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美军部队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战场上友军的火力,远比敌人火力还要危险!”本以为这是一句随口说的玩笑话,可谁知道这句话还真在前几天上演了。
12 月 21 日晚,据美联社披露,美国中央司令部声称,美军因自身火力不慎,于红海海域上空击中己方战机,直接导致一架F/A-18“大黄蜂”战斗机坠毁,机上的两名美国海军飞行员幸得生还,其中一人受了轻伤。
要知道现在都2024年了,这样“自己打自己”的新闻如今竟然还能发生,这属实有些不应该。
美国作为海空力量雄踞世界榜首的军事强国,怎么会误打自家军机?现在不是有敌我识别系统吗,为何还会出现这种状况?
近亿美元主力舰载战机毁于一旦
据了解,此次是美国海军的“葛底斯堡”号导弹巡洋舰,在毫无合理缘由的情况下,误向从“杜鲁门”号航空母舰起飞的 F/A-18“大黄蜂”战斗机贸然开火,最终酿成了这件事情的悲剧。
一架 F/A-18“大黄蜂”战斗机价值9400万美元,接近1亿美元,这样造价的战机足以购买8.3 艘新奥尔良级重巡洋舰,或者5.4 艘布鲁克林级巡洋舰 ,因此对于美军来说,这样一架主力舰载机的损失,必然是非常严重的。
更何况这个洋相已经人尽皆知,因此美军高层自然会对这一事件高度重视。
按照我国专家的分析,届时美军将会迅速成立一个由各类专业人员所构成的调查组,这其中涵盖了资深的军事专家、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以及专业的事故调查员等等。
在这个阶段,他们会询问“葛底斯堡”号,该巡洋舰当时究竟是在执行什么任务,还有“杜鲁门”号,为何当时会在晚间出动,是有什么作战任务。
不过在期间,会有一大堆技术舰上人员被拉去调查,严重的话未来还会面临禁航的可能。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将重点聚焦于“葛底斯堡”号导弹巡洋舰以及整个航母战斗群的各项性能指标。
仔细查看是否存在诸如技术故障这类严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设备是否因长期使用而老化从而降低了性能,软件是否存在可能导致误判的漏洞,或者是否有人为设置错误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而致使无法准确无误地识别友军目标。
虽说这件事让美军作为海空军事大国的颜面尽失,但相信这时会有很多军迷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美国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敌我识别系统,难道在关键时刻无法发挥作用,识别不出友军吗?
当然可以识别出来,只不过此时海上的舰员,很可能已经没有任何分辨意识了。
敌我系统再好,也挡不住“眼瞎”
美军尽管不会在其所有的军事设备上全面装备敌我识别系统,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军的绝大多数主战装备,如战斗机、轰炸机、军舰、坦克等,通常情况下都会配备敌我识别系统。
像 F/A-18 “大黄蜂” 战机、“葛底斯堡” 号导弹巡洋舰,他们自然也都有相应敌我识别设备,以保障在作战行动中能够准确识别敌我,避免误击事件的发生。
美军的敌我识别系统,早在二战时期的敌我识别系统相对较为简单和初级,而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以及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美军逐步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改进和完善。
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美军不断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持续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如今,这套系统已然趋于完善。
就在近期,美海军更是果断地授出相关合同,旨在对舰载雷达进行升级改造。
他们将其升级为单一解决方案,通过整合多种功能和技术,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还着重优化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能力,使得系统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海上复杂环境下,更加精准、迅速地收集和分析各类信息,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工作效能。
如今美军的敌我识别系统广泛运用了一系列先进且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其中包含了雷达、无线电应答、雷达成像目标识别等有源识别技术,以及通过接收目标平台电磁辐射信号来实现探测识别的无源探测识别技术等多种模式。
雷达技术能够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回波来获取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等关键信息;无线电应答技术则通过与目标之间的交互应答来确认身份;雷达成像目标识别技术能够提供更为清晰和详细的目标图像,有助于更精准地判断目标属性。
而无源探测识别技术则具有隐蔽性强的特点,能够在不主动发射信号的情况下获取目标信息。
同时,系统中的询问机和应答机信号采用脉冲密码等加密方式传输,防止敌方的欺骗干扰和截获破解,确保识别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只有己方的询问机和应答机才能正确地编码和解码信号。
可有效防止敌方可能实施的欺骗干扰行为,以及对信号的截获破解企图。
虽说敌我识别系统很给力,但是最终都是需要人为进行操作。
据了解,该“葛底斯堡”号导弹巡洋舰,舰员由于长期与也门胡塞武装处于对峙状态,已经趋于疲惫,所以当一架正在前往也门首都萨那的“超级大黄蜂”出现的时候,海军方面便误以为这是敌军,就直接将其给击落了。
归根结底,这跟敌我系统好不好没有任何关系,即便系统能准确识别出该战机空中型号、具体作战单位和部队,疲惫的舰员还是会将其击落。
正因如此,美军上级才会高度重视,不仅彻查舰员,还要全面检查“葛底斯堡”号导弹巡洋舰内部潜在的原因,不过个人认为,检查巡洋舰或许只是个幌子,唯有彻查舰员才是重中之重!
而这,也直接反映了美国的军事素质培养力存在的问题。
误伤友军早已不是个例
既然是军事素质培养力存在的问题,那就不可能只有这一次发生,所以早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就曾出现过这样类似的问题。
当时两架美军 A-10 攻击机在伊拉克南部,误将英军的装甲运兵车当作伊拉克目标,便直接开火,导致 9 名英军士兵死亡。
盟友的命不当命,自家的士兵的命同样也不当命。
在阿富汗战争中,2001 年 12 月,美军特种部队护送阿富汗领导人卡尔扎伊的武装人员,当时美军试图呼叫空中力量对塔利班阵地予以沉重打击,以期望能扭转战局,获取优势。
结果当 B-52 轰炸机赶到现场后,本应是精确打击敌人的利器,却出现了严重的误判和失误,竟将一枚重达 2000 磅的卫星制导炸弹,无情地投向了美军和阿富汗盟军所在的营指挥所。
最终,这场可怕的误炸导致了 3 名美军士兵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同时还有 5 名阿富汗人也在这场无妄之灾中不幸身亡。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造成的误伤还不止一次,仅仅四个月不到的时间,美军飞行员又误将正在进行实弹演习的加拿大军队的枪声当作塔利班的部队,投下一枚 500 磅炸弹,造成 4 名加拿大兵当场死亡。
或许那几个死去的加拿大士兵,无论如何也未曾料到自己的生命,竟会落得如此结局!
在2003年3月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陆战队的一名空中管制员再一次误将己方陆战队的车辆当作敌军,指挥 A-10 攻击机对其开火,造成超 10 名美军陆战队士兵死亡。
数次的“战场失误”,已经不能用“乌龙”二字来形容了,这直接暴露了美国的军事素质培养能力,更何况美国国内的政治分歧和利益博弈问题严重,时常干扰着他们的军事决策的科学性和连贯性,战场误伤队友反倒成了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正因此,在美军部队中,才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战场上友军的火力,远比敌人火力还要危险!”
如果美军未能及时且有效地对这类潜藏的、极易引发严重后果的漏洞予以优化和改进,那么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的军事行动中,类似的错误极有可能会接二连三地重演。
就拿这次的美军舰击落美战斗机事件来说,或许这两名飞行员能够侥幸逃生,从而暂时避开了危险,但运气不可能永远眷顾他们。
下次面临同样的状况时,可就不一定还能有这般的幸运了。
如果美军不能从根本上重视并解决这些潜在的漏洞,那么未来在战场上,类似的失误可能会造成更加难以估量的损失,不仅会危及士兵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对整个军事行动的战略目标达成产生极大的阻碍。
那照这么来看,美国军方的作战实力,或许也只能与印军相媲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