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作家李娟受先锋书店邀请,来到浙江松阳县四都乡陈家铺村。

结束九天的驻村生活,她在公众号写下随笔:「村庄已经半荒废,村里看不到年轻人和孩子。甚至看不到家畜。但再破的门,久违开启的门,也都贴有对联。好像离开的人们没想过放弃它们。

彼时,陈家铺的凋零一如往常。村里100多栋房子,常住人家只有十几户。一年前,先锋书店第三家乡村书店-陈家铺平民书局正式营业。八个月前,飞茑集一期的四间客房落地悬崖边。伏笔在时空中交织,不断延伸。

起初,村里人聊起八卦——外面的老板来「南桑路」造房子,想不通喂。南桑路是松阳土话里又穷又偏的地方。村民们不信,一个快要失去名字的古村,还能有什么价值。

太阳照常升起,扑打在山头、田地、村庄。几个新造的夯土房挨着破旧的村屋,像是一直存在于此。生活在陈家铺的人,日子依旧,落寞依旧,尚且没有察觉即将要发生的奇迹。





村民口中的「老板」特指两个人,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和飞茑集品牌创始人夏雨清。前者在陈家铺村开了书店「平民书局」,后者落地了民宿「飞茑集」,互为邻居。

时间回到六年前,不仅陈家铺的村民不信,外界也传来质疑:开一家书店、一家民宿,就能把人引来?开什么玩笑。

仅仅是在三年后,曾面临整村搬迁抉择的陈家铺村,一年涌进30多万游客,实现旅游收入1900余万元,带动数百人就业。

先锋书店和飞茑集的四手联弹,果真改写了一个空心村的命运。



松阳陈家铺村



飞茑集·松阳



陈家铺平民书局 图源:先锋书店

村民鲍金岩首先发现陈家铺村的变化。他在村口经营着一家十多年的小卖部,以前只卖些油盐酱醋,一张百元大钞就能买走他店里所有的货品。

突然有一天,有人开始问他:「你们村的网红书店要怎么走?」

啥是网红?鲍金岩没有这个概念。

慢慢地,陈家铺村民们达成共识,「村里真的来人了。」——不只是怀里揣着长枪大炮、跋山涉水只为出片的老法师,江浙沪中产、背包客、文艺青年甚至是作家、诗人和艺术家都跑来这个走路很废脚的高山古村。



松阳陈家铺村

游客变多了,村里需要一个向导,给人指路,还要讲讲村子600多年的历史。老支书鲍根余恰如其分地填充了这个角色:他是陈家铺的打工狂人,既是导游、解说、农副产品销售,也是先锋书店平民书局的正式职员。

走在石板路上,远远看到一个穿着廓形西装、戴着「BALNCIAEGE」棒球帽,肩上挑着书,嘴上叼着烟的清瘦老头,他就是鲍根余。在部队里当过六年兵,1981年退伍,回到陈家铺当了24年村干部。村里的老人小孩都认识他,管他叫老支书、老同志。



鲍根余/老书记、老支书 图源:立夏与海

2018年11月18日,立夏来到陈家铺村。她从先锋书店南京总店过来,担任平民书局的店长。那时,鲍根余已经在书店待了几个月,乐呵呵朝她打招呼。

来村里的前三个月,正是最冷的深冬。陈家铺村坐落于海拔850余米的悬崖峭壁上,地处高山,寒风从四面八方灌进书店,钻进人的脖子和裤脚。「那真是一段苦日子。」立夏回忆,「村子很荒凉,没有朋友,也没有娱乐活动。要想去趟县城,一大早就得起来,赶7点20分的客车。」

邻居飞茑集民宿的筹开负责人贾晓涛也经历过同样的艰苦,「刚开业第一年,因为用的是临时电,负荷不大,一满房就跳电。宿舍晚上不太敢开空调,怕跳闸,有时候下雨天也跳。每天等客人休息才能安心睡下,养成了12点后睡觉的习惯。」



立夏/平民书局前店长 图源:立夏与海



贾晓涛/松阳飞茑集筹开负责人

贾晓涛来陈家铺村更早一些,2017年,他在村民家租了个15平的房子。一半时间在村里,一半时间在县城和上下山的路上。「最早是水泥路,单车道,还没有浇柏油,路上也碰不到一辆车。」在村子里生活,交通工具是必需品,朋友也是。需要下山采购时,立夏常常能搭上飞茑集的顺风车。

2022年4月28日,立夏喜笑颜开地发了一条朋友圈:「村口的小卖部终于有乐事薯片了。」飞茑集当时的店长十二在朋友圈下面回复:「回去就把乐事买断!」



鲍金岩经营的小卖部,第一次进货「乐事」

图源:立夏与海

除了年纪相仿的年轻人,立夏在村里还有一双好朋友,鲍根余老同志和他的爱人莲美。至今为止,鲍根余已经在平民书局上班六年有余。村口停车场旁的民宿「云夕MO+」开业后,莲美也当起了民宿管家。

这是实实在在的好事。在大城市里,一份朝九晚六的工作如同虚设。但在陈家铺村,有大把60岁以上退休返聘的叔婶,过着家门口就是职场,受劳动法保护且自在快乐的小日子。

来到陈家铺村五年,立夏就是鲍根余和莲美相依为伴的小女儿。「在老书记家蹭了五年的饭。婶儿经常来书店给我送饭,但不给老同志送,哈哈。」每到采茶季和晒秋季,立夏就在朋友圈里帮忙吆喝,「莲美家的高山纯手工野生土茶,今年第一碗鲜爽。」「两蒸两晒的番薯干,十倍的耐心,一百倍的幸福。」



鲍根余和妻子莲美图源:立夏与海

但立夏不明白,为什么村里的婶儿有着干不完的活。鲍根余和莲美的儿子鲍朝火,已经接替老支书的工作,每天斡旋于村里的大小事务,女儿也在杭州国企上班,「老两口完全可以坐享清福。」尽管如此,莲美每天还是有做不完的事。

采茶那段时间,早上五点多天蒙蒙亮,莲美已经在上山的路上,沿路采茶叶、翻地、喂鸡、摘菜。快到八点,她又迈着步子风风火火赶去民宿。

有一回,立夏想带着老两口去杭州看望他们的女儿。软磨硬泡了一个月,莲美终于松口,「先把家里的农活收拾完,等一个月后,再去杭州。」——尽管从陈家铺去杭州只有四个小时不到的车程。

宿集营造社

,赞222

松阳番薯干,两蒸两晒的甜蜜



陈家铺村有勤劳的婶儿,也有勤劳的叔,飞茑集民宿的挑夫鲍兆有是一个。两年前,鲍兆有入职飞茑集民宿,负责挑运客人的行李,年轻的管家们都喊他鲍叔。

陈家铺村是一座典型的崖居式传统村落,房屋依山而建,飞茑集停驻在悬崖边上。小红书上有几千条对它的赞美,天空之城,云海之畔,世纪晚霞。好评率和复购率打败了全国99%的民宿产品。

飞茑集立在悬崖上,也立在陈家铺村民的肩膀上——2018年初,村民们用了九个月,挑出四间客房。一担砖瓦=80斤,一条山路=1700米=20分钟。一根扁担,就是挑夫们的营生工具。

宿集营造社

,赞858

陈家铺村的「挑夫」队伍

早年前,挑夫鲍朝信还是骡子队队长。不光是飞茑集,平民书局、十钟山房改造新生,都有他的功劳。最近几年,陈家铺村成了江浙沪乡村度假顶流,经济变好了,村民的钱包更鼓了。就在去年,鲍朝信转手了两头骡子,加入了陈家铺施工队。

「以前是没得选,现在有选择。」

陈家铺村的挑夫队伍还在渐渐壮大,近些日子,村里标志性大树旁的一户人家正在改造民宿。鲍兆有清晨5点起床,先去新造的民宿挑瓦盖瓦,一上午能赚150块钱。再去飞茑集上班,接过客人手中的行李箱。

对于鲍兆有而言,挑行李只能算最基础的体力活。年轻时外出务工,他和妻子鲍火娟在安徽的林场砍树、背木头。「那时候要用钢丝,把木头竖起来。」鲍兆有讲起这段经历,如同分享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现在村子发展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



鲍兆有/飞茑集员工

自从陈家铺村引进文旅项目,鲍兆有一家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大女儿淋娣是村里的网格员,二女儿芝洁和小女儿伟梅合开了一家餐厅「四合院」,生意红火。他和妻子鲍火娟都在飞茑集工作,另外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夫妻双双把钱赚。每天下班,全家人聚在小卖部搓麻将,开始一场「豪赌」。

严格来说,鲍兆有还算飞茑集的房东。他把其中一个老屋,租给飞茑集的合作餐厅「三角喰」。打一份工,赚好多份钱,羡煞了城市里的打工人。

飞茑集营业了六年,鲍火娟就在客房部工作了六年。她人如其名,性格直爽,风风火火。「以前在安徽背大树,脾气差,一点就着。现在不用干体力活,脾气也变好了。」

2021年2月,飞茑集二期开工,10个月之后,这家民宿的初期规划图纸终于完整落地:独立大堂公区、景观会议厅、咖啡馆和15间客房。单枪匹马的鲍火娟,有了更多新同事:鲍懋如,鲍朝美,鲍根女,秀弟——都是村里的老朋友。



飞茑集·松阳

入职飞茑集两年多,年轻的民宿管家张一喜对陈家铺村和民宿仍然有着巨大的新鲜感。去年飞茑集的餐厅「山果落」开业,开张大吉第一件事,就是请全村人吃饭。他给自己写了一张邀请函:「新村民,张一喜。」

张一喜对民宿的认知源于年少时的一次次出发。19岁生日那天,他许下心愿:未来的你会很自由,然后拥有自己的客栈。两年前,张一喜对梦想付诸行动,成为一名民宿管家。

此前,张一喜在新媒体公司担任摄影师。高楼大厦里的工作,看似体面,其实充满了限制和功利。「大家默认着利益最大化的规划,没什么人情味。」来到陈家铺村,他发现人和人的羁绊可以很神奇。「当时我烫了一个爆炸头,可招阿姨们喜欢了。」









张一喜镜头中的陈家铺村 图源:张一喜

在拥有78个「中国传统村落」的松阳县,民宿已是乡村旅游的支柱产业。飞茑集是领跑松阳民宿的先行者,也是行业标杆。这也意味着:做飞茑集的民宿管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琐碎的工作,被切割的时间,民宿管家的工作远没有想象中美好。「线上对接十几个聊天窗口,同时线下要接待、查房、反馈修理,值班到深夜三四点也是常有的事。」但每工作到深夜,总是有这个婶儿、那个婶儿问他:「一喜,吃不吃面喂?」

今年刚入职飞茑集的鲍李凤是土生土长的陈家铺村人,2002年,她出生于一个几十口人的大家族。「小时候最期待村里唱戏,只有那时商贩们才会来我们村,家里人会给零花钱。」

鲍李凤第一份正式工作就当上了飞茑集的民宿管家。刚毕业那会,她在城市里实习过一段时间。几番波折,还是适应不了快节奏的生活。「我喜欢安静,在城市里总觉得累。」她与故土间也偶有摩擦,「晚上八点,陈家铺陆陆续续熄灯了,雷打不动。这个作息对年轻人很不友好。」

诺大的世界里,总有这么一小部分人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他们工作的前提不为薪资、社会地位,而是为了规律地生活,实现个人心中的小小渴望。





2020年9月27日上午10点,D9558列车缓缓驶入松阳站。衢宁铁路的正式开通,拉近了松阳与江浙沪的消费市场。从杭州出发,三个多小时的铁路就能抵达松阳,上海出发再多一个小时。

浙江松阳不再是一个扁平的地名,它有了许多别称:江南最后的秘境,古典中国的县域样本,中国古村民宿第一县,安陵容的故乡,江浙沪中产的后花园。古老,艺术,宜居,度假,成为松阳浓墨重彩的印记。

放眼整个松阳县,陈家铺村是最有名气的古村落,没有之一。大半辈子扎根陈家铺村的老支书鲍根余未曾想过,有朝一日,籍籍无名的小山村也能飞黄腾达。

「倚天屠龙记里的周芷若也来我们村拍杂志喂。」

有一天,演员高圆圆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演员高圆圆来到陈家铺村拍杂志

图源:悦游CNTraveler

陈家铺村还来过很多名人,作家李娟、阿乙,诗人余秀华、海桑、陈东东,综艺《还有诗和远方》在村子里取景,《流金岁月》剧组也在陈家铺平民书局杀青。跨界合作的对象就更多了,马来西亚籍大厨Brian,艺术家阿蒙,上海户外美学餐厅檐外……

今年夏天,陈家铺村举办了一场悬崖艺术节。在村子里经营甜品屋的十九一早从县城赶来,「音乐会上那些民谣歌手,以前我可是花钱去追的,现在竟然来了陈家铺,我还不用抢票。」

陈家铺村是一个网红村吗?毋庸置疑是的。结合当前的语境,「网红」或许不是一个褒义词。每当出现一个网红地标,数以万计的游客涌入其中,随之出现的就是混乱不堪,陈词滥调,千篇一律。

但陈家铺不是被制造出来的热点,不是虚构的想象,它的美好和原生态都是真实的。

宿集营造社

,赞369

宿集营造社

,赞158

宿集营造社

,赞430

画家从小在松阳县城长大,六年前第一次来到陈家铺村。「听说开了个网红书店,我来看看。」六年后,他放弃UI设计师的高薪工作,来到了「樢咖啡」。做咖啡,拉花,看云海,撸猫逗狗。

他喜欢下班时陈家铺村灯火通明的样子,像电影里的唐朝盛世。也喜欢叔婶们晒秋,在美人靠上支起晒簟和竹匾,铺满番薯干和萝卜片。「你能感觉到,陈家铺的商业化与村民的生活偶有交集,但互不打扰。」

古村落文化能否得以延续,故事要由原住民讲。画家也见过其它古村落保护的案例:把村民们迁下山,建成了度假村。「我认为这破坏了乡村文化。」







到了秋天,村民们晒番薯、芥菜和萝卜片

一次采访中,钱小华说,「陈家铺为什么能成?因为松阳的主政者比较开明。他们比较能够吸纳各路贤者和有志者,到陈家铺来做事。」

据不完全统计,如今的陈家铺村已开业近10家民宿,近20家餐厅和咖啡馆,还有茶室、甜品屋、清吧、文创商店、艺术空间等多种业态。

六年时间里,飞茑集不仅在陈家铺落下15间客房,还陆续开出咖啡馆「樢咖啡」、甜品屋「凌霜侯」、风物餐厅「山果落」。以一己之力,拉动半个陈家铺村的GDP。

上海客群尤其偏爱陈家铺,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仅有100多栋村屋的陈家铺,竟有8家咖啡馆。这个密度,已经赶超了中国大部分的城市。



樢咖啡·松阳

樢咖啡主理人一欣指着菜单说,「在陈家铺开一家咖啡馆有多卷?光我们店,就有40多个sku。」樢咖啡菜单上,除了有常规的美式、拿铁、澳白,还有不少原创和特调。

比如有一款布朗咖啡,在浓缩里加入朗姆酒,盖上厚厚的奶泡,撒上一层松阳红糖粉,「朗姆酒和松阳红糖都是用甘蔗做出来的,本是同根生。」还有一款桂花红糖拿铁,也是用了松阳红糖,一欣打算把它直接改名为「松阳拿铁」,比较有代表性。

2021年,樢咖啡开业,名字取自一句戏谑:「飞茑集有个niao咖啡……」此后,这个带着玩笑意味的名字,常常出现在游客口中:「樢咖啡怎么走?」——它也确实像一只轻盈的小鸟,小体量,灵活运营,每年业绩上升20%,是飞茑集内部的一段佳话。







一欣/樢咖啡主理人

来到樢咖啡之前,画家曾在另一家咖啡馆上班。「当时店里买的全自动咖啡机,把豆子倒进去,按下按钮,咖啡就做好了。我不太喜欢这种程序化的工作。」

刚来到樢咖啡,画家观察到,店里的员工每天早上都会测试豆子的状态和风味,要是咖啡豆变质,整包作废。「作为『热门景区』里的咖啡馆,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惊喜了。」

樢咖啡在悬崖边,凌霜侯则在村屋最聚集的地方。每天早上,主理人媛姐和十九闻着柴火灶的香气,洗水果,做面包胚,打奶油。

食物带给人强大的精神力量,若是甜食,则效果加倍。



媛姐和十九/「凌霜侯」主理人

十九还在念高中时,被学业压得喘不过气,晚自习放学后,她坐在小巷楼,点一份加酒酿、米仁和葡萄干的顶配「松阳仙草」。吹着穿堂风,挖一大块仙草,顿时感觉原谅了全世界。

来到陈家铺,她希望甜品屋也能成为一个充满慰藉的地方。「我们这还是陈家铺酒鬼聚集中心。」到了夏天,十九着手酿梅子酒,40度的苦荞酒,中和梅子的酸和冰糖的甜。

媛姐用一款带着薯香的松阳红茶,做进面包胚,搭配松阳本地产的红薯泥。她还把用来做青团的鼠曲草揉进面团,烤一个自带清香的青团面包。「山上的杨梅和桃子成熟了,也适合做特调饮品。」









「凌霜侯」甜品屋

两年前的国庆节,飞茑集员工鲍懋如的儿子鲍培均回到陈家铺,打理自己的民宿「春晓」。春晓只有三间客房,从民宿运营到房务接待,他和妻子两人亲力亲为。

今年夏天,立夏与男友筹备大半年的民宿「立夏与海」在邻村松庄正式营业。民宿专门设立了书咖空间,有一个红砖砌成的壁炉,还有满满两柜子的书。才刚刚降温,立夏已经等不及把壁炉烧起来,看着噼里啪啦的火花,就像看到了希望。

年轻人也是村庄的希望,不断有年轻人来到陈家铺,带来了天马行空的想法。也不断有年轻人走出去,去点亮那些寂寞的村庄。



民宿「立夏与海」 图源:立夏与海



民宿「春晓」二楼露台



松阳叶村乡人周一帆还记得,「小时候说起陈家铺、寨头这些村子,都叫山区。全是土路,交通也不方便,但风景很好。」没想到的是,27岁那年,周一帆被「招商引资」到了山区开餐厅。

就像武侠小说里写的,「十年厨艺大成,可以上山了。」



飞茑集的合伙人、茑舍的主理人杨慧娟把他劝上了山。「陈家铺一个餐厅都没有,是个好市场。」刚到村里时,周一帆是不信的。

陈家铺并非一个餐厅也没有,当时「老鲍农家乐」已经开业,只不过夫妻俩只做面,只收现金。游客们选择有限,嗷嗷待哺。

「三角喰」开业一年后,周一帆对这个破旧的村子有些改观。两年后,他忙得晕头转向,在村里到处找帮手。三年后,他赚到了一笔钱,换了宝马车。



周一帆/「三角喰」主理人



照片从左到右,分别是顺心小卖部、三角喰、老鲍农家乐

「只有面吗?能订餐吗?加钱行不行?」——经营老鲍农家乐的鲍景根、徐火凤也被游客们问得失去耐心,于是重出江湖,加入陈家铺的厨王争霸赛。

刚做餐那两年,许多游客为了吃上老鲍家的招牌土鸡,走八百米去村口的副食店换钱,又折返回来,乐此不疲。

后来,四合院餐厅、山果落餐厅、崖寮云餐厅、木言木语陆陆续续开业了。虽然餐厅的数量已相当可观,但每到周末和节假日,蜂拥而至的游客还是会落了空。

比如老鲍农家乐,只接受订餐;比如山果落,一到节假日就要等座。



鲍景根、徐火凤/老鲍农家乐老板

在四合院老板王芝洁久远的记忆中,小时候物资是匮乏的。「初中在县城住校,要带足一周的伙食。生活条件好点的家庭,带猪油做的梅干菜,条件差点的,带山茶籽油做的梅干菜。导致我小时候很不待见山茶籽。」如今,山茶籽油已经成为陈家铺村最畅销的农副产品之一。

去年腊八节,飞茑集刚开业的餐厅「山果落」请全村人吃席。村里的老人没有手机,杨慧娟挨家挨户去送请帖。在老一辈陈家铺人眼中,山果落是「县城里的高档饭店」,只有家里办喜事,才能去这样的饭店吃一顿。

村宴办得很成功,老人们很高兴,陈家铺很久没这么热闹了,这次竟然聚到70多个人。





宿集营造社

,赞2981

山果落餐厅,陈家铺村宴

去年,托一个熟客帮忙,老鲍农家乐上了大众点评,与三角喰、山果落并列陈家铺村好评榜第一。评价里有人写:「大爷大妈很淳朴,劝我们少点些菜,吃不完怕浪费。」「老人家不认识字,菜单上有错别字哈哈,但鸡很好吃,差点想第二天打包一只带走。」

陈家铺村一半的人,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不识字,有的连名字也不会写。周一帆请来的帮手叫金翠,不知道姓什么,村里人都这么叫她。金翠奶奶来三角喰帮忙,按天结算,一天100元的工钱。



金翠奶奶

在金翠那个年代,名字如草芥,只是代号而已。有力气,腿脚好,就能找到养家糊口的工作。但时代变得太快,潮水涌来,她退回陈家铺,能赚钱的事几乎没有。

因为有无数个金翠奶奶,中国的乡村才不会消亡。而活化乡村的意义,也与无数个金翠奶奶有关:

让不识字的人,被时代抛下的人,过上圆满的好日子。



鲍根余/先锋书店员工



鲍火娟和鲍兆有/飞茑集员工



十三和鲍朝美/飞茑集员工



鲍懋如/飞茑集员工



鲍根女/飞茑集员工











松阳陈家铺村 图源:松阳文旅

图源:松阳文旅、立夏与海、张一喜、唐国徐、王宁、大米、63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