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人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始终把青年人才培养摆在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创新政策、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强化激励,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成才的政策和措施。其中,“青启计划”是青年人才职业起步阶段的“播种机”和“助推器”,旨在帮助青年学者心无旁骛、潜心研究、精于专业、勇攀高峰,成长为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栋梁人才。2024年“青启计划”启动以来,照亮了193名青年“学术新星”。他们在学术青春中书写理论华章,在田野画卷中描摹社会风光,在人生征途中笃行报国志向,身体力行讲述着社科青年的故事,一笔一画勾勒着社科青年的真实模样。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群青年学者正怀揣梦想奋力前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着力打造的“青启计划”,犹如航行中的明灯,照亮着青年学者的漫漫科研路。2024年,全院193名青年学人获“青启计划”资助,他们继承前辈学者的学术传统,将个人研究旨趣与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术传承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着青春智慧与力量。近日,本报记者走访获得“青启计划”资助的青年学者,听他们讲述一年来的治学心得。

青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青启计划”为青年学者的学术志向注入全方位资源,为他们提供多重学术保障。无论是获取学术文献,还是参加学术会议、开展田野调查,抑或是接受培训、请教专家,“青启计划”为青年学者砌起学术生涯的“第一块砖”。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焦一和形象地比喻道:“对许多初到院里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而言,学术长跑的枪声才刚刚响起。‘青启计划’就尽显其学术带动力、牵引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焦一和

文献资料缺乏,往往会令青年学者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而在“青启计划”助力下,学者们拥有了“不匮之仓”。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逄锐之的研究项目是“当前东亚地区权力分布态势与地区国际体系稳定性研究”。他向记者表示,在“青启计划”帮助下,他获得了大量研究急需的外文文献和档案,包括从国外获取的文献以及涉及德语、法语、俄语等语种的专业资料。此外,他还有机会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请教,进一步拓宽了研究视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逄锐之

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高伟的研究方向是“埃及考古学肇始、发展及现状”。由于埃及考古学和埃及学在国内属于“绝学”、冷门学科,无论是学术前沿问题还是学科历史反思方面的中文材料都很有限,文献不充裕问题始终困扰着高伟。得益于“青启计划”,一年来,他不仅成功获取到了外文书籍,还掌握了研究现代埃及国家文物考古系统沿革的基础语言——阿拉伯语。高伟感慨道,没有“青启计划”的支持,他个人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取这样丰厚的学术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

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高伟

对于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景嘉伊来说,“青启计划”是她科研起步之路的定心丸,帮助她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自主把握研究进程。景嘉伊向记者表示,“青启计划”是一项普惠性的政策,给每个青年人才施展学术才华提供了公平公正的机会。过去一年,她积极开展海外调研,参加国际高层次学术会议。正因为有了“青启计划”,研究所领导、科研处更加关注青年人才发展,关心研究进展,指导其高质量开展科研工作。她还表示,在与高校博士生的交流中感受到,“青启计划”提高了大家对入职中国社科院的憧憬。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景嘉伊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媒体编辑:宗敏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