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下旬,大渡河畔的安顺场,迎来了一支疲惫的队伍。

这支队伍,正是红军。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中央主力出发时是8.6万的兵力,血战湘江,便损失多半,只剩下3万多了。之后金沙江、乌江、赤水河,战胜一道道重兵把守的天险,此时红军只剩下2万余。

300多米宽的河面波涛汹涌,20万蒋军追在身后,一时又无船可渡!没想到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竟出现一个90多岁的老秀才,他一句话,便为红军找到了生路。他说了什么?



大渡河

昔年翼王折戟地

长征一路,红军征服了无数大江大浪,但面对大渡河,大家的心情还是更为沉重担忧。因为这里,曾发生过一出类似的悲剧: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这里兵败被俘。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首义的5王,便死了3个。因为被洪秀全猜忌,石达开不得不逃离天京。带着残兵,他在南方打了几年游击,为了找到立足之本,把目标锁定了四川,天府之国易守难攻,正是理想之地。

1863年,也是在5月,石达开带兵抵达了大渡河。



大渡河发源于青海,全长一千多公里。因为四川多山,因此这里大渡河两岸皆是横断山脉,悬崖峭壁危峰林立,河道陡峻险滩密布,渡口更是极少。

石达开带兵四万,来到这里遇到暴雨山洪,过不去河,被困了47天。清军的追兵也有4万,按说势均力敌,但所谓“迟则生变”,因为没有及时过河,为他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石达开行军路线

就在石达开准备渡河时,本来当地中立的彝族土司岭承恩,被清军收买了,从背后偷袭他。前后夹击粮草被抢走,石达开惨败,面对败局,他不甘悲吼:“大江横我前,临流曷能渡。”

最后,石达开被凌迟处死。

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石达开?这不由不让大家心头沉重。而蒋介石,却异常兴奋,认为这是好兆头。他不但迅速部署调来20万大军,甚至提前用飞机散发起获胜传单。

比起石达开的处境,红军的处境还要更为不利。一是追兵多出近10倍,且武器先进,第二就是,石达开5月初来到大渡河,红军又晚了半个多月,河水暴涨进入汛期,渡河更加困难。

无论怎样的绝境,红军都不会屈服。

大渡河的情况,大家早已提前知悉,为了克服困难,红军组建了先遣队。红一军团红一师红一团的团长杨得志,是先遣队的总指挥,他率队冒着大雨日夜兼程赶路,为抢渡争取时间。



杨得志

5月24日凌晨,在大部队之前,先遣队率先到达了安顺场渡口。

趁着守军不备,先遣队出其不意,全歼了他们两个连,抢到了一条渡船还有两只小木船,并且控制了渡口。

如此看来,已经成功了一半,并且后续的红军部队,也抢在蒋介石的口袋阵收口之前,赶到了渡口。

河的对岸,自然还有卫兵把守。5月25日上午9点,做好准备工作,红军开始发起冲锋。轻重机枪火力全开,压制对岸的射击,然后小船下河,开始向对岸冲去。

一艘小船,载着18位勇士,在枪林弹雨中冲上对岸,成功抢占渡口。



到这里,看上去是成功了一大半,但很快,大家就发现根本行不通。

因为河面有300多米宽,且波涛汹涌水流湍急,尝试架桥,几次都未成功。没有浮桥,全靠几艘小船,便是次次满载,每次也才只能运送几十个战士过去,而且往返一次,就要一个多小时。

若这样用船运下去,就算昼夜不停,也要运上个把月。届时追兵赶到,两岸首尾难顾,那才是大麻烦---------

因此,大家都愁得不行彻夜难眠,但翻来覆去几次商讨,都没有找到办法。

老秀才一句话拯救红军

就在大家几乎绝望时,红军总政治部的代主任李富春,他告诉毛泽东说:“今天,我在镇上遇见了一个90多岁的老秀才,他叫宋大顺。听宋大顺的意思,他曾经亲眼看到了石达开的惨败,甚是惋惜,说明明有方法他却没有用。所以,我们是不是向他请教请教?”



李富春

毛泽东闻言大喜,当夜,便让警卫员提着灯笼,去请来了宋大顺。

两人相见,寒暄一番,老秀才宋大顺,便讲起了石达开的故事。

“石达开被灭,都怪他自己贻误战机啊!他本来向西能到昌都,向南可到云南,向北能到康巴,有机会他都错过了--------”

原来,到了大渡河,石达开的小妾生儿子了,他高兴得大贺三天全军放假。结果,就是这三天时间,清军赶到,联合彝族前后夹击,造成了他的悲剧。

石达开被大渡河所阻,在重兵面前无路可退陷入绝境,如今红军也面临同样的境地,又该怎么办?

毛泽东于是问老秀才,“先生可有办法,帮助红军脱离险境?”



本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老秀才捋了一把长胡子,笃定地说:办法是有,需要您不辞辛苦,沿着大渡河,向北走320里路。”

看大家没听明白,老秀才又继续说:“大渡河西北320里外,有一座泸定桥,这是康熙皇帝亲批,由朝廷修建的铁索桥。红军可从此桥,渡河到对岸。

大渡河竟然有铁索桥!听闻此言,毛泽东感激的站起身,一把就握住了老秀才的手,对他再三表示感谢。

很快到了深夜,老秀才说完便要离开。他站起身后,又转身再次叮嘱道:“此地不宜久留,切记赶快行动。”



送走老秀才后,毛泽东彻夜未眠,认真考虑了他的建议,又结合石达开的教训和红军面临的情况,进行了反复的思索和分析。

5月26日中午,在安顺场,渡河指挥部开了一个会,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北上夺下泸定桥!

兵分左右两路纵队,一路大部队沿大渡河北上,而另一路则是先头急行军,由红2师4团的团长黄开湘及政委杨成武率领。

根据追兵的速度,急行军需在3日内赶到并夺下泸定桥。而红军要走泸定桥的意图,也很快被蒋介石发现,他紧急调了川军两个旅去增援泸定桥守军。

泸定桥,说起来是座桥,其实它既没有桥面也没有桥墩,就是光秃秃的13根大铁索连接两岸。原本并不光秃,是铺有木板的,都被敌人给抽走破坏了。



泸定桥

铁索下面,就是十数米深奔腾的河水。

为了与敌人抢时间,先头团创下了红军行军的历史之最,在下着大雨的情况下,一夜急行240里。而后突击队22位勇士,又在枪林弹雨中爬上铁索,期间对岸敌人还放了火。他们以肉体凡躯,冲进火海爬过烧红的铁索,硬生生踏上对岸夺下渡口,这便是飞夺泸定桥。

突击队夺下桥后,当地群众也组织起来,搬运木板帮助红军修复桥面。几个小时后,红军成功突破大渡河天险,至6月2日,中央红军全部过河。



红军 飞夺泸定桥

追兵赶到,也是为时已晚。

飞夺泸定桥,使红军打破蒋介石的封锁,得以继续北上,避免了重蹈石达开覆辙的悲剧。而这一切,既是因为红军英勇战术巧妙,也是因为,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所以在生死关头,会去倾听一个民间老秀才的建议。

大渡桥横铁索寒,冰凉的铁索,见证的却是最热血的历史瞬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