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范佳 杨璐 李文璇 鹿青松 刘志坤 郭辰昊

今年的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建好“齐鲁文化大模型”,推进一批文化展示体验项目。“齐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发展齐鲁文化是新时代赋予山东的重大使命。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利用先进大模型等数字化技术让齐鲁文化更好服务大众、走向世界。”省政协委员、山东宇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英杰表示。


山东省一直高度重视文化数字化进程,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出“山东省文化数字化行动计划”,着力加强数字文化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明确提出建设算力网络、文化数据库、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等项目。在山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大众报业集团发挥技术、数据、人才等优势,依托山东省数字文化创新实验室,整合全省文化资源,聚力打造共建共享的齐鲁文化大模型。


“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在文化‘两创’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发展的过程当中,山东怎么能尽快地从文化资源大省建设成为文化强省,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机遇。齐鲁文化大模型现在已经上线,对山东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院长林凡军分析,人工智能几个重要的要素是算力、算法和数据。文化数据主要来源是传统的文化资源,对于文化领域的发展,如何尽快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把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数据,经过专业的数据标注,成为文化领域大模型的语料库,对于我国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齐鲁文化大模型,我认为从现在的布局来看具有前瞻性的思维,立足于山东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系统化的思考和技术开发,目前实现的一些功能在全国具有领先性,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全国这个领域的空白。”林凡军说,齐鲁文化大模型用人工智能的思维来转化山东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它作为山东文化强省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重大的意义。

据齐鲁文化大模型研发团队负责人、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技术总监宋耀介绍,“齐鲁文化大模型”以先进的大模型算法技术为底座,以自建山东文化数据库为核心训练语料,以自研多模态内容风控平台为安全保障,是完全自主可控的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

“齐鲁文化博大精深,需要通过全面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解码每一领域文化符号的时代意义,找到文化存在的内在基因,形成系统链接。”省人大代表、泰山领军人才、润一控股集团董事长刘利达表示,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再次开发和应用,结合齐鲁文化传承的大量信息数据,可构建齐鲁文化知识库和知识图谱,形成未来各种形态的人工智能表现形式,成为齐鲁文化的数字资产,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目前,齐鲁文化大模型一期工程以“一底三层四库”为主要架构,集合了历史名人、文化典籍、文化遗产、人文自然景观、民俗非遗、红色文化等六大板块,初步归集数据200亿条,获中央网信办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是我省首个获得该备案的文化类大模型产品。平台于2024年11月28日上线全网公测,具备文化基因解码、文化知识问答、历史名人对话、关系图谱编织、AB路径探索、时空地图推演、自然景观复刻和文化产品创作等重点功能。

“将核心文化基因数字化,然后通过智能化应用赋能教育、文旅等各领域,将为我省文化强省建设注入强劲新动能。”省人大代表、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世博华创董事长王振华说,作为一名在文化产业领域深耕多年的代表,对齐鲁文化大模型的应用前景充分看好,并建议大模型不仅要面向社会公益性开放共享、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还可衍生出丰富的文化产品形态。

宋耀表示,快速推进的文化数字化战略,为齐鲁文化大模型研发建设提供了契机。“未来,我们将以齐鲁文化大模型为技术底座,根据业务场景需求,与文旅、教育、政务等多领域结合,在古籍修复、非遗传承、遗迹复原、景观复刻、海外传播等方面,探索更多数字文化生活新体验,为加快推进我省文化‘两创’实现新突破贡献更大力量。”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