母走走逛逛、开阔眼界,体验大城市的美景美食。这种更注重小家庭、轻量化、深度交心的过节方式,也将成就两代人心灵上的双向奔赴。

当然,这中间也难免有种种“妥协”,但是在相互体恤、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商量着定,在他乡构筑爱的共同体,就不是难题。对于辛劳了大半辈子的父母来说,“反向春运”也可以是一场“微度假”。“反向春运”火了,但中国人对于亲情的珍视、对于团圆的渴盼,是每年春运不变的主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